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都市茗茶也要讲究 日常泡茶之10个注意点

作者:阿斌 更新时间:2022-06-19 20:41 阅读:29

茶叶茶具选好之后,就可以开始泡茶了。常被朋友问到关于泡茶,究竟有哪些该特别留心注意的事情?我只能说,在茶道的世界中,有无数的事情可以讲究,每一个讲究都有它的意义,但重点是这些讲究,有些对于生活在都市丛林的我们,显得门槛太高。

这些年,我始终聚焦在“只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好喝而讲究”的部分,让也想开始泡茶的你,只要透过“10个讲究”,就可以在生活中,轻松自在地冲泡出甘甜美好的。

身在都市茗茶也要讲究 日常泡茶之10个注意点


讲究1:水质差异影响泡茶品质


“水为茶之母”,水质不好,再好的茶叶都会变得很难喝。不过,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除了加装过滤器,把重金属、氯气、杂质过滤掉,大概也没办法多做什么事情来讲究水质,除非有幸居住在山上,引山泉水泡茶。

不过,可以试着了解,日常生活中有机会泡茶的场所水质的差异,例如:我的办公室和住家装设同样的过滤器,但是同一款茶,在家里泡出来的茶汤,总是好喝一些,猜测应该是管线问题,所以比较高级的茶叶,通常就在家里泡。

讲究 2:煮水宜慢火烧开


当特别有喝茶的雅兴,我会把瓦斯炉开最小火,耐心等待水烧开,因为慢火烧的水,比大火或是快烧壶,泡茶好喝许多。水一旦烧开,也不要继续烧太久,或是凉掉了再次煮沸,这样的水对茶汤来说都是扣分的。

讲究3:沸水释放茶叶精华


日常生活中,可以常常见到气温计、体温计,但很少人家里有水温计(不是鱼缸用的那种),所以如果一定要讲究什么茶叶用几度的水冲泡,那还得另外去买一只水温计。另外,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讲究水温,很难累积有系统的泡茶心得,重点在于很难得知水烧滚之后,等几分钟水温会下降多少度,何况冬天、夏天室温不同,降温速度也不同,所以不建议初学者讲究水温。

我个人的经验是,只要茶叶够好,即便是不同种类的茶叶,一律用刚烧好的沸水冲泡,反而更好喝,这就是“真金不怕火炼”的道理,利用高温更能够彻底释放茶叶所有的精华。

讲究4:初学者先用固定茶具练习


坊间有此说:“高山茶用朱泥壶、熟茶用紫砂壶,不同茶要用不同壶,味道才不会乱”。在尚未累积足够泡茶经验的时候,把这些说法当作传说就好了,因为它或许存在,但现在的你暂时无法体会。

强烈建议,初学者不要过度讲究泡茶器具,从手边最容易取得的茶具开始练习。大部分的人家里都有玻璃或瓷的茶具,操作简单,也正好能如实地反映茶叶的特色与风味,对于记忆茶叶的味道效果很好。建议泡茶的茶壶,先反复使用同一个,完全熟悉上手了,再开始用其他茶壶练习,不同的茶壶泡同一款茶,风味确实会有差异,务必等到对于同一款茶、同一个茶壶熟悉之后,再去体会这个部分的乐趣,以免造成混淆。 

身在都市茗茶也要讲究 日常泡茶之10个注意点


讲究5:茶杯造就不同口感


茶杯,也就是饮茶容器,为什么这个可以认真讲究呢?首先,大部分的茶杯价格低,买许多不同材质、形状的,也不会花很多钱。再者,不同材质、形状,对于风味都会有影响。简单来说,花少少的钱,就能有多种风味体验的乐趣。

最重要的是,茶杯是最直接也最容易感受茶汤风味差异的器具。

茶杯的材质也不外乎是瓷、玻璃、陶,材质影响风味非常明显,大部分的人都能感受其中的差异。有趣的是,同样材质,如果形状不同,喝起来味道也不同。甚至,同样材质、形状,釉色不同,味道也不同。

我个人偏好,杯壁薄的白瓷高杯,风味饱和,而且就口的感受较为利落细致。

身在都市茗茶也要讲究 日常泡茶之10个注意点


讲究6:温壶要注意茶壶材质


玻璃或瓷的茶壶,我个人觉得,温壶与否对泡出来的茶好不好喝,影响没有这么明显;陶壶建议温壶,但假设是朱泥壶,不建议用沸水直接浇淋茶壶,朱泥壶在瞬间受热有可能产生裂痕,可以先将沸水倒进玻璃或瓷的器具,让水温略微降低,再淋浇在朱泥壶上。

身在都市茗茶也要讲究 日常泡茶之10个注意点


讲究7:洗茶不宜太久


洗茶的主要功用是清洗灰尘和醒茶。茶叶在制作过程多少会带有些许灰尘,借由洗茶,避免喝下灰尘,同时茶叶会略微舒展,利于茶叶释放精华。不过切记,洗茶不要洗太久,时间一拉长,精华就释放了,但却将洗茶水倒掉,等于倒掉了精华。另外,常有人问,洗茶是否可以洗去农药呢?

