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作者:云谷茶人 更新时间:2022-07-26 19:10 阅读:862

茶历经几千年,其间已经融汇了医者、释者、道者、儒士、游士、诗人、艺人、哲人、匠人、商人等角色的精神内涵,也融汇了历代中华民族儿女的精神特质。


在历史的凝练里,对茶者的内在精神总结上,我们是不能跨过历史已留存,并被公认的陆羽《茶经》,其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虽说,关于精行俭德,因文字的断句上有些争议,再者,陆羽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出茶德的观念,而是迂回的。只是通过说茶最适合于怎么样的人来说明茶具备的内在人文精神,并未对此进行系统的论述。


从其出处,仅是一笔带过。在《茶经·一之源》后半部分论述了茶叶的使用时写到: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乏、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整个小章节里,都在讲茶的特性和药用,只是说其性寒,对于那些精专于茶并借茶修达俭和德层次的人,是很适宜的。


但从《茶经》通篇和陆羽本人的生平阅历理解,这么理解与其对茶者的内在的精神实质和要求,都八九不离十,都要求得精通,得有实践、践行,得内在外在克制自己、收敛自己,得有提升到德的层次和境界。


对于茶的精神要义的归纳总结,每一个时代都有所在时代的语境以及当时科技、思想和文化的限制,所以,在保持其精神基本要义的前提下,可以有新时代语境的发展和创造,并赋上新时代的内涵和价值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看过王琼老师说的一段话,感觉非常有思考深度。她说:


中国的茶文化究竟该有怎样的时代语境?国人的饮茶习惯在承袭传统之后,该如何与时俱进?我们又该怎样承接这样一份祖先留给我们的福报与智慧?


我想,茶确实吸纳了中华文明中非常精华的部分,如能与新时代进行恰当的融合、改造和创新,让其内在的文化再次升华,并走入人民大众,必是时代之福,也是时代之需。


正如此段所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所以,这么重大的文化宝藏,这么丰富的人类智慧,我们需在继承中发扬。就茶的精神要义上,个人认为,在传承传统的“精行俭德”基础上,赋予时代的新意,是一种必要,也是一种较优的选择。


一、精


茶人肯定得精通茶技艺,也深悟其中的精神内涵和价值。


《茶经·六之饮》中云:“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大概意思是:茶有九难:一是制造,二是识别,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质,六是炙烤,七是捣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饮。阴天采,夜间焙,则制造不当;凭口嚼辨味,鼻闻辨香,则鉴别不当;用沾染了膻气的锅与腥气的盆,则器具不当;用有油烟的柴和烤过肉的炭,则燃料不当;用流动很急或停滞不流的水,则用水不当;烤得外熟内生,则炙烤不当;捣得大细,成了绿色的粉末,则捣碎不当;操作不熟练,搅动太急,则烧煮不当;夏天才喝,而冬天不喝,则饮用不当。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陆羽提出造茶、鉴茶、选器、用火、选水、炙茶、碾末、煮茶、饮茶等过程都不容易,作为茶者,从制茶到饮用的各个环节都要精通。当然,现代的茶工艺,在各个环节研究得更为精细了,茶的工艺环节、成品形式、饮用方式和器具都有了很大变化,而且,有些都到了分子层级,到身体经络层级,到美学工学原理的层级,现代的茶者就必须去承载现当代的科技和产业商业运作模式,特别是相比一千多年前陆羽总结的内容,现当代对茶的人文价值、人文意义特别是审美、美育、教化、修行的研究也更有深度、更有内涵和底蕴,这都是现当代茶者必须去吸纳、精通和传承的。


二、行


实践和行动,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作为儒家传统为主基调的中华传统文化,重实重行,一直是其核心要义,知行合一是其发展到顶峰的思想精髓。


五四运动开始传入的马克思主义,更是重视实践行动。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中,《实践论》,也即“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更是把实践的作用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提到了更明确的位置和方向上来。


新时代的茶者必然需深悟与传承。


于茶者言,行,在于体悟万千茶样。合格的茶者,不是空谈,不是空想,必须是务实的实践家。在历经万千中,行动着、体验着、体悟着。把片片树叶、滴滴茶汤在身体里涤荡过,留下一幅幅与茶相见、相知,乃至相恋的图像和场景。让茶点滴地打开身体的觉知、记忆的大门、思维的隘口,直至形成知识的体系、美的体系、修行的体系,最终知茶解茶悟茶,成自己成众生成天下。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行,在于勇于创新创造。茶无论技艺、无论审美、无论哲思、无论修行,都需要用心专注地创造,才能留下世间那个美味、那个底蕴,那份深度的美感和生命哲思,那份厚实的修行。


