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作者:普洱茶吧 更新时间:2022-09-02 19:56 阅读:764

好茶,妙在其味,最重其“香”,因而又被人称之为香茗。


在注重茶叶香气的价值谱系里,普洱茶其实并不占优。


红茶香气甜醇;黄茶香气清高;白茶毫香清鲜;龙井嫩香馥郁;铁观音浓郁清奇;大红袍饱满沉着。这些以高温提香工艺制程为主导的茶品,其香气挥发张扬,比较显著。


晒青毛茶是普洱茶从鲜叶到成品的加工过程中的必经之形态,在此阶段,学术上归属于绿茶类。即使用它来比对,因品种(云南大叶种)及工艺(低温制程)的不同,香气挥发程度上与烘青、炒青、蒸青类的绿茶也差距甚远。


然而,近些年普洱茶却是以香闻名,在越陈越香的呐喊声中,再一次站在茶类的前沿。


1


“香,芳也。从黍从甘”,这是《说文解字》给香下的定义,其本义指食物味道好,引申为气味好闻。


食品中挥发性呈香物质的微粒悬浮于空气中,经过鼻腔刺激嗅觉细胞,然后传至大脑的中枢神经,即产生嗅觉。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嗅觉纳入了审美的范围。只有令人喜爱的或是让人感到愉悦的气息,才会被称之为香气


所谓茶香,实际是不同芳香物质以不同浓度组合,并对嗅觉神经综合作用所形成的茶叶特有的香型。


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并不是指陈化中普洱茶芳香物质绝对量的増加,而是指香气和香型变得更优雅纯正,丰满而和谐,沉稳而不飘;滋味变得较醇甜生津,回甘加强,苦涩味减轻而柔和,饱满和谐而不刺激[1]。


气与味的完美融合,是越陈越香最高级的表现形式。


2


茶叶香气也称为挥发性香气组分(VFC),在茶叶中的绝对含量很少,一般只占干物质质量的0.01%~0.05%[2],迄今为止,从茶鲜叶中被检测出的芳香物质有大约100种[3],从各种茶类中分离鉴定出的香气物质约有700多种[4],其中从绿茶中鉴定出来的香气成分有300多种[5],而红茶和乌龙茶中鉴定出来的香气成分达到了400种以上[6]。


普洱茶中香气物质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生性香气物质,由鲜叶中固有的芳香物质产生;另一类是次生性香气物质,在加工或贮存的过程中由某些物质转化而成


影响普洱茶香气的因子很多,而且十分复杂。


不同地域、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不同品种、不同季节、不同树龄、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不同老嫩程度的茶树鲜叶中,其固有的芳香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均会存有一些差异。我们常所说的品种香、地域香、气候香、季节香、树龄香等都可以归纳到原料(鲜叶)的范畴。


鲜叶本身自带的芳香物质在加工的过程中,随着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变化(不同的加工工艺),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同时又会产生一些新的芳香物质。


而陈化生香,则又是普洱茶有别于其他茶的一大品质特征。


普洱茶的香气,在常规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仓储环节的变数。


因此,在我看来,对普洱茶香气物质形成起决定作用的因子,实质上是与好普洱茶三要素是一一对应的。即:原料、工艺和仓储


3


关于香气的这篇文章其实很难写。


一是因为普洱茶的香气本就玄妙且捉摸不定,难以准确去描述;


其二,目前已经从普洱茶中分离鉴定出来具有香气活性的化合物110种,其中醇类化合物30种,醛类化合物20种,酮类化合物18种,酯类化合物11种,甲氧基苯类化合物8种,碳氢化合物10种,酚类化合物2种,酸类化合物4种,内酯类化合物3种,含氮化合物1种,其他化合物3种,涵盖了有机化学分类中的十余大类化合物。这些生化名词大多生涩难记,足以让人头晕目眩,节选部分以作参考: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其三,普洱茶的香气种类繁多,从大的范围可以分为生茶香、熟茶香和老茶香,细分下来又有花香、果香、蜜香、木香、菌香、荷香、糯米香、枣香等,而一个花香,又会衍生出百十种香气类型……


