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江湖杂耍的“茶艺”能走多远?

作者:老茶鬼 更新时间:2022-08-02 22:01 阅读:809

江湖杂耍式的“茶艺”,显然把泡茶这样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人为制造的疏离感,是对泡茶行为的异化,消解了泡茶的真正目的。

一个熟悉的场景:茶台上,泡茶师傅左右开弓,一手一把煮水壶,同时对准两个盖碗倾入滚水,须臾水满,放壶,两手各抓起一个盖碗,双管齐下将茶汤分别滤入两个公道杯中,再双手并用,将茶汤分入一字排开的杯中……围坐的茶客纷纷喝起彩来。


如此颇具表演色彩的“茶艺”,时见于各类大小茶会、茶馆评比活动中。炫技者自以为手段不凡,其实已等同于江湖杂耍了。


“无他,但手熟尔。”对于这类小把戏,一千年前,欧阳修已借卖油翁之口,论述了熟能生巧的简单道理。善于射箭的陈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就觉得不可一世。但在吃瓜群众卖油翁看来,这手艺如同用杓子往葫芦里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一样小儿科。


“钱不湿”,可以叫板“吾射不亦精乎”,手熟才是硬道理,也没什么了不起。泡茶师傅左右开弓的“茶艺”,唯在于手熟,至于审美与实用功能则无从谈起,其无聊程度堪比卖油翁的“钱不湿”。


沦为江湖杂耍的“茶艺”能走多远?


朋友圈的紫砂壶杂耍视频截图


江湖多奇技淫巧之举,除了吸引眼球,实则无益。人们看到:一把长嘴铜茶壶,可以舞得上下翻飞,滴水不漏,似独门暗器;一把紫砂壶,可以在指间翻滚跳动如孩童玩的溜溜球,不着四六;一摞茶碗,在手中颠来颠去,如玩帽子戏法;一碗茶汤,也能像咖啡拉花一样勾画出各种图案,美其名曰“茶百戏”……这些江湖杂耍,是手艺人赖以糊口的工具,如果非要同“茶艺”扯上关系,那只能说这样的“茶艺”已经远远超出了泡好一杯茶的基本要求,可归入俗文化的行列了。


泡茶,其实没有那么多花花套路。江湖杂耍式的“茶艺”,显然把泡茶这样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人为制造的疏离感,是对泡茶行为的异化,消解了泡茶的真正目的。泡茶师傅看似高超的杂耍技艺,对鉴赏能力有限的吃瓜群众颇具迷惑性——如果认为这就是“茶艺”的样子,等于把人带到沟里去了。


有过一面之缘的某位“大师”,就深谙“过犹不及”的真理。每亲自动手泡茶,“大师”就要求在座的茶客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茶气”。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来显得自己道行高深,二来泡茶动作的各种硬伤别人也看不到,有利于维护“大师”形象的完美。与玩杂耍的泡茶师傅相比,这就更显出“大师”的高明之处来了。


所谓藏拙,并不局限于茶行业。会表演的,不如会掩饰的。“黔之驴”之所以被老虎吃掉,是被识破了“技止此耳”。杂耍玩得花样越多,暴露出的软肋自然也越多,这个道理都不明白,还搞什么“茶艺”?


技艺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笑傲江湖》风清扬对令狐冲说,“死招数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数,免不了缚手缚脚,只有任人屠戮。这个‘活’字,你要牢牢记住了。学招时要活学,使招时要活使。倘若拘泥不化,便练熟了几千万手绝招,遇上了真正高手,终究还是给人家破得干干净净。”


江湖杂耍式的“茶艺”,便是死招数,中看不中用,甚至无用。懂茶的真正高手,泡茶看似与常人并无不同,却能见招拆招,发掘出一杯茶汤的最大能量——好喝才是硬道理。


回归泡茶本源,须用好“活招数”,江湖杂耍式的“茶艺”,则是首先应该摒弃的!


文:老茶鬼(茶业独立评论员)2018.11.25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