行,在于力行总结传播。茶者更应把茶的技艺、茶人文价值总结好,并传播到更广大的人间,让世间有更多的美、更多的包容和爱,最后促成世间有更多有修为的人。


三、俭


《茶经·五之煮》中有云:“茶性俭,不宜广,则其味暗淡。”即茶有内敛的特性,“俭”意思为约束、节制,《说文解字》中注释:“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所以俭德和儒家文化中“温良恭俭让”的“俭”意思是一样的,即节约和自我克制的品德。


俭,是一种简化、纯净化。名、利、身等一步步地放下,留下一个简约纯净的自己。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炼过程。其实主要是修心。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关于此,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已提炼了不少修行的路数。


儒家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多渠道多路径训练自己。比如王阳明的“善念恶念”念念修正、念念精进,再到曾国藩提到的“忍劲”“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等。


《道德经》里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在老子的世界观里,养生的关键是养精神。保持内心的淡然平和才是最重要的养生法门。身心修炼出如水的品性“上善若水”;庄子在修炼的境界里,则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要求。


佛学里关于减欲收心的法门就更多了,通过小乘或大乘八大法门,去贪嗔痴,去我执,找到自在本心,证悟空性等。特别是禅宗提出“无念、无相、无住”“念念自见”“念念用功”“无相三昧,也即依无相调心而进入不着一切相的定境”“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等等。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这些方面,论述非常多。说实在,知道这些原理、这些法门、这些目标,与自己是否真的能修达到这样的心境,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修心,真的是一辈子的事。在物上修、在理上修、在事上修,在念上修,万物万理万事万念皆可修。只是有些东西,不是空想,需有机缘。没有机会,没有达到足够的能量场、足够的刺激量,心力是无法穿破,或者是无法稳定成型的。


《论语》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样的圣人,对自己的总结,也才只能如此。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所以说,一个“俭”字,把心收起来,收到能收放自如,能既纯净本真又能和万丈红尘融为一体,心空身不空,这是足够攻克一辈子的。当然,茶与事的合修,还是能起到不小作用的。


借茶,通过悟出并体验茶之成形的机理,“透和活”的机理,也即把苦涩杂质冗余清除清透,余之再彼此兼容和谐平衡,进而能形成自身稳定定型的内在循环系统,持续保持自身的活度和生命力。生命若此,循之,也做到“透和活”,最后,如茶,形成刚柔相济、香水合一、气韵相融以及历久仍活的品相。


四、德


德是历史的,是有次第的。具体时代、具体层面的人、具体业务性质以及每个人的具体发展阶段都不一样。


从高的层次上说,“上德无德”“上善若水”都是很自然,很顺和的状态,不是刻意,而是与一切和合,与大道合一,表现为与自然和、与自己和、与他人和、与社会和、与人类和。此境,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在生生灭灭之境中做到内在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自然而为。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从具体层面的德,那是具象的,是每个具体的心念和行动。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对周遭的关爱、做点服务社会的事业,等等。


一个层级一个层级,一个领域一个领域修刻。德行是实在的,不是喊喊口号的,没有一步步的觉醒觉悟和践行,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德行,也未必是一个人的一手遮天,逞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众缘和合。与一切和顺,与大家一起共同创造,共赴一个美好的目标,共建一个宏大的伟业。


借茶入德,其实最终也是由德成道。由静而定,定而生慧。熟练生命各种技能,掌握各种规律,而后如庖丁解牛,掌握规律游刃有余,终技进乎道,而能有所作为。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人最终要成为什么,人类最终要走向何方?我们知道,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


人可以通过一步步的觉醒和提升,成型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最终做到摆脱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摆脱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作为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而且,此时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精行俭德:茶者精神的时代新解


作为负载茶德的茶者,应该自己努力践行,我将无我,和光同尘,并以身示范,大力传播,共建美好人间,共同助推人类美好夙愿早日实现。


总结


精行俭德时代新解,作为茶者精神,是中国智慧,是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声音,也是每个国人可借以修持和前往的目标和体系,终其走向身体自由、精神自由、物质自由、能力和技能自由、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自由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我想称其为“有时代茶味的中国智慧”,是不为过的。


(图片源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