4


茶的香气来源于茶的内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原料是根本。


普洱茶是以云南特色大叶种(实际上也包含部分中小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精制而成,分为生茶熟茶两大类。普洱生茶不需发酵生产工序,未经贮藏的普洱生茶与晒青绿茶品质相似,它可通过自然发酵过程转化为普洱陈茶。普洱熟茶则是将晒青毛茶通过人工渥堆发酵技术转化产生。


晒青毛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因品种、产地、季节、原料老嫰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品种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制成的茶叶在香气风格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在香气前体物质的含量、组成比例以及内含糖苷水解酶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2]。


云南茶树品种资源多样,至今保存着从野生古茶树过渡型野生古茶树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乔木大茶树人工栽培型台地茶树,从大叶种茶树到中、小叶种茶树的完整茶树序列。


云南大叶种分布较广,常见的有勐库大叶种、邦东大叶种、勐海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南糯山大叶种等。中小叶种以倚邦曼松为代表,勐海勐宋、澜沧景迈山、邦崴等地也有分布。在新制晒青毛茶阶段,中小叶种的香气要明显优于大叶品种。


季节


茶叶根据生产季节的不同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云南部分茶区还有冬茶之说)之分,不同季节的茶叶香气品质受气候条件如光照、温湿度、光质、雨量等影响,制成的茶叶香气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春茶香气最高,秋茶次之,夏茶香气最低[7]。春茶和夏茶的香气物质种类较多,物质组成较为相似,且春茶主导香气成分多呈现为花香型;秋茶的香气物质种类较少,主导香气成分与春夏两季不同[8]。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春(A)夏(B)秋(C)季绿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分布比较


醇类及顺-茉莉酮等化合物在春茶中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它们的香气特征普遍为草本的清香及花果香;夏茶中甜香及脂肪香的醛酮化合物含量较高,其中(反、反)-2,4-庚二烯醛含量最高;秋茶中的关键香气成分种类最为单一,仅清香、花香及木香型的脱氢芳樟醇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余化合物并未在秋茶中有明显规律性[9]。


香叶醇是茶叶中含量较高的香气物质之一,认为是茶叶花香来源的关键化合物;芳樟醇具百合或玉兰花香气,它本身大量存在于茶树鲜叶中,也来源于加工过程中葡萄糖苷的水解,因此在成品茶中有极高的含量,同样也被认为是茶叶花香的重要来源。


等级


普洱茶原料的级别(老嫩程度)与其香气密切相关。


在普洱生茶(晒青毛茶)的香气成分中,醛类(己醛、青叶醛、苯甲醛、苯乙醛等)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随茶叶嫩度的降低而下降;萜类(芳樟醇、α-松油醇、橙花醇、香叶醇等)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随茶叶嫩度的降低而下降。而酮类和内酯类(α-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ß-紫罗兰酮、二氢弥猴桃内酯、法尼基丙酮等)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随茶叶嫩度的降低而增加[10]。


嫩度高的鲜叶制成的晒青毛茶,清香浓郁;嫩度低的醇厚平和。


过去的“普洱老茶”和近些年市面上大多数普洱紧压生茶,其晒青原料多未做分级处理,含有部分粗叶老梗。虽然其主要的萜类香气成分较低,但酮类和内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则明显偏高。这些成熟叶和粗老叶对形成普洱茶的特殊风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地、树龄


不同产地的晒青毛料由于各地独特的生长环境(海拔、土壤、朝向)、气候特征等自然条件不同,品质风格有较大的差异。


人们普遍认为高山茶的香气较平地茶更好,有研究也表明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茶鲜叶香气品质随着海拔的增加而提高。这是因为海拔较高,平均气温较低,茶叶生长缓慢,利于茶叶香气前体物和水解酶类的积累。再加上高山云雾多,可见光中的漫射光加强,茶叶中糖类和氨基酸增多,这些物质的积累也有利于茶叶香气物质的充分发挥和释放[11]。


