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作者:云茶堂 更新时间:2022-08-09 18:50 阅读:635

泱泱中华、茶为国饮。作为饮茶大国的茶消费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都会体验和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当你选购茶叶时,茶叶经销商会问你是自己喝,还是要送人?


这看似细致贴心的一问,其实恰好暴露了茶行业内的一个秘密。


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你回答是自己喝,那经销商就会给你推荐口感尚佳、量大实惠的自饮茶,往往塑料口袋一张,茶叶称斤一倒,一笔生意就做成了。


如果你回答说是买了送礼,那经销商就会在包装方面大做文章:除了唬人又精美的大礼盒、精致又美观的手提袋外,还会再贴上一张知名品牌或著名茶类的小小贴标,这样一来,里子面子背书子三子齐活。


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许多消费者聪明绝顶、自学成才,掌握窍门后,自己选购、组装、贴标、买礼袋,DIY得不亦乐乎。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茶靠包装礼靠吹,50元一饼的杂牌熟茶,在精美绝伦的包装加持下,也能摇身一变身价飞升。


如果你去超市买牛奶送礼,则绝不会遇到这样的事。一般来说,普通送礼会选伊利、蒙牛,好一点的则有金典、特仑苏,高级些的还有牛初乳、羊初乳。因为牛奶有明确的品质分阶,准确的市场定位,它们的价格体系相对透明,诸如“羊奶就是比牛奶要好要贵一些”这样的理念早已被消费者全盘接受。


要知道,牛奶、可乐、矿泉水,这些饮料早已快速步入工业化生产领域,有一套成熟而先进的流通业态支撑,其标准化程度更是作为重中之重的基石,被深深根植在选料、生产、包装、运输、定价、销售等一系列流程中。但茶叶呢?谁是标杆、谁来定价、谁说了算?或许只有老天才知道。


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现代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始于四十年前,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低效商业模式,让整个行业在工业化与标准化的道路上阻力颇大、举步维艰。类比来说,茶就像红木家具或古玩玉器,一茶一价、一物一价,越是这样难以估值的东西,越是需要在包装和背景故事上花费心思。


从这一点来说,“过度包装”恰恰是茶行业标准化缺失及行业落后于现状的具体显现。当然,在这表象背后也包含着行业内对茶品包装存在偏识的深刻原因。


目前我国茶行业的从业人员,其结构主体仍发源于上游的种植产业。大多数做大做强堪称行业中坚力量的茶企老板,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中一批批洗脚上岸的茶商群体。


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些传统茶商,对茶行业的现代化,茶产品的商业化,无论在认知亦或实践层面,都存在着巨大的短板。比如茶叶的包装,传统茶商们的观念依旧是“卖货一张皮”。尽管也有部分锐意创新的茶商认识到了包装的重要性,也推动茶叶包装从过去的一张纸、一根绳,不断进步到茶叶桶、茶叶罐、小袋包装、真空过塑,包装材质日趋丰富,设计画面也更加美观——但这些进步皆不足以实现从“卖包装”到“卖品质”的认知剧变。


现代商业体系中,商品包装、品牌形象、目标受众、规格标准、价格战略等众多要素共同组成了企业整体对外的营销矩阵,这其中的每个要素都非常重要,且彼此关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的茶企只在商品包装这一项要素上大摆龙门阵,只想讲好商品包装的故事而忽略其他,显然不太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在整个行业将改革再出发之际,我们更应深刻反思:这个缺陷要怎么填?这个短板应该如何补?关于这一点,小罐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4年,小罐茶横空出世,以破竹之势迅速崛起,通过“小罐”这个独创包装,实现了品牌、规格、价格、品质的相对统一。别看一个小小的包装,背后却承载和体现着企业“科学化思维、工业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体验”这四个现代化的进步。


小罐茶的“金罐”系列,每罐仅重4g,定价却高达50元,面市之初便被很多人吐槽价格太贵。我们暂且不论这50元的定价是否公道,也不论它堪比“轻奢品”的产品定位是否合适,单从“金罐”系列面市至今约6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因人工和原料成本调过一次价格这事来看,其背景归因大可解释为:企业对品牌极度重视,企业拒绝对消费者进行虚假承诺,企业敢于肩挑行业重担,欲凭一己之力树立行业准则。


小罐茶通过大师匠心监制,统一定价产品,常年价格不变,推出“多泡装”新品,细分目标人群等一系列创新式打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透明且可做参考的茶品标杆,同时也打造了一套价格与品质双向稳定的金牌形象——深究其源,小罐茶从选品、加工、生产、包装、定价、营销都做到了统一口径、统一品质和统一输出,其内在的商业思维与市场逻辑一以贯之,在品牌、产品包装和标准化层面皆为茶行业树立了典范,也真正在商业和资本领域争得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如此光鲜亮丽的商业成功,尤其是在重新定义茶品包装上具有启迪智慧的品牌,却依然没有得到茶行业的整体认可,许多同行甚至对小罐茶嗤之以鼻,认为它只是区区一届颠覆行业传统,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


由此可见,我们当下的整个行业,并未真正正视时代的发展,我们与主流消费市场间的对话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阶段,商业理念和营销思维依然大大落后。


如果继续信奉“营销就是广告”“包装就是化妆”,把广告、包装误认为是产品内在品质的核心卖点之一,把产品规格、价格、渠道、客群等因素逐一剥离、分开而论,没有形成逻辑内洽的整合商业体系,那行业内过度包装和假冒名牌的现象,恐怕依旧会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过度包装?小罐茶也推不动的行业顽石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