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作者:茶箴 更新时间:2022-08-29 20:10 阅读:777

韩国端午祭申遗事件,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吧。2004年端午节曝出韩国率先申遗,激起强烈反响,传统节日和文化空前受到关注。2005年端午节,中韩两国学者还在北京举行研讨会,提出中韩共同申遗的解决方案。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最终决定是否批准韩国申遗的请求。就在公布申遗结果的前夕,10月13日韩国公司抢注了“端午节.cn”中文域名,率先抢占“端午节”这一传统文化品牌在互联网上的阵地。11月8日出现转机,原注册者委托出售该域名。时任万网副总裁的姚劲波以3万美元的价格赎回。11月25日宣布韩国申遗成功。早在2005年1月19日,汉城市长李明博宣布汉城的中文名字改为首尔。


先后有专家学者出来解释非文化物质遗产的概念,指出文化可以共享;韩国江陵端午祭(地方民俗)与更大概念的中国端午节不同;韩“申遗”成功后,中国端午节仍可“申遗”,并不存在两国申遗之争和韩国“胜出”的概念;韩国申遗成功对我们的端午文化不会有什么冲击,无形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享的财富,我们的文化传统被别国认同,不是一件坏事;文化部:申遗不等于“争专利”、“抢正统”;申遗不是“抢注商标”,等等。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韩国端午节和中国端午节都申遗并不冲突(结果没有共同申遗,各自申遗成功)。


文明网(四川)载:“2009年,“中国端午节”由三省四地“打包”申遗,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其操作手法为今后我国智慧申遗树立了典范。但从端午及其他一些文化遗产的申遗历程和保护管理中,暴露出我国在文化保护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和挑战。......也有专家指出,韩国“江陵端午祭”和“中国端午节”本就不一样。......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着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 从历史角度上看,中国“端午节”同韩国“端午祭”是一回事情。根本没有形式和内容上的任何区别。......”


据说韩国申报“端午祭”的文本中,第一句话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可见其本来源于中国,它原名“江陵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直到1926年,因为其时间是从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韩国早在1962年就颁布民间文化保护法,1967年“江陵端午祭”就入编韩国“重要无形文化遗产”中列第13号,已经历经近40年的保护、传承,可谓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还要有长期可持续性。日韩非遗保护历史相当长,而且反应和行动都迅速。中国的非遗保护起步较晚,日韩项目申遗成功也刺激中国引以为鉴,应该如何有体系有计划地尊重保护、传承、促进和发展这些传统民俗文化项目。随后中国也抓紧行动,2006年5月20日,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申遗成功。


中国商报报道:2019年12月12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文化官员苏旭在中国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发表演讲,在世界非遗名录项目排名中,以40项文化遗产的数量优势遥遥领先。中国交出了好成绩单(以下有部分字删节。黑字为可能与周边各国有牵涉):


01、昆曲(2001) 02、古琴和琴曲(2003) 0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2005)04、传统长调民歌乌日图道(2005,中国与蒙古联合申报) 05、中国蚕桑丝织技艺(2009)06、南音(2009) 07、南京云锦织造技艺(2009) 08、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09、侗族大歌(2009)10、粤剧(2009)11、格萨尔史诗传统(2009)12、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13、热贡艺术(2009)14、藏戏(2009)15、玛纳斯(2009)16、蒙古族歌唱艺术呼麦(2009)


17、花儿(2009)18、西安鼓乐(2009)19、中国朝鲜族农乐舞(2009)20、中国书法(2009)21、中国篆刻艺术(2009)22、中国剪纸(2009)23、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2009)24、端午节(2009) (No.225,RL, 2009) 25、妈祖信俗(2009)(No.227, RL, 2009)26、中国雕版印刷技艺(2009)(No.229, RL, 2009)27、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急需保护名录)


(No.302, USL, 2009) 28、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2009,急需保护名录)(No.303, USL, 2009)


