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作者:南唐拾茶 更新时间:2022-08-28 10:22 阅读:894

欢迎关注【武夷岩茶课堂】凡你想知,务必告知,我若所知,知无不言,我所不知,查尽史料,为卿解之。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晨起,天色犹晴;打开窗帘,曙光明媚。


上午7:00许,我独自于村街早餐后,至南源岭村口等候去建阳的班车(车由武夷山市汽车站始发,经停南源岭);约8:00,登车(小巴,车费15元/人);车程1小时,抵达建阳汽车站——该地,原为闽省南平市(地级)辖下一县级市(1994.3“撤县建市”),别称“潭城”;2014.5,南平市治迁驻于此,其被“撤市设区”,现有人口31.7万(2016);高铁武夷山东站,即坐落建阳区地面。源自闽北黄岗山的崇阳溪,经武夷山市南来,缓缓穿越建阳城区,流往闽江;水面在城区一段,变得相当宽阔;沿河两岸,应该是城市中心区域:楼宇、商肆鳞次栉比,公园、学校、民舍、广场……参杂其间,街道车水马龙,市民临流晨练……看来,这座规模一般的小县城,还是经营得满不错的。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我在汽车站,询一小卖部老男:有否本土地图卖?他翻出一张2012版的《建阳市区交通图》,开价8元(原价6元);我笑了:老兄,这可是6年前的东西,早已失去实用价值啦,你还想涨价脱手?对方一脸懊恼,白了我一眼……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朱熹墓,址在黄坑镇九峰村所辖之“后塘”(自然村)大林谷,距建阳城区78km;建阳汽车站每天有多班“农村公交”(亦是小巴/流水发班)直达黄坑,车费20元/人,车程约2小时。我搭上了上午10:00那趟车——沿途(X809县道)路况甚好,来去两车道,沥青或水泥的平展路面。车行半途,天色多云转阴,苍穹一派灰蒙蒙的,看得人心头不免压抑;气温与昨日仿佛,体感闷热、微汗;中午时分,在黄坑镇口下车,头顶淅淅沥沥飘起雨来,雨势不大,且飞且歇,至晚皆如是。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黄坑,旧称“唐石里”;因境内盛产优质稻米,坊谚“叶黄满坑金”,故而得名“黄坑”。


传,南宋景定元年/1260,此处“田出嘉禾,一本十五穗(?)”,建阳县亦因之备受朝廷青睐,一度被诏令更名“嘉禾县”(确有史载)。如今,黄坑镇政府正在当地大兴土木,着力打造一个以“朱熹墓”(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06.5公布)为轴心的所谓“朱子林景区”——他们在镇口最显著位置,竖起一尊高大的朱熹雕像(雕像背后,是一“朱熹公园”),凡经由斯处者,第一眼就能瞧见“朱像”;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镇口通往后塘的乡道,早前乃是“宋徽国文公朱子墓道”(路侧碑亭内,有一清道光戊申年/1848所立之石碑),现在被整修、拓宽,并建起一三门四柱三楼的(冲天式)石牌坊;墓道两边,绿植蜿蜒,点缀着一方方“朱氏语录石”;道及后塘村头,那儿完全是一片建筑工地,据说,要落成一“朱子纪念馆”建筑群,包括“半亩方塘”、“朱子后裔状元榜”、“八闽子弟状元榜”、“考试祈福阁”等构筑(预算总投资1800万元,“朱子后裔”捐助120万元),光是其“主体大楼”(定名“龙归堂”),即占地997平米;墓道在村口,与村落“擦肩而过”,拐向村后的丘阜,路旁又有若干尚未竣工的亭台、廊房;墓道再前去,全以鹅卵石铺向山坡(之前皆系沥青路面),尽头,便是“隐居”于一片松柏丛中的朱熹墓茔……我徒步走完了新修的墓道,估摸总长超过1km。有知情者告:“所有这些路啊,坊啊,馆啊,几乎都是政府掏的钱;景区的管理人员,也都是镇里招用的,上班拿工资”——(以下删节)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祖籍江西婺源(宋际隶属徽州),出生福建尤溪(今属三明市);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在中国古代学术界,孔子,向被奉为早期儒学的开山权威,而朱氏,则是后期儒学之集大成者;其著《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清三朝均钦定为开科取士必读本,还有一部《楚辞集注》,直到1972,犹被毛泽东拿来当作“国礼”,赠送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朱在黄坑的墓址,据说,是他本人生前依梦境而择(那个“龙归后塘”的梦,做得也委实有点太自我神化了!),风水上有“风飘罗带”的讲究——南宋庆元六年三月初九,朱病逝建阳城郊之考亭,该地距黄坑80多km,朱被以石棺收殓,由36名杠夫从考亭抬到黄坑,足足走了6天,数百人随行送别;斯际,朱妻刘氏已先其24年落葬黄坑,夫妇终于柩合一处。墓区内,原有明清修筑的“顺宁庵”、“朱子祠”等,今俱久圮无存。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我在现场看到:朱氏夫妇的合葬坟茔,依山势而建,顺坡微倾;外观,呈一椭圆形,高近人腰,通体以赤褐色的鹅卵石致密砌覆,连同四周的环状护墙;坟茔前,陈置一石供案、一石香炉、及一对石望柱(高约3米);坟后,立有一石色青紫的墓碑,高约2米,碑面竖题(阴刻填红)“宋先贤朱子 夫人刘氏墓”。整个墓冢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那么庄严、高大(按目今流行的“潮语”说法,叫“高大上”),倒是满有几分简朴、平易、乡俗的味道;或许,这正暗示了朱氏当日下土时的真实情貌?


