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学习茶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自己的感官【味觉与感官密码】阅读

作者:普洱茶家族 更新时间:2022-08-30 17:47 阅读:974

品鉴,连接的是茶与人。


  不断学习茶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自己的感官。


  「茶叶进化论」品鉴课中【感官密码】部分的补充阅读。


不断学习茶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自己的感官【味觉与感官密码】阅读


  1、两个误会


  如果有人意外失去了嗅觉,他吃香蕉会是什么滋味呢?


  确实有人做了这样的研究。答案是:甜的、触觉黏糊糊的东东。蒙上眼睛,甚至都吃不出这是香蕉。


  这个小例子是要说明一个误解:我们常说的「味道」通常是混合了嗅觉+味觉。


  「香蕉味」实际上是甜味、混合了香蕉特殊的香气(由口腔嗅觉捕捉到)组成的。


  真正舌头能辨别的味道只有这么几类:


  酸、甜、苦、咸、鲜。


  (近年也有研究表明,舌头上还存在着味觉受体可以尝到油脂的脂味。)


  另外,流传已久的味觉地图是错误的。这是上世界美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一次「传话失真」。每个类型的味觉受体在舌苔上的分布是随机的。


  错误的味觉地图(翻摄自《品尝的科学》)


不断学习茶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自己的感官【味觉与感官密码】阅读


  2、进化而来的味蕾(味觉受体)


  舌苔上随机分布着大量的「味觉受体」(也就是味蕾),我们把舌头理解为安检系统的话,这些大量的味觉受体就是一个个安检员。


  这些安检员分成六种类型,每一种负责识别一种味道。


  已被证实的味觉受体可以分成六种,也就是六种安检员味觉受体的密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味觉灵敏度。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尝到有毒的食物,没有觉得「苦、难吃」的人灭绝了;甜味关乎能量、酸味关乎食物的成熟度和新鲜度、鲜味背后是蛋白质……


  进化过程中肯定也有超级舌头能尝出更多的味道吧?只不过这玩意估计太耗能不利于竞争呀!


  当然,因为所处环境的不同,进化就有差异差异。所以每个人的味蕾密集程度不同,味觉敏感度也不同。普遍情况是,东方人的味觉更灵敏(比如对苦味的感知度),西方人的嗅觉更灵敏。


不断学习茶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自己的感官【味觉与感官密码】阅读


  3、味觉是什么?


  做个类比的话,味觉和嗅觉相当于食物进入我们身体的两道关卡:口腔和鼻腔间嗅皮负责侦察、味觉受体负责最后的安检。


  经过嗅皮细胞这个侦察兵的广泛侦探之后,向大脑发出信号(比如是否安全、是否有价值),这个信号就是我们闻到的香气、嗅觉。


  嗅觉信号通过后,食物进入口腔,舌头这个安检员就要识别关乎生命的几种味道就行了。(这个信号就是味觉)


  所以,嗅皮细胞有400多种可以识别上亿种香气,而味觉只要识别五六种就行了。如果舌头也能识别上千种味道,那人很可能因为耗能过多生存不下来。


不断学习茶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自己的感官【味觉与感官密码】阅读


  4、味觉的本质是什么?


  味觉的本质是一种「信号」,味觉受体传达给大脑的信号。


  所以,大脑有可能被味觉欺骗。要么,大脑自己欺骗自己,所以望梅止渴;要么,味蕾这个侦察兵被骗,比如代糖。


  如何在品鉴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干扰,需要刻意训练。


不断学习茶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自己的感官【味觉与感官密码】阅读


  5、为什么会有喉韵


  味觉受体只有舌苔上有吗?


  不,我们的喉咙、消化道都分布着大量的味觉受体。肠道甚至有更多的鲜味受体来识别不同的氨基酸。


  身体也需要借用味觉受体来识别食物从而处理食物。


不断学习茶的同时,更需要认识自己的感官【味觉与感官密码】阅读


  只不过,这个过程,交给了「无意识」处理,我们通常是不会注意的。这就解释了,经过训练的人,为什么可以感受到「喉咙甜」、「喉韵深」。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