29、羌年(2009,急需保护名录)30、麦西热甫(2010,急需保护名录)31、中国帆船水密舱壁制造技艺(2010,急需保护名录)32、中国活字印刷术(2010,急需保护名录)33、京剧(2010)34、传统中医针灸(2010)35、中国皮影戏(2011)36、赫哲族伊玛堪说唱(2011,急需保护名录)37、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2012,优秀实践名册)38、中国珠算(2013) 39、二十四节气(2016) 40、藏医药浴法(2018)(与印度有牵涉)


据苏旭透露,2007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进行人类非遗名录项目的申报工作时,当时因为第一次申报,各国没有经验,到底报多少项目谁也没有底,时间很紧,不到一年时间。开始中国政府报15项,苏觉得少,建议至少报35项获采纳。2009年9月阿布扎比会议共批准了23个国家的7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遗名录,中国25项,日本、克罗地亚、韩国、法国、印度,第一年一共批准32项,中国一下申报25项,超过了总数量的三分之一。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这次韩国倒也没什么了。端午节事件之后,《山海经》、汉字、孔子等名人、东北火炕、中医、风水、拔河这些“被韩国”等事,还有粽子,樱花之类,半是对掐误解半是媒体炒作,各种闹剧,这次“二十四节气”申遗再没啥太激动,说明经历这些事后,中韩人民对文化和非遗问题都成熟了点吧。还有,风水会否被申遗?这个在咂当作是封建迷信,说不清。近些年可以说韩国对中国文化申遗上瘾了,也可以说人家的嗅觉敏锐,行动迅速,文化自觉和文化保护意识强,这个世界难道就这样,啥都是先下手为强?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2014年4月22日,《中日韩共同常用八百汉字表》在扬州东北亚名人会上获三国代表一致赞成通过。选定的808字中,属于中国《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常用字的有801字,属于次常用字的7字;属于日本“教育汉字”的710字,其余98字均见于日本《常用汉字表》;属于韩国初中汉字的801字,属于高中汉字的7字,符合“共同常用”的标准。三国有识之士应保持这样的民间文化交流,切实为三国人民造福,避免无益于实际的纷争吵闹。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2014年 韩国某茶道文化协会部长透露称韩国将申请茶道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自豪地表示,“韩国的文化遗产项目越来越多,邀请韩国人民都加入为茶道申遗中来”。再次引起中日网友强烈关注。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2016年5月,世界茶叶节春季盛典在日本静冈县举行,静冈县知事川胜平太表示,愿与中国携手,向世界各国推广茶文化。静冈县知事川胜平太表示,日中两国茶文化各有千秋,希望能够和中国茶都杭州一道为茶文化申遗,“饮品和食品共同构成一套文化。所以我认为两方(中日)不必竞争,而应该相互补充。杭州在中国被称为‘茶都’,而静冈也是日本的‘茶都’,希望能够携手合作一同开展茶文化申遗的工作。日本茶也是来自中国,因此我们很感谢中国。所以我想,如果能够一同申遗,那就太好了。”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继日本“和食”(日本料理)2013年入选世遗,2017年传出日本再将茶道、盆栽,还有花道、书道、和服等日本传统生活文化申遗,引起热议。


回到前面中国非遗清单,可以看到“20、中国书法(2009)”,日本书道属增加申请。中国书法也好,日本书道也好,韩国书艺也好,是否属于三国应该共同协调申遗的汉字文化圈文化?


还有盆景也类似。插花、书画、民族服装、茶点茶食等也是构成茶文化的重要元素。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观察思考:日本茶道的抹茶,是不是有点象中国宋代的点茶?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绿茶叶,抹茶粉,怎样点成一杯茶?