此公生前,仕途并不顺遂,晚年贫病交迫;1196,朝廷发生“庆元党禁”,朱的著述被斥为“伪学”,门徒被定作“伪党”,一概遭到查封、罢免;四年后,他足疾恶化,两眼近盲,凄然离世——朱头上的那些尊荣的光环,全是后来统治者为着“庙堂”需要,将之重新捧起来而刻意“追赐”的……景点指示牌有称:那块墓碑,系“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所立之故物;我甚为怀疑:碑面上,既没有标注“立碑日期”,也不见立碑人的“落款”,明显不合旧昔规制,很可能是近些年才弄的假古董,但造假者又偏偏漏掉了极要紧的“年月日”,这便露出了马脚。下山后,我问“游客服务中心”一管理女(30多岁):朱熹墓在文革中有否遭受破坏?答曰:不清楚;然1949后墓茔多次遭遇破坏,则是肯定的;听闻曾被人盗挖过,盗墓者下手的具体部位,就在坟茔正对墓道那一面的下方,挖开了两个口子,后来都被重新封堵了……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我在墓区待了两钟点;遇一就读福州中医药大学的常州小伙子,今年大四,临床医学专业(西医/5年制),瘦削高个;这一段,正在武夷山市立医院实习。其言:自小爱好历史,当初高考时,曾欲填报“考古”专业;父母认为,此专业将来求职困难,担心他毕业后找不到饭碗,力劝改读“医学”。但他还是在业余,保持自己的爱好,每逢假期即跑出去“探古寻幽”。


昨晚,他在“武医”值夜班,今天放弃休息,独自来黄坑考察“朱墓”——与他同在“武医”实习的几个同学(5男5女),皆笑他这是“纯粹浪费时间”。


我鼓励他:不要轻易歇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且还应抓紧时机,多去一些地方转转;不要等当局把这里、那儿的文物、史迹全“修旧如新”了,破坏殆尽了,再去转去看,那时就太晚啦!要与当局的“破坏速度”赛跑!


此生姓陈,一脸青春痘,谈吐率直,很认同我的建议;和我一起登上下午2:00的返程小巴,从黄坑回到建阳汽车站,又同车(下午4:30)由建阳返回武夷山……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行走武夷山:若是时光倒流八百年,探访朱熹墓


晚餐,与琴芳仍在南源岭村街“老厨房”:一清蒸红眼鱼、一空心菜、一炒杂菇;红眼鱼一味,计泉68元。


斯鱼,据说,性喜澄净水体,清蒸后,鱼鳞亦可食;我尝之,口感远非当地人吹嘘的那般美妙:一则肉质似粗粝,谈不上鲜嫩;二则鱼鳞虽圆薄,较之长江“刀鱼”鳞片的细软(也以“鱼鳞可食”驰名),逊色多矣!武夷山景区内,是禁止捕捞红眼鱼的;但九曲溪流过“九曲大桥”(“一曲”往东)后,在景区以外河段中的红眼鱼,人们自可捕捞了——“老厨房”等村肆里入锅上桌的红眼鱼,应该就是此一渠道来的。


补笔:今日由建阳往返黄坑途中,曾瞥见X809县道一侧(黄坑境内),有“三峡畲族村”,独立村落;村内,建有民族小学。农户是否当初三峡库区移民?未可知(返浙后网搜,无获)。


文章为居一缕阳光客栈的一住客所写,居住七日,有大半时间去寻访古汉城、古镇、古墓等,甚是有意思,谈起国学文化来独有见解,很是聊得来,我说我还不知武夷山这边有朱熹墓与宋慈墓,未曾去过不知路线,过后他将游记发我,让我整理发在网络上。


常说茶文,同讲盏史,偶看山水,引经据典,多为编整,请勿KY。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