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辉+(美)奥尔德《万物之尺》| 领读

作者:茶眼看陕西 更新时间:2022-08-31 11:33 阅读:503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


赵光辉+(美)奥尔德《万物之尺》|  领读


赵光辉+(美)奥尔德《万物之尺》|  领读


200多年前大革命中的法国,大地如陶轮,人命如刍狗。两位天文学家开始奉命测量子午线,为确定现在人人皆知的“米”到底该有多长。他们七年心血的成果影响了后来整个地球人的生产和生活。


但给我更深刻印记的是傲慢的美国人一直采用“双米制”,一直到1999年美国火星探测器发射失败,才发现一组工程师采用美国长度单位,导致轨道误差60英里,损失1.25亿美元。


茶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为任何一个行业提供最基础的尺度标准。相信茶行业从业者读了此书,跳出茶叶本身,一定能够感受到“万物之尺”的巨大启迪力量。


在茶行业,很多茶业媒体人作为知识分子和行业先进观念的传播者,也不理解为什么茶叶非要经过工业化,纯手工、个性化不好吗?中国茶叶的特色不就在手工和个性吗?


因为现在再拿立顿来和中国茶企业做对比,不仅不能启发人,反而还会引发类似民粹主义的反击和批判。我只能说:如果中国茶业全面实现了工业化,一定会比现在的残缺工业化更具有实力、更具有竞争力、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工业化是茶业现代化的基础,她带来的不仅是工业制造,还是茶业的标准化、清洁化、集约化,还带来茶业农业文明需要的产业化思维、市场化运作、消费者导向,甚至还包括需要改变的生活观念和工作方式……


2020年9月初,在珠海参加珠海茶博会时,跟天下茶友网杨总聊天,我们就讨论到中国茶行业的很多领域都存在着需要工业革命来扫荡的陈腐与落后。


在没有工业化概念的头脑里,工业化和大机器代表的几何数释放的生产力他无法理解,工业化智能化和传统工艺的吸收融合他无法想象。所以当有人“质疑”说小罐茶一年卖20亿的茶叶,那得需要多少人来炒茶、那些大师哪里炒得过来时,这个看似有理实则无知的观点在茶行业被很多人接受和传播。这恰恰暴露出茶行业存在大量农业时代的思维观念,这制约着我们的观念和发展。


农业时代的茶叶生产,依靠人力、畜力和极其有限的简单物理机械,始终无法实现生产力的大突破;同时,由于低一维度,自然无法理解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生产形式和生产能力。


以纺织业为例,中国自给自足农业时代的纺织除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出现的手工工场外,从没有经历过珍妮纺织机和蒸汽机带来的工业革命,自然也无法见识生产力成百上千倍的提升。如果出现了,那一定不是什么工业革命的功劳,而是七仙女的姐妹们从天庭下凡,在一夜之间帮助七仙女实现的奇迹。


但最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2020年代,世界上工业革命已经进入到第四次了,“小罐茶”通过工业化、机械化实现的对大师工艺的人机融合、产能倍增,竟被人们用七仙女下凡来“理解”为天方夜谭,实在是茶行业最可悲又最可笑的一幕!!


由于没有完整经历工业革命的洗礼,茶行业对工业化的基础和结果的“标准化”也充满歪曲与误解。茶产业涉及到的诸多国家标准是什么?大众消费的茶产品为什么要具有消费品必须具有的标准化、稳定性?对此很多人有误区,认为标准化是限制企业个性化发展的桎梏!是扼杀传统工艺的紧箍咒!


如果经历和完成了工业化,茶产业一定会明白国家标准它是及格线。它只是告诉你,在现有发展水平和认识基础上,你生产茶叶必须要做到什么,也可以理解为“国标”之下你不能做什么;而在这之上,你的个性化、地域风、手工潮都可以尽情发挥。所以,杨总说,只有理解了这个,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执行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都比国家标准要高。


聊天中,我很认同杨总的分析。我举例说,你看刑法规定的多严谨细致,但我们为什么没有觉得生活被拘束住了?因为它规定的只是你不能做的,刑法之外的世界才是你的大世界!


在生活中,工业化就是保护我们生活基础的功臣;在茶行业,工业化理念、标准化观念这些工业化文化,是引导茶业走向现代化的基础调色盘,有了它,我们茶行业才好绘制五彩斑斓的画卷!


赵光辉+(美)奥尔德《万物之尺》|  领读


赵光辉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副主编,资深媒体人。从事20年农业报道,对三农领域的供销合作经济、农资行业、茶行业比较熟悉,积累了不少采访和研究素材,撰写了大量有见地的报道和评论文章。从事茶行业媒体报道8年来,自觉以“助推茶业现代化”为己任,不自量力,又竭尽全力。


一花一菩提,一书一茶人,茶阅千人谈系列。这儿有100本好茶书,类似于茶类书top100榜单吧,估计你会感兴趣,又上新了,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提取~


↓↓↓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