施肥也会改变茶叶致香物质的含量和比例,进而改善茶叶的香气特征。已有研究表明:施钾后脂肪酸类中具青草气的庚醛含量降低,而花香气味的壬醛、辛醇含量增[12]。


茶树生长需要一定的土壤基础,土壤条件直接影响茶叶的香气品质特征。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石缝、乱石堆里长的茶树,历来就备受推崇。临沧的邦东和马台两地可谓是烂石产好茶的最典型代表。茶树与岩石共生,土质肥沃疏松,茶树根深叶茂,吸收了大量岩石风化后的矿物质,形成了独特的岩韵兰香。另有研究结果表明,砂砾土壤的昼夜温差大,茶树根生长量多,利于茶树对土壤养分物质的吸收与积累,茶叶香气品质好[13]。永德忙肺茶就大多长在结构疏松、透气透水的沙子地,其香气馥郁高扬,也可看做是砾壤茶的代表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9个产地的台地茶和老树茶的12种主要成分对比表[14]


台地茶和老树茶是属于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台地茶讲的是茶园管理模式,老树茶指的是树龄的大小。但在这里拿来比对,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云南的台地茶园是从八十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与之前云南常见的满天星式茶园、混林茶园等老树茶的栽培管理模式有着明显的时间节点。


近些年,随着古树概念的兴起,感官审评上多认为老树茶的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均要优于台地茶。但研究中发现,目前还不能简单的从某些香气物质成分含量高低来判断香气的优劣,普洱茶特殊的香味是各种成分协调作用的结果


5


普洱茶的加工过程,也可以看做是香气的制造过程


在尚未采摘之前,茶树叶的香气其实不太明显。采摘之后,鲜叶中含量最高的是青叶醛和青叶醇等低沸点芳香物质,所以闻起来有一股浓浓的青草气。在加工过程中,大部分低沸点物质被挥发稀释或转化,剩下一些高沸点的具有良好香气的芳香物质便显露出来。


在加工过程中,茶叶内部香气物质主要发生三方面的变化:


一是,糖苷化合物等香气前体物质酵解生成游离的香气成分,该反应使香气物质释放,对茶叶香气影响最大;


二是,某些化合物氧化或降解产生香气物质,如蛋白质降解形成氧基酸,儿茶素的氧化作用使类胡萝卜素生成紫罗酮等物质,脂类物质的氧化降解等;


三是,在加工中还有可能吸附外界物质使得茶叶香气发生变化,如干燥过程中,初制场所的炉灶密封性差,致毛茶出现烟熏味。


鲜叶摊放时间


传统的晒青毛茶加工主要包括杀青、揉捻和干燥三大工序,摊放一直未被作为一个加工工序,只作为加工过程的一个前处理。


鲜叶特别是雨水叶与露水叶在杀青前进行适当的摊放,将促进香气物质的形成与转化,这对提高茶叶香气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摊放失水要适度,并且要依气温、湿度、叶片老嫩程度及摊放厚度的不同而灵活掌握。


研究表明,摊放至鲜叶含水量70-74%时,对茶叶香气物质的形成最有利。因为此阶段处理中高沸点的花香型的萜烯醇类、烯类物质、酮类和酯类物质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而具有青气的低沸点脂肪酸醇类、芳香族醇类和酯类等香气成分含量处于较低的水平[15]。


摊放时间与摊放条件、摊放叶的状态等有关。大多研究认为摊放时长在6~12小时的范围内比较合理。


杀青方式


杀青是晒青毛茶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其实质是酶的热变过程,低沸点的青草气物质大部分挥发散失,高沸点的芳香物质显露出来,在热的作用下,既有酶促作用,还有热裂解作用和酯化作用,使芳香物质从含量到种类都显著增加。


云南茶区传统的晒青毛茶加工中的杀青作业均是在斜锅杀青灶上用手工进行的,近些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很多初制场所配置了滚筒杀青机,这种杀青机器主要是模拟铁锅人工杀青方式,锅温也是靠人工添减木柴控制。


