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作者:苏茶网 更新时间:2023-02-01 16:40 阅读:398

一秒入冬,说的就是江南。寒潮说到就到,从20℃到下雪,可能只需要一夜。


江南的冷是阴冷,雨夹着雪,寒风透骨。室内室外温度相差不大,又没有暖气,大概是扛冻扛习惯了,于是摸索出了一套传统的过冬法则。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穿:棉毛裤穿起来


现在流行叫秋衣秋裤,以前叫“棉毛衫”、“棉毛裤”,不仅苏州这么叫,长三角一带都默认这个称呼。


穿棉毛裤,就是江南一带秋冬降温的代名词。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以前的棉毛衫、棉毛裤,款式没现在的时尚,但紧密厚实,保暖性强。


棉毛裤必须扎到袜子里,这样冷风就不会灌进裤腿里了。再冷的话,棉毛裤外面再套一条绒线裤,鼓鼓囊囊的,不好看,一般都是被长辈强迫穿上……


除了棉毛裤外,还有江南版“UGG”——外表笨重但保暖性无敌的大棉鞋。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许多手巧的阿婆还会自己动手做,手工缝制的棉鞋又绵软又暖和。


菜市场附近、小市场摊位上也有这样的成品棉鞋卖,物美价廉,非常适合室内穿,即使坐一天,脚都不会冰凉。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用:御寒神器用起来


江南冬天有三怕,一怕晚上睡觉钻被窝,二怕早上起床,三怕洗澡脱衣服。


天冷,猛然钻进冰凉的被窝,冻得直哆嗦,要过许久,才能用体温将被窝捂暖,这时候有个汤婆子就好多了。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汤婆子是旧时江南的取暖神器。矮墩墩、圆扁扁的,一般是用黄铜浇注的,有一个倒水的小口,冬天灌入热水,用来捂手捂胸。晚上提前放进被窝里,睡觉时脚就暖和了。


汤婆子历史略久,热水袋算得上近代产物了。灌满热水,盖子拧紧,那特殊的胶皮味伴随着许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热水袋后面又有了电暖宝,省却了灌热水的麻烦,用起来更简单方便。


除了热水袋,油汀也算得上江南御寒神器。


空调虽然夏天好用,但冬天应对起江南的湿冷魔法略有些势弱,制热慢。油汀在空间不大的室内,制热快,而且移动方便。


冬天在卫生间洗澡,提前将油汀打开,再放热水,是必备程序。连续雨雪天气,衣服晾不干的时候,油汀还兼具烘衣服的功能。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吃:滋补又暖胃


江南冬季的吃食自带御寒属性,寒风瑟瑟,全靠一口吃的,扛过冬天。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羊肉是御寒第一荤类,苏州的藏书羊肉,太仓的双凤羊肉,吴江的桃源羊肉,有白切有红烧,从秋风渐起一直要吃到来年春天冰雪消融。


肉有酱方,浓油赤酱、肉皮光亮、晶莹饱满,酥烂不失其形。


苏州人冬天吃红烧甩水。“甩水”即鱼尾巴,是活络肉,味道鲜美。苏州有句俗语:“青鱼尾巴鲢鱼头”,青鱼最鲜的是尾巴,鲢鱼最肥的是鱼头。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苏州人冬日还少不了一口暖锅。暖锅的食材有粉丝、蛋饺、肉圆、熏鱼、油氽肉皮等,汤底是高汤,待暖锅烧开,锅里内容吃掉大半时,便来烫一些蔬菜。暖锅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全家福”。


除了这些,江南传统的御寒法宝还有洗浴,苏州话叫“孵混堂”,最受中老年人喜欢。


以前苏州混堂极多,数量集中的地方,就干脆叫做混堂巷。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苏州城里孵混堂”是老苏州文化的一种,带有浓烈的市民气息。但随着传统老浴室逐渐消失,早上“皮包水”尚有茶馆可寻,下午“水包皮”却难有混堂可寻……


图:苏茶网、摄图网


下雪了,默默翻出古董级江南御寒法宝



送尔姑苏客,沧波秋正凉。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