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作者:晓松说茶 更新时间:2022-08-26 10:16 阅读:679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各类茶树的原产地,这一直是华夏子孙引以为傲的地方,然而在长达两个世纪的历史中,这个事实一直在被外国学者污蔑。




茶树发源地的争议,英国学者的谬论,长达两个世纪的错误学说,居然是由一颗差点被砍掉的古茶树证明的,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笔者就来揭秘中印茶源地之争的核心——邦崴古茶树的前世今生!


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别有用心的印度茶源说


1824年,英国少校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的Sadiya发现了一株高13.545米的野生大茶树,一个连学者都算不上的人,居然由此宣布印度才是茶树原产地。




更可笑的是,1877年,根本没见过茶树的英国学者S.Baidond,仅将R.Bruce的所见所闻论据化,并发表在《阿萨姆之茶叶》上。




这一观点的帮凶,还有一众“权威”砖家,如英国的Lindley、J.H.Blake、E.A.Blown和A.Ibbetson,以及日本的加藤繁。




这些人大力支持的“印度茶源说”中,不仅宣称印度是所有茶树的原产地,而且还大言不惭地说,中国现存的小叶种与中叶种茶树,都是由印度种驯化而来的。


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科研人员在南糯古茶山发现栽培型古茶树,也在勐海的巴达发现了野生型古茶树,在中国证据更充分的情况下,更过分的一幕来了。




外国科研者听说中国发现野生型古茶树后,立马对“印度茶源说”只字不提,反而又玩起了“二源论”学说,声称印度阿萨姆和中国云南都是茶树原产地。




这里还要科普一个常识: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可食用植物,都是先从野生型演化成过渡型,再发展成人工栽培型的。




由于这三种形态的演变时间跨度非常大,导致各自的细胞染色体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想推翻他们的学说,中国还缺少一项关键物证:过渡型古树。




而发现第一颗过渡型古树时的故事,堪称惊心动魄。当时如果再晚一点,或许就会失之交臂!


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惊心动魄的茶树发现史


1991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在吹拂南方大地,但云南省的广大茶区还是一片寂静。邦崴村的村民魏壮和刚刚结束劳作,坐在园地旁歇脚。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题,魏壮和抬头看向了地里那颗枝叶繁茂的大茶树,由于过于高大,高处的茶叶根本采不到,一年才能采十几斤叶子,算下来还不够换几米布料。




魏壮越想越气:这块地种不出粮食,肯定是因为树长得太大把太阳都遮没了,要知道一家人的肚子都还填不饱呢,明年开春就把它砍掉!


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晚上他把计划告诉了妻子和老娘,没想到却遭遇了强烈的反对,老娘拍着桌子质问他:这可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母树,从记事起就长这么大了,咱一家就是去要饭,也不能把它砍喽!




魏壮嘴上连忙答应,心里却愤愤不平:祖上传的能当饭吃?这么大一棵树,砍掉后把木头卖了,再把地整好种上粮食,说不定几个孩子明年就有钱上学了!




从一个朴实的农民角度上看,魏壮的想法没有错,但从国际茶叶界上讲,如果真的砍掉了这棵树,损失程度不亚于,考古界发现秦始皇陵塌陷的重大事故!




好在,一个人挺身而出,从锋利的斧头下护住了这颗意义重大的古树。


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1991年3月,茶叶学家何仕华经群众反映,到邦崴村日常考察,当他发现这颗古树时,顿时被其旺盛的生机,和堪称庞大的身躯所震惊!




回过神来,何仕华立马对树径、树幅、花、果、壳等数据进行了初步测量,多年来的科研直觉告诉他,这棵古茶树或许是学界苦苦搜寻的证据!




当他正测量数据时,正好撞见了拿着斧子过来砍树的魏壮和,一番询问后,何仕华才知道这个人因为生存问题,想砍掉这颗树换取温饱。




何仕华立马拦下,并向他讲解这棵树的价值,或许是看到了魏壮和不耐烦的眼神,何仕华又拉着他到村委会,请村长和支部书记监督,阻止他的砍树行为。




安置好古树后,何仕华连夜赶回省城,将这颗古树收归国有,并为魏壮和家申请专项补贴,恳请其保护好这颗珍贵的古茶树。




后来,随着考察的不断深入,这颗过渡型古茶树的价值震惊了国际茶学界!


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震惊学界的过渡型茶树


1991年下半年,第一波专家团抵达邦崴村,对这颗古树进行测量勘探,初步证明可能是从未发现的新物种,由于科研价值巨大,云南向全国茶学者发出考察请求。




1992年10月12日,“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正式召开,中国茶叶界和植物学界的专家学者齐聚小小的澜沧县城,对过渡型古茶树的价值展开深度探讨。




这次科研会议的规模堪称豪华,参会学者有国务院学委会的刘祖生,有安徽学委会副主任、有茶研所所长王海思等顶尖专家,全国茶学界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来了!


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在经过实地考察,精准测量、取样观察,茶样品鉴等深入研究后,专家组最终得出了《澜沧邦崴大茶树考证意见》,邦崴大茶树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意见初步证明,这颗千年树龄的澜沧邦崴古茶树,同时具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形态特征,和栽培茶树芽枝的分布特点,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棵过渡型古茶树!




而且让人大呼庆幸的是,至今而至,也也没有人在云南以外的其他地区,发现过渡型古茶树。这颗硕果仅存的过渡型古茶树,正是这场世纪争议的关键证人!




研究一经发表,“印度茶源说”的荒诞谬论顿时被群起而攻之,中国茶源论终于成为了铁一般的事实,这场长达两个世纪的争辩,以中国的大获全胜画上句号。


盛行两个世纪的印度茶源说,为什么会被一颗云南古茶树拆穿?


无可争议的世界茶源地


“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起源的中心地带。”——自然进化论之父·达尔文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茶树原产地的物证链空白,而且让世界的目光齐聚中国云南,在当年的影响力,堪比今年的大象群迁徙。




溯古追今的话,云南的普洱地区存在史前的宽叶木兰化石和中华木