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作者:信阳毛尖茶农小邱 更新时间:2022-08-04 08:51 阅读:753

对于信阳地区最好的名片,就是信阳毛尖。也是中原地区最好的茶叶品牌,话说回来好的广告语是品牌的眼睛。之前看到一篇报道,一位很欣赏信阳毛尖茶友,为信阳毛尖设计的句广告语:“品高镜远,信阳毛尖;人品诚信,茶品信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茶自古以来便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凡是文化,都与人有关,因为这不仅仅是茶单方面的事,人本来不该置身茶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据史载,我国茶叶生产早在 3000 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的《茶经》、李肇的《国史补》和宋朝的《宋史・食货志》以及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中,都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曾有“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的记载。明朝,对名茶的记载很少,但明代文人、弘治十五年(1502) 进士、信阳人何景明曾有《氧上人送茶》一首遗世,诗曰:“郁郁云中秀,山僧采相馈。我有毒热肠,此是清凉味。这便是诗歌里的信阳毛尖茶。产自山中,其味清凉。清代之后,信阳毛尖茶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文化,茶文化则大多是名人文化,信阳毛尖便是其中之一。据说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一生嗜茶,在他一生浩瀚的诗词中有近百首咏茶佳作。苏轼在文学上声名显赫,但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在外放途中,苏铽也不改品茶嗜好。他一路行进游山,一路品茗赋诗,山水茶余,忘记得失。宋元丰三年(1080),时值寒冬,正在外放途中的苏轼迎着漫天大雪前行,在即将进入信阳之时,他诗兴大发,欣然挥笔,写下了一首诗。诗日:“卜居新息临淮水,怪君便尔忘故川。稻熟鱼肥信清美,竹陂雁起天为黑。桐柏烟黄山半紫,知君坐受几女困。”诗中的“新息”即今信阳市息县。也许,连当年官场失意的东坡居士也没有想到,自已偶然路过信阳,便使他这位文化名人和信阳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就是在这次路过信阳时,苏轼也解开了他几年前的一个谜团。据说熙宁四年(1071) 苏轼在杭州任职时,皇上曾派人赐他一包名茶,他诚恐诚惶、感恩戴德地品啜,一杯御茶入口,备感清雅鲜爽,这是自己从未饮过的茶苑极品。当时的他已遍饮杭州、福建等地名茶,但这次所饮之茶,显然与以前所饮之茶色香迥异,口味独特。这到底是什么茶?当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谁敢向皇上问这类问题?所以,这杯御茶便成为他心中的一个谜。直到这次他在信阳再次品尝到了这种茶,一杯信阳茶入口,他立刻恍然大悟,皇上当年赐他的原来就是眼前之茶一信阳茶。于是,他得出“淮南茶,信阳第一”和“品不在浙闽之下”的论断。


这段历史趣话使信阳毛尖更增添了文化色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淮南茶,信阳第一”,说的虽然是历史上的信阳毛尖,但当代信阳人更不辜负古人青睐,继续担负起引领茶文化的重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对发展茶叶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进行技术创新和新品种研发,开发出了一系列形美质优的新品种。由此,信阳毛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为信阳毛尖畅销海内外奠定了坚实基础。于是,不同品类的“信阳毛尖”走向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上了香喷喷的信阳茶及其积淀在历史传承里的茶文化。不能不说,当代信阳人正活跃在饭后茶余,争做着上品人,引领着新潮流,丰富着茶文化的时代内涵。


如今的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和“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能而享誉中外,已发展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乐享“绿茶之王”美誉。


“品高镜远,信阳毛尖;人品诚信,茶品信阳。”这是信阳人的品茶理念。我们喝信阳茶,喝的就是文化,品的则是源远流长的信阳文化和信阳人“人品诚信、茶品信阳”的人生境界。


在几代人的曲折摸索中,信阳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位,荣获多次奖项。1915 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荣获世界茶叶金奖。1958 年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 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 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99 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可以说,信阳毛尖的历史是一个由小到大、积少成多、由摸索到创新、由辉煌到卓越的历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目前,信阳毛尖不仅走俏国内,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逐年提高。信阳毛尖已成为颇受欢迎的民间访亲会友高档礼品之一。


信阳茶文化的发展之路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发展才是硬道理,茶叶产业打的就是文化牌,茶家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茶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苏轼曾有一首《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诗曰:“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此诗虽称戏作,实乃倾注了东坡对茶茗的特殊情怀,特别是末句“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以诙谐、浪漫的笔调着墨,成为历代文士茶人耳熟能详的名句。我想,曾经发过“淮南茶,信阳第一”感慨的苏轼,此时说的也许正是自己心目中的信阳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信阳毛尖,在文化的土壤里繁荣发展


相信信阳的精华都在毛尖里,只有去品尝了,才知道茶有多香,文化底蕴有多深。


笔下信阳秀,眼前毛尖香。一杯暖肺腑,邀朋共举觞。有人说得好:“信阳产的虽然是茶,却分明是流动的国画、液体的律诗,只要用心去品味,任何一个人,都会从中读出一段画意、一片诗情、一部历史。”也许,这就是信阳毛尖茶独具的文化风韵。


的确,活在文化的土壤里,信阳茶才叫茶,茶才有品位。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