必须要说,效果不大,但也不需要太过担心农药的问题,因为茶树使用的农药,大多是脂溶性的,所以不会溶解于茶汤中,但如果直接将茶叶吃下肚,是有可能吃下微量农药的。

讲究8:放对茶叶量确保泡茶水准


茶叶量是这些讲究中,最为重要的,我常说,茶叶量只要放对了,那么这泡茶保证在水准之上,究竟什么才叫“对”? 有几个部分必须先理解:

1、茶叶量的“量”是重量,不是体积:

以一把120c.c. 的紫砂壶来说,单丛(条索)3 ~ 5g,就几乎要塞满茶壶了,但铁观音(球形)就算放10g,也只能把茶壶底部铺满。

初学者常常会误以为,已经放很多单丛了,或是铁观音还放得不够多,结果造成单丛太淡,铁观音太浓的悲剧。

2、不同形状的茶叶量:球形>条索状、散状>细碎条索

茶叶经过团揉工艺,能强化后味感受,却也让茶叶精华,在同样浸泡时间下,相较于其他形状的茶叶,最不容易释放出来,所以量要放最多。

我的经验是,球形茶要比条索状、散状多20%,比细碎条索多100%的量。

身在都市茗茶也要讲究 日常泡茶之10个注意点


3、同种茶叶,形状不同:完整形状>破碎形状

茶叶在制作、包装、运送过程,难免会碰撞而产生碎末,所以买一包茶叶回家,剪开真空袋之后,通常袋子上部的茶叶比较完整,下部的比较破碎。茶叶较破碎,接触热水的面积较广,所以可以相较完整形状的茶叶,放少一些,以免过浓。

4、喝茶的人数:愈多人喝,茶叶量要放愈多

喝茶,是喝茶叶的精华,茶叶量愈多,精华愈多。假设10g茶叶的精华,最完美的比例是冲泡300c.c. 的茶汤,那么泡500c.c. 的话,茶汤就没那么好喝,毕竟精华有限。所以当喝茶人数增多的时候,泡茶的人一定要考量当时的场合气氛,是每个人只分配一杯茶,还是会一直喝。假设是一直喝的场合,那么茶叶量一定要适量增加,让茶叶有足够精华,呈现在每一杯茶汤中。

5、茶壶容量:以铺平容器底部为准

不同容量的茶壶,要怎么下茶叶量?以球形的茶来说,除非是一些特别高的茶壶,或是下宽上窄的茶壶,不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铺平容器底部;若是条索状的茶,体积较蓬松,投放的茶叶就大约要占整个茶壶空间,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满。

身在都市茗茶也要讲究 日常泡茶之10个注意点


讲究9:浸泡时间首重掌握浓度


讲究浸泡时间,就是为了避免泡出太淡或太浓的茶汤,尽可能让浓度适中。那么当热水注入茶壶后,究竟要让茶叶浸泡多久?坊间常见关于浸泡时间的教学方法,例如:第一泡30 秒、第二泡45 秒,以后逐泡增加秒数。这个方法可以作为入门的参考,但是要真正学会泡茶、控制浓度,首先要了解完美的浓度,来自于“茶叶量”、“水量”、“浸泡时间”三者的完美结合。所以不妨多多利用手边的器具,大胆地尝试调整,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口感与浓度。

一般来说,我会将浓度分成五个等级。

偏淡:有水味。


略淡:无水味。


适中:无水味,口腔有舒服柔和的压感。


略浓:无水味,口腔有适合茶风味的压迫感。


偏浓:无水味,口腔有不舒服的强烈压迫感。
水味,顾名思义,就是水的味道,如果不太清楚什么是水的味道,可以准备两个杯子,一杯装茶,一杯装水,交替着喝,慢慢就会理解什么是水的味道。压感,则是后味的一部分,通常会在舌头、牙龈有一种舒服柔和的包覆感,和造成口腔不适的苦涩感不同。

讲究10:茶汤失去甘味不宜再泡


老一辈的人,常常一壶茶,泡一整天,泡了几十泡,只要冲出来的茶还有茶色,就一直冲,多半有不想浪费茶叶的心态。茶的古字是“荼”,即便透过制茶工艺降低刺激身体的成分,但这些成分还是无法完全从茶叶中去除,所以一泡茶叶,如果要喝得这么淋漓尽致, 总会喝下很多刺激身体的成分。

喝茶,应当是享受美好风味的过程,如何定义这个“美好”?

我认为,一泡好茶,有自然的“甘甜”,是绝对必要的。既然是享受,就要让这个过程,结束在最美的时刻。如何让这个过程,结束在最美的时刻?关键就是,如果在喝某一泡的时候,发现茶汤开始失去甘甜,那么从这泡之后,就可以不要再冲了。

而且,我的经验是,这泡之后继续冲、继续喝,胃很容易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很有可能关于甘甜的成分释放结束后, 紧接着就开始以释放刺激身体的成分为主。另外,如果觉得茶不够耐泡,有时候是因为茶叶量放太少了,可以在下回泡茶时,略微增加茶叶量,再次体验茶叶是否耐泡。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