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作者:茶业复兴 更新时间:2022-08-31 07:35 阅读:223

每周一至周五 更新原创文章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茶业复兴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商品详情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作者简介:


陈宗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亚军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中国茶经16开精装 作者:陈宗懋, 杨亚军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茶学百科全书,首版至今,累计印数超过100,000册。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国家农业部茶产业首席科学家杨亚军领衔集全国数十位茶学专家权威进行全面修订,历史三年,修订篇幅超过40%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更权威!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中国茶经》是茶叶领域总结前人成果和近代茶科学、茶文化学研究进展的一部专著。自1992年问世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与推崇。由于该书涵盖了茶的起源、茶性、茶类、茶技等茶学的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茶史、茶饮、茶诗、茶画、茶歌、茶舞、茶事典故等茶文化学的多项内容;它既属自然科学,又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同时在编写方法上采用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也重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因而实用价值较高,它不仅适于茶叶专业人员阅读,对历史文化工作和研究者也有参考价值。


至今《中国茶经》已续印二十多次,发行近十万册,读者面之广为茶叶专业书籍中所鲜见。为此,《中国茶经》在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上海市和浙江省的诸多奖项。


尽管《中国茶经》获得诸多的荣誉和奖励,但毕竟已出版了近20个年头。现代茶叶科技高速发展,新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茶叶新产品日新月异,原版《中国茶经》亟待增补新内容。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上海文化出版社经过共同努力,对1992年版《中国茶经》进行了一次全面修订。


新版重点充实了茶叶新产品,无公害有机茶的栽培、设施农业和茶叶质量安全与检测;强化了茶文化内容,增补了茶叶经济篇;并对茶史、茶具等有关章节作了更正和调整,使内容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内容的扩充,全书字数增加了30%以上。希望通过再版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并对我国茶产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目录


原版序一


原版序二


原版前言


前言


凡例


茶史篇


一、茶树的起源及演变


(一)茶树起源的佐证


1.早的茶字


2.先前的茶树


3.古的茶文物


(二)茶树的原产地


1.原产地的争议


2.中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


3.中国的野生大茶树


(三)茶树的起源与演化


1.茶树起源的推论


2.茶树的演化


3.茶树传播途径的推测


4.茶树的生态类型


二、古代茶事


(一)六朝以前的茶事


1.巴蜀是茶叶文化的摇篮


2.茶业重心的东移


(二)隋唐五代茶业的兴起


1.唐代的茶叶产地


2.唐代的茶叶生产和贸易


3.唐代茶政、茶学和茶叶文化的发展


4.唐代茶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宋元茶业的发展


1.茶业重心由东南移


2.团饼茶向散茶过渡


(四)明清茶事


1.散茶的兴起和制茶的革新


2.古代传统茶学的终结


3.茶业向近代转变的过程


三、茶类的发展与演变


(一)制茶技术发展与茶类演变


1.从生吃到生煮羹饮


2.从生煮到烧烤后煮饮


3.从直接利用鲜叶到原始晒青


4.从原始晒青到原始炒青、烘青、蒸青及蒸青饼茶


5.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6.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7.从蒸青到炒青


8.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


9.从素茶到花香茶


10.从传统产品到新产品开发


(二)历代贡茶


1.贡茶的起源


2.唐代贡茶


3.宋代贡茶


4.元、明、清代贡茶


四、茶叶产区的划分


(一)中国历代茶区的划分


(二)中国现代茶区的划分


五、茶叶贸易的发展与演变


(一)古代茶叶贸易的发展与演变


1.唐以前的茶叶贸易


2.唐代茶叶贸易


3.宋代茶叶贸易


4.明清茶叶贸易


(二)古代的茶政和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沟通


1.榷茶


2.茶引


3.茶马互市


4.茶马古道


(三)近现代中国茶叶贸易


(四)当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崛起


六、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


(一)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趋势


(二)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的特点


1.茶叶生产稳定发展


2.名优茶大发展,重视安全质量,茶叶品质不断提高


3.茶叶布局日益合理,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


4.六大茶类实现均衡发展


5.茶叶加工与包装开始走向全程清洁化生产


七、茶业科技


(一)近代茶业科技的建立


(二)近代茶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三)近代茶业科技的发展


1.育种栽培方面


2.制造方面


3.化验方面


4.技术推广方面


(四)现代茶业科技的成就


1.茶业科技的复苏


2.现代茶业科技的起步


3.现代茶业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八、茶学教学


(一)近代茶学教学的诞生


(二)现代茶学教学的发展


茶性篇


一、茶树形态特征


(一)植株


(二)根


(三)茎


(四)叶


(五)花、果实和种子


二、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一)茶树的生育特点


1.茶树的个体生育周期


2.茶树的年生育周期


(二)茶树器官的生育特性


1.种子的萌发生长


2.根系的生长活动


3.新梢的形成和生长


4.叶片的生长特点


5.花果的生育过程


(三)茶树生育的相关特性


1.茶树树冠与根系生长的相关性


2.茶树茎叶与花果生育的关系


3.茶树个体与群体的生长关系


三、茶树生理特性


(一)茶树光合作用


1.茶树光合作用的基本规律


2.茶树光合产物的累积、运转与分配


3.环境因素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4.栽培措施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茶树呼吸作用


1.茶树不同部位的呼吸强度


2.茶树新梢的呼吸强度


3.茶树根、茎的呼吸强度


4.茶籽萌发过程中的呼吸强度


5.茶树呼吸作用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6.茶树内在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三)茶树营养生理


1.茶树体内的矿质元素


2.茶树所需的大量矿质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3.茶树微量矿质元素及其生理功能


(四)茶树水分生理


1.茶树各器官中的含水量及其变化


2.茶树吸收水分的机理


3.茶树的蒸腾作用


(五)茶树休眠及其生理


1.茶树的休眠现象


2.茶树休眠的生理特征


3.茶树休眠与耐寒性的关系


(六)茶树繁殖的生理特点


1.茶籽萌发生理


2.茶树营养繁殖的生理特性


3.茶树组织培养的生理基础


四、茶树鲜叶的生化特性


(一)多酚类物质


(二)咖啡碱


(三)游离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四)色素


(五)矿质元素


(六)芳香物质


(七)碳水化合物


(八)维生素


(九)类脂


(一〇)有机酸


五、茶树的遗传、变异与分类


(一)茶树的染色体


(二)茶树的遗传


1.茶树质量性状的遗传


2.茶树数量性状的遗传


(三)茶树的变异


1.可遗传的变异


2.不可遗传的变异


(四)茶树植物的分类


1.茶树植物分类的沿革


2.对茶树种和变种的认识


六、茶的药理特性


(一)茶作传统药用的方法


1.茶疗


2.茶的二十四功效


(二)茶对人类疾病的疗效


1.茶的药用成分


2. 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


茶产品篇


一、茶叶分类


(一)历代茶叶类别概要


(二)现代中国茶叶类别的划分


1.茶叶品类的命名


2.茶叶的几种分类法


(三)基本茶类概述


1.绿茶


2.红茶


3.乌龙茶


4.白茶


5.黄茶


6.黑茶


(四)再加工茶类概述


目录太长,具体见实物书,以下省略................


部分内容展示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END


新书| 陈宗懋院士版本《中国茶经》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