思考:茶道申遗怎样才能皆大欢喜,不相妨碍?光是中国就有不同地方不同流派的各种茶。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中国 客家擂茶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中国 潮汕 工夫茶


如果中国举办世界茶文化大会,各国茶道大师各上一道茶,让我们领略世界更加多彩,更加精彩?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三峡职院茗泉茶艺团 2016"无我茶会"暨"端午茶会"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重庆大足"无我茶会"


【参考 万里茶道】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2018年11月,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申遗首次工作协调会在武汉举行,跨国申遗共同行动迈出重要一步。“万里茶道”相当于“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道”和“路”。


这次是否也能成为皆大欢喜的共同盛宴呢,拭目以待。日本、韩国也有反应。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听说茶马古道申遗也在进行中。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参考 丝绸之路】


中国世遗名录47、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2014.6.22 世界文化遗产)


1998年启动,2014年6月22日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成功,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 小结 】


中日韩越等汉字文化圈各国文化都自有特色,互补相成,要更多相知相亲,和合共赢,不应互相争斗扰乱。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老祖宗就已预见世界大同,现在提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合作共赢,共绘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画卷。我们要夯实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促进文化交流。


【豆知识】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学者费孝通指出,我们应当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有清醒的认识,有自知之明,有自信,且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们先是发现自身之美,然后是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最后达到一致和融合。这就是费先生主张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997年1月4日,在北京大学重点学科汇报会上,费老在其讲话《开创学术新风气》中,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种文化都自觉之后,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才能在相互融合中出现一个具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形成一套各种文化和平共处、各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7年前在我80岁生日在东京和老朋友欢叙会上的答谢词中,我瞻望人类学的前途时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句话,其实就是今天我提出的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东方茶文化观鉴录 写作缘起


中国提出了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展现了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博大胸怀。


《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汉字文化圈就存在一些现象,中国宋明历代战乱磨难,从中心传播的中国文化事象,从“朝”(中心)象水的波纹那样传到了“野”(边远的国家地区),被原样保存得很好,即使中心地因为急剧变化已经不见了。方言古语音这样,民俗文化也这样,客家迁徙的方言与文化,中国南方的方言与文化现象就可佐证。日韩的禅宗,茶道等文化也是这样,保留了很多唐宋原来的东西,是经过历史苦难的大浪淘沙后,遗留在沙滩上的珍贵贝壳。这次为了写这个连载,我就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茶拾遗。汉字文化圈周边各个国家地区,往往就是中华文化的反光镜,可以回照、借鉴一下的。前面说 “文明交流互鉴”,这个连载,就是想写一个东方茶文化史观鉴录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子曰:“温故而知新。”唐宋以来的好东西,我们今天有机会也应该加以整理,发扬光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儒家说“见贤思齐”,释家讲“随喜功德”,讲发“菩提心”,讲功德回向普及法界有情。这些也是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相通的吧。心有明月,月映万川,也有这个大的气象。在咱们喝茶人这里,就是一碗水,要端得平,平心静气;一碗茶,要照得见,见人见己见天下。


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换个词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茶为鉴可以正身心,以其他国家地区的茶文化及其历史演进为鉴,也同样可以知兴替,明得失,知不足,而至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茶之道,古今中外,亦大矣哉,宇宙全息,一片叶子观世界,一片叶子一碗水,供养世界众生,以其小可成其大,亦可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换成现在话说,茶道也实现人类的自我完善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茶亦可乎?


假如外星人真来到地球,人类匆忙之间招待什么好呢,来一杯东西吸收宇宙能量,茶亦可乎?


我是个不怎么懂茶但又爱喝茶的大俗人,因为也爱这口,一直想写一点关于茶的东西。俗人为谋生求存,常受到很多俗事阻碍,自己内心也有些怯弱和障碍,怕写不好,不如不写。观察自己内心的各种挣扎与纠结,自知一介俗人烦人,“不断烦恼,烦恼不断”,微渺众生,尘土一粒,发现自己原来尘染杂念那么多。写稿断断续续,一直拖了很久,版主催促,不敢失信,才赶紧交稿。写这个东西,变成一个克服自己身心障碍的过程,不断修改,修理自己。一期一会,本来就是尽心应机完成自己在某个时空的劳作,无需太多想,过去现在未来心不可得,前有古人,后待来者,我暂时将手头上的东西整理一下,做个记录而已。因为缺乏学术条件,只是将自己所观所想随手记录一下,写个观鉴录,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毛病,有毛病请大家随时指正,共同商榷。


特刊连载:东方茶文化观鉴录,从茶道申遗说起  (序言)


撰文:微风清茶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