不同的杀青温度、不同的杀青时间、不同的杀青手法均会产生一定的香气差异。


杀青温度过高,易产生烟焦味;杀青不足,香气带生青;杀青过度,则香气钝熟(豆香)


揉捻方式


揉捻是指运用搓揉、捻条的方法,使茶叶的组织细胞被破坏,挤出的茶汁会粘附在茶叶表面,并使叶片索紧成条的茶叶初制工序。


揉捻对于晒青毛茶的香气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研究发现揉捻过后的茶叶除了苯乙腈、芳樟醇氧化物Ⅲ、茶螺烯酮等十五种香气成分高于未揉捻茶叶外,其余香气成分都比未揉捻茶叶都要低。揉捻的时间越长,细胞破碎率越高,茶汁大量溢出,茶叶内含的香气成分就越低[16]。


干燥方式


日晒干燥工艺是晒青茶品质形成的关键所在。即使在条件不允许(阴雨天)的情况下,毛茶的干燥过程也只能在低温下进行,历经高温制程(高温烘干)的毛料是不太适宜作为普洱茶的原料的。


加热干燥会使茶叶中的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的热化学变化,促使茶叶中的葡萄糖和谷氨酸大量向香气物质转化,可生成一些高沸点的吡嗪、吡咯、喹啉类的挥发性物质,其中尤以高温条件下转化较多。


加热条件不同,化学转化的情况也不同,因而香气特征也不同。低温处理(晒干)主要产生清香,高温处理(烘干、炒干)则产生甜香、高火香,且比低温处理的高长[17]。


传统的晒青茶是在竹蔑上、于自然通风环境中进行,以日光当天晒干为好(毛茶含水率在10%左右)。


茶叶本身易吸附异味,因此晒场的空气质量必定会对晒青茶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晒制的场地密闭不通风,干茶就会带有一定程度的闷而不爽气味。此外晒场的所用材质对晒青茶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在竹蔑上晒制的茶叶比在水泥地上晒制的茶叶香气更纯正,滋味更清甜[18]。


注:鲜叶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至此,晒青毛茶初制工序完成。在实际操作中,各初制场所的加工方式存在差异,有些步骤可能会改变晒青毛茶内含的香气物质成分。如鲜叶摊晾时间过长,引起轻萎凋作用,成茶的香气和滋味红茶化;如杀青时采取低温长炒的方式,成茶花香显扬;又如在揉捻前或后增加闷堆工序,则成茶汤色泛黄红,香气增加为酸甜香等。至于这些工序是否合理,对普洱茶后期存储与渥堆发酵有何影响,在此暂不做论述,留待以后单独开篇。


渥堆发酵


渥堆发酵(快速后发酵)是现代普洱茶生产的关键工序,也是形成普洱熟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因素。与晒青毛茶相比较,其内部的各类化学物质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在湿热渥堆过程中,叶细胞中相互分隔的内源酶、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外源酶和各种形式的香气前体相互接触,发生复杂的酶促和非酶促化学反应。这些物质的综合变化,使普洱茶的香气由渥堆发酵前的清香变为普洱茶特有的陈香,形成其独特的品质风格。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有研究人员在普洱生茶鉴定出香气物质47种,熟茶中鉴定出70种。在生茶中仅鉴定出13种熟茶中不含有的香气成分,而在熟茶中检测到生茶中不含有的香气成分共36种。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中含量高的10种香气成分有8种成分相同,且所占的香气比重和基本一致,均以萜烯类和甲氧基苯类为主要成分,只是含量有所偏重。生茶香气以具有木香、花香的萜烯类和具有强烈的新鲜叶草香气的二氢猕猴桃内酯为主。熟茶以具有霉味和陈香的甲氧基苯类为主[19]。


晒青毛茶到普洱熟茶出堆过程中,醇类和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急剧减少而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含量持续增加,甲氧基苯类是普洱茶中含量最丰富的香气成分,也是构成普洱茶典型陈香最重要的香气成分,而其余成分起到协调支配作用,各种香气成分不同比例恰当的综合构成了普洱熟茶陈香浓郁的香气特征。


