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肉桂、水仙,到大红袍、名丛,为什么现在去武夷山淘不到好茶?

作者:小陈茶事 更新时间:2022-11-28 22:48 阅读:761

从肉桂、水仙,到大红袍、名丛,为什么现在去武夷山淘不到好茶?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李麻花说,她发现,在武夷山淘到有特色的好岩茶的概率,比从前低了好多好多。


譬如佛手,这几年,真没遇到心仪的。


不是有怪味、有杂味,就是发酵过了头,雪梨汤完全出不来,喝起来跟普通的岩茶没差别,完全没特色。


令人没有拿货的欲望。


五年前,我路过一个小巷里的茶店。


彼时是午后,店里冷清,但装修极有特色,古色古香,于是我便推门走了进去。


这一坐,便喝到了惦念至今的一款佛手。


那种甜丝丝的感觉一直从喉底挠到心底,第一次觉得武夷岩茶竟如斯甜美。


那天下午我就没有离开。


一直在这家店里,喝遍了这位姐姐所有的品种茶。


雪梨汤的佛手,香气入魂的黄观音、蜜桃般鲜甜的矮脚乌龙、芝士般绵糥的石乳、梅香缠绵的梅占……


毫不夸张地说,都是精品。


可惜那天走得匆忙,只拿走了她店里的名片——那名片塞进了李麻花的包里,被她落在了动车上.....


往后的几年,我年年都在询问相熟的茶农有无佛手,也喝过一些茶农寄来的茶样,即便香气不错,却失了当初在小店里喝到的那种挠人心神的感觉。


这些年,岩茶日渐风靡,越来越多武夷山人加入了制茶卖茶的行列。


然而,产量越来越多了,让人一见倾心的好茶,却不见了。


从肉桂、水仙,到大红袍、名丛,为什么现在去武夷山淘不到好茶?


从肉桂、水仙,到大红袍、名丛,为什么现在去武夷山淘不到好茶?


《2》


今年,去了几趟武夷山,跟茶人聊过几次。


大家都觉得,这些年没有出惊艳的好茶,天气原因占很大比重。


武夷岩茶靠天吃饭,气候不好,茶叶难做。


尤其这两年,干旱加上倒春寒,茶树长出来的新枝高高低低,采下来的也是有长有短,特别考验技术。


听完这些客观因素,李麻花并不认同。


确实,气候肯定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时代在进步,科技日新月异,机械设备在更新换代,茶叶知识水平在提升,难道这些加在一起不能够抵抗或者削弱气候给茶叶带来的影响吗?


何谓与时俱进,那便是尊重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规律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及时改变策略去应对,才可以与时代共同进步,适应气候的变化,成为新环境下的弄潮儿。


否则,便是被淘汰。


成为大浪淘沙时,落在岩上的,那些无用的砂子。


有一位云南的朋友,当年在武夷山寻茶时认识的,她也说,这些年好的武夷岩茶太难找了。


我告诉她,“我们认识五六年了,这几年你一直在专心研究岩茶,你的喝茶水平在不断进步,而你所合作的那些做茶人却停滞不前,他们已经满足不了你的需求了。”


喝茶的人,日积月累地喝茶,只会越喝越精。


而制茶人,若不思进取,今后只会越来越落伍,被自己的客户甩开,最终被时代淘汰。


从肉桂、水仙,到大红袍、名丛,为什么现在去武夷山淘不到好茶?


从肉桂、水仙,到大红袍、名丛,为什么现在去武夷山淘不到好茶?


《3》


然而,更可怕的是,我发现做茶人不去研究如何把茶做好,尽把心思花在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上。


比如,某茶农接到客户反馈电话,说他的水仙不够香,他居然回了一句,“把水仙寄回来,我拼点肉桂进去香就起来了。”


这“机智”的处理方法,听得李麻花满头黑线。


比如,茶农给客户包茶,对方问包几克,茶农直接回说,“肯定要包10克啊,现在一泡茶不包十克哪有味儿啊?”


捏着手里只包8克仍然有滋有味的茶,我心里一片惨淡。


再比如,当下,老丛水仙风生水起,有价有市。


于是,茶农开始思索如何把普通水仙做出丛味——有人专挑雨天做水仙,直接把那股子臭青味卖作青苔味;或者干脆把水仙的兰香去掉,做出的水仙无香无味,这样便可以告诉买茶的人,这方是老丛的至高境界,“无味胜有味”。


甚至,有人在做茶时就谋划着,要如何把黄观音、瑞香等小品种茶做出肉桂的感觉——比如往肉桂里拼点特色茶,这样做出来的“肉桂”就比别人香,比别人有特色,能卖个好价格。


......


各种小花招小心思层出不穷,但走的都是偏门。


不好好去研究如何把茶种好,采好,加工好,不好好研究每个品种的特征和做茶要领,整天净钻研这些歪门邪道,这种思维,实在是太可怕。


自古偏财哪敌正运?


捞偏门能捞一时,几时见过能捞一世的?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不信,慢慢看吧。


未来的岩茶界,必定是技术当道的世界,这些歪门邪道的鬼花招,永远上不得台盘。


不能成为主流,也不会长久。


从肉桂、水仙,到大红袍、名丛,为什么现在去武夷山淘不到好茶?


从肉桂、水仙,到大红袍、名丛,为什么现在去武夷山淘不到好茶?


《4》


当然也有好消息。


这两年,武夷岩茶有些风向的转变很不错。


譬如,肉桂独领风骚的局面被打破,老丛水仙有了抬头之势,小品种和名丛也陆续进来分割市场,武夷茶圈,渐渐有了昔日百花齐放的样子。


要知道,从朱重八迁皇家御茶园入武夷以来,武夷岩茶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天家茶的名录。


千年过去,武夷岩茶发展得极为蓬勃,名丛、花名多达上千种,加上外来的品种和后期培育的小品种,岩茶大家族,简直茶丁兴旺,钟鸣鼎食。


然而,如此多姿多彩的岩茶世界,却独有肉桂为世人所知,这简直匪夷所思至极。


有识之士定然看到了这种境况,并慢慢地加以调整与改变。


于是,在各方因素的促进之下,茶农们慢慢开始重视起肉桂以外的其它品种茶来。


SO,今年,我又喝到了久违的雪梨味佛手。


武夷岩茶工艺复杂,品种众多,武夷茶人也一直喜欢各种创新与突破。


如果,更多的人能把心思放在技术的改进与提升上来,可以想见的是,武夷岩茶,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武夷岩茶的未来,也会更辉煌。


不止于天价茶。


它,可以重回昔日荣光,成为天家茶的代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