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山有木兮木有枝,食有色兮古有之(附美食书单)

作者:南唐拾茶 更新时间:2022-08-18 13:13 阅读:174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虽说数千年前的先贤已有训诫说“君子远庖厨”,但食字三官,色香味,样样俱全,饱暖则思欲;饮字三口,茶水器,三者合一,至善且至美。


所谓食色性也,对于吃的重视,中国人是贯穿在骨子里的。


在追寻美食的道路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大家对于美食的痴迷从没有变过。


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还有一个更形象的表达:我有十块钱,可以都给你。但你要是动我桌上十块钱的串,我肯定跟你没完。


以下五本书中记录了从宋至今,文人“吃货”笔下的美食世界。


食记:山有木兮木有枝,食有色兮古有之(附美食书单)


袁枚《随园食单》


余尝食于某观察家,诸菜尚可,而饭粥粗粝,勉强咽下,归而大病。


清朝文学家袁枚有些矫情,因为别人家的饭粥煮的不好,就大病一场,还著书吐槽,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特别挑剔的老头子。


在吃货一词上,袁枚不可不谓是吃货的巅峰,还专门写了一部系统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著作,叫《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数百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书中记录菜谱极为详尽,甚至据称有后人通过其描述成功还原了失传已久的旧时经典菜肴。


食记:山有木兮木有枝,食有色兮古有之(附美食书单)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的笔记体散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在这本书中,除了皇宫建筑、歌曲武艺、婚丧习俗外,饮食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这非常重要的部分有个副标题——舌尖上的汴京!


《东京梦华录》里提到的美食,种类众多,按划分的种类不同,有肉食、面食、饮料、下酒菜、水果、甜点、零食,甚至还有冷饮。按时节划分,有夏食、冬食,还有各种节日美食。


其中列出的汴京高档饭店,比如,州东宋门外的仁和店、姜店、州西宜城楼、药张四店、班楼,金梁桥下刘楼、曹门蛮王家、乳酪张家,州北外八仙楼、戴楼门张八家园宅正店、郑门河王家、李七家正店,景灵宫东墙长庆楼……京城的高档酒楼有七十二家,你可以每天去两家,一个月都不带重样的。


而在其中提到的北宋汴京版的“菜名”更是让人光是看看就要流口水:水饭、熬肉、干脯、獾儿、野狐、肉脯、鸡、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旋煎羊白肠、鮓脯、炸冻鱼头、姜豉、抹脏、红丝、批切羊头、辣脚子姜、辣萝卜、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咸菜、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芥、辣瓜旋儿、细料馉拙儿、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倔刀紫苏膏、金丝党梅、香枨元、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猪脏、赤白腰子、奶房、肚玄、螃蟹、蛤蜊、酥蜜食、枣锢、蜜煎雕花、百味羹、头羹、新法鹌子羹、三脆羹、二色腰子、虾蕈、鸡蕈、浑炮蕈、旋索粉、玉棋子、群仙羹、假河钝、货鳜鱼、假元鱼、白肉、决明兜子、决明汤齑、肉醋托胎衬肠、沙鱼两熟、紫苏鱼、假蛤蜊、夹面子茸割肉、胡饼、汤骨头、乳炊羊、闹厅羊、角炙腰子、鹅鸭排蒸、荔枝腰子、还元腰子、葱泼兔、虚汁垂丝羊头、鸡签、炒蟹、炸蟹、洗手蟹、羊脚子、脆筋巴子、姜虾、酒蟹、旋切莴苣生菜、西京笋、脂麻团子、黄冷团子、羊肉小馒头、龟儿沙馅……


食记:山有木兮木有枝,食有色兮古有之(附美食书单)


不说了,有点饿,下一本——


汪曾祺《人间至味》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他是当代有文人气质的读者非常喜爱的作家,一个可爱的老头儿,一个平常的老头儿。


他贪吃,是作家里最会吃的,也是厨师里最会写的。他贪喝,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就逃课喝酒,喝多了睡在街头还是老师沈从文把他扶回宿舍的。他贪玩儿,更贪恋人世间,简直“贪得无厌”。他是最有生活情趣的直男。


汪曾祺就是文艺界的泥石流,市井里的小清新。


看他写美食,不自觉就饿了,和当下的美食达人相比,汪曾祺老先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资深“吃货”。“资深吃货”汪曾祺在《人间至味》一书中,将每一种食物都赋予了情感,一茶一饭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


辽宁人爱吃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爱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平凹一进门,就叫:“老友面!”老友面者,酸笋肉丝氽汤下面也,不知道为什么叫做“老友”。


这本书读来温暖清新, 一眼望去每一句都平平常常,通篇读来却不事雕琢,大巧不工,乡音故土、风物人情尽皆交融在一碗当地风味里,令人如临其境。


食记:山有木兮木有枝,食有色兮古有之(附美食书单)


梁实秋 《雅舍谈吃》


梁老出身大家,自幼便跟随父亲出入于北平有名的大馆子,但他在书中所写食物大 多为家常菜,如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炸丸子、豆腐、茄子、八宝饭等,不少都是旧时平民百姓家的日常伙食,连烧饼油条、窝头、锅巴这类小吃都被他悉数记下。当他旅居海外时,美国的“麦当劳”和日本的饮食也被收之笔下。


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的目录就如同一份家常菜单,即使隔了多年,今天读来仍让人倍感亲切,毫无陌生感。


梁老对食物也是爱憎分明,十分坦率。


好吃的食物他会反复夸赞,如豆汁,在好几篇中都有提及,喜爱之情溢于纸上;还有爆肚,书中有一段记录他自美国留学归来,下车后直奔煤市街致美斋点了三盘爆肚大吃一通后才回家团聚,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而对于不好吃的食物,即使名气再大,他也决不违心赞美。


梁老不仅爱吃,会吃,甚至还颇有厨艺。书中亦有不少关于食材的选择和处理的段落,比如爆肚的三种做法,烙饼要“热水和面”,狮子头要“多切少斩”,炸鱼要用“猪油”,甚至还有他自己亲自下厨的记录。


书中还记录了美食背后的他曾经的生活 ,诸如随父亲出入北平各大馆子,母亲所做的核桃酪,还有与诸文友所食烤羊肉、铁锅蛋等,淡雅的文字中,既有对双亲的敬爱与追忆,亦有对散落各方的友人的牵挂与怀念,更让我们重温了旧时北平餐饮的讲究与辉煌。


美食在作家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它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


文人谈吃,妙在清欢。梁实秋先生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将美食描述得淋漓尽致。


食记:山有木兮木有枝,食有色兮古有之(附美食书单)


蔡澜 《蔡澜美食地图》


“我叫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买菜的篮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


“尽量吃最好的,也不一定是最贵的,愈难找愈要去找,吃过之后,此生足矣。”


美食依赖是人类最强大的依赖,是仅次于对于呼吸的依赖。


蔡澜笔下的世界,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世界。


食记:山有木兮木有枝,食有色兮古有之(附美食书单)


对食物的依恋,大概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原始的热爱。


人类对食物的爱与生俱来,有人因为三餐日常爱上了一座城市,有人因为某一个人贪恋上一种味道,人与人之间素食烟火的联系,那么浅又那么纯粹而热烈。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


常说茶文,同讲盏史,偶看山水,也聊国风;


引经据典,多为原创,时有编整,雷同属巧。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