渥堆之后的干燥方式


渥堆是形成普洱茶汤色红亮、陈香独特、滋味醇厚回甘的基础。而渥堆后的干燥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色的保证。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研究认为,晒干样品带有日晒气、辛辣味,而烘干样品则带有烘烤香。晾干处理(室温17~23℃)所得到的茶叶香气成分最符合普洱茶陈醇的香型特征,干燥温度低于60 ℃能相对较好的保证普洱茶多酚类物质的转化、茶褐素的积累和特征香气成分的生成[20]。


6


茶叶从鲜叶变成产品,中间经历了为数众多的复杂的热化学物理变化。对于大多数成品茶来说,从运输到上架销售、贮藏直至被冲泡的那一刻之前,是一个漫长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品质劣变的过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品质大多呈下降趋势。然而对于新制的普洱茶来说,美好才刚刚开始。


无仓不成普洱。


好的仓储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对普洱茶而言,仓储是普洱茶加工中的关键一环,它已不仅仅是贮藏,而是向着香、醇、甘、润、滑方向转变的重要步骤。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新制的普洱生茶,以花香、果香等清香型香气为主,部分有蜜香。因初制工艺的不同,有些还会带有明显的生青气息。自然陈化的过程中,其内含物质在微生物、酶、湿热、氧化等综合作用下缓慢发生转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普洱生茶香气成分及组成发生变化,生青味逐渐减少直至消失,香气沉稳内敛,木香等老茶特有的味道开始显露出来。其中酮类、含氮类化合物和醇类呈下降趋势,而甲氧基苯类则呈增加趋势。醇类香气常具有特殊的花果香,且其中一些香气成分(如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松油醇) 还伴有木香,对普洱生茶陈香有较好的协调作用;而甲氧基苯类香气及其衍生物是使普洱生茶具有独特陈香的主要原因[19]。


新制的普洱熟茶,大多会带有一些令人不甚愉悦气息(因渥堆而产生的特殊气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堆味慢慢减退,出现糯米香、熟果香等香气。近些年随着熟茶工艺的不断进化,新制普洱熟茶的堆味已明显减轻,当年出堆的茶品,就已能加工出成品销售。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研究表明,普洱熟茶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醛类、含氮类、萜烯类及其衍生物相对含量呈现减小趋势,甲氧基苯类含量呈现增加趋势。醇类、酯类、酮类含量基本上维持不变。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贮藏时间只是普洱茶陈化的一个因子,已有研究表明,同种普洱茶在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下贮藏相同时间后,香型上变化差异显著,香气成分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贮藏中普洱茶不但香气含量会因贮藏条件而改变,而且香气种类上也会发生显著变化,贮藏中会有一些新的香气组分生成[21]。


7


甲氧基苯类物质在晒青毛茶的渥堆发酵阶段普洱生茶的陈化期间显得特别活跃,应受到特别关注。


在晒青毛茶和新制的普洱生茶中,甲氧基苯类并不存在。自然贮藏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被检测出来,而在经过人工后发酵的普洱熟茶中含量尤其丰富。


关于普洱茶的香气,这是目前最靠谱的解释


已有研究表明,甲氧基苯类化合物是普洱茶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许多研究认为,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类物质能够有效的改善茶叶的粗老味,甲氧基苯类香气物质赋予了普洱茶典型霉味和陈香,是普洱茶陈香甘醇的主要原因,是普洱茶的重要陈香特征香气之一[22]。是普洱茶挥发性成分中的独有的可用来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特征性成分[23]。


8


大多数茶品,在加工完成之后,其香气就固定于某一个范围之内。


但普洱茶不一样,它的香,永无定性。


普洱茶的香气密码,很难完全用理化的指标去诠释。


有人说,香气是茶叶的灵魂。


那么,对于普洱茶来说,它的灵魂,或许一直在路上。


小贴士:


1、香气一定是让人愉悦的,无论是新生茶、老生茶或是熟茶,如若气味让人感觉不适,就一定要慎重。陈香味与霉味不同,霉味是一种变质的味道,而陈香却是沉稳内敛,沁人心脾,闻之使人神清气爽。


2、将新制普洱生茶用陶罐焙干后煮饮,很容易出现菌香或枣香;而木香在正常仓储十余年的生茶中也比较常见。而某些大师推崇的樟香,或因本人资历尚浅,暂时无缘得尝。倒是有研究证实,樟香主要成分来自樟科植物之中,与山茶科植物无任何联系。所以,茶树附近多樟树而产生樟香的言论不听也罢,更不要想着用樟木箱子来存茶。


3、普洱茶的梅子香味,是贮藏出来的,在陈年普洱生茶中表现明显。


4、茶叶香气物质组成复杂、含量低、不稳定、易挥发,在提取过程中易发生氧化、聚合、缩合、基团转移等反应。提取方法可以分为溶剂萃取法、整流萃取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等,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和含量会有一些差异。


(来源:简兮文化 更多好文请关注普洱茶吧微信公众号:puertea8;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8cn)


参考文献:


[1]陈文品,许玫. 普洱茶“陈化生香”及其科学原理[J]. 广东茶业,2014,(05):6-9.


[2]王力,林智,吕海鹏,谭俊峰,郭丽. 茶叶香气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0,31(15):293-298.


[3]边金霖. 产地与加工过程中绿茶香气物质的变化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


[4]王秋霜,陈栋,吴华玲.红茶香气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8):86-88.


[5] 朱旗, 施兆鹏, 任春梅. 绿茶香气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J]. 茶叶科学, 2001,21(1):38-43.


[6] 宛晓春. 茶叶生物化学[M]. 第3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9.


[7]周斌,任洪涛,秦太峰,张劲松,夏凯国,周红杰. 采摘季节对普洱生茶香气品质影响研究[J]. 食品科技,2011,36(01):56-58.


[8]赖幸菲, 庞式, 李裕南, 等.不同季节翠玉品种茶叶香气组分的 GC-MS 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 2014,30(12):287-301


[9]KangSuyoung,朱荫,郑新强,梁月荣,林智. 不同季节绿茶香气成分的判别与聚类分析[J/OL]. 食品科学,:1-17(2017-10-30).


[10]任洪涛,周斌,夏凯国,秦太峰,张劲松,周红杰. 不同级别普洱生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09):1013-1017.


[11]方洪生,周迎春,苏有健. 海拔高度对茶园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0):6573-6575.


[12]陈泉宾. 土壤条件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与调控[D].福建农林大学,2005.


[13]耿建梅. 硫酸钾对茶园土壤钾、硫营养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西南农业大学,2002.


[14]周斌,任洪涛,夏凯国,张劲松,周红杰. 云南9个产地台地茶与老树茶香气成分对比[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54-60.


[15]郑鹏程,叶飞,高士伟,王雪萍,龚自明. 摊放时间对茶鲜叶香气组分影响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04):334-338.


[16]洪勇为. 茶叶揉捻机的实时控制及其结构优化[D].江西农业大学,2016.


[17]宛晓春. 红、绿茶干燥过程的热化学变化[J]. 茶叶科学,1988,(02):47-52.


[18]罗琼仙,何青元,汪云刚,韩海华,赵甜甜,浦绍柳. 云南晒青茶初加工品质提升初探[J]. 福建茶叶,2011,33(06):26-27.


[19]曹艳妮,刘通讯. 不同储存时间普洱生茶和熟茶香气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2011,32(10):64-67.


[20]刘通讯,谭梦珠. 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多酚类物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J]. 现代食品科技,2015,31(04):264-271+143.


[21]不同地区存放对普洱茶陈化速度和品质变化的影响 文/陈文品 胡皓明


[22]曹艳妮,刘通讯. 普洱生茶和熟茶香气中萜烯类和甲氧基苯类成分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05):128-130+133.


[23]吕世懂,孟庆雄,徐咏全,刘顺航. 普洱茶香气分析方法及香气活性物质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14,35(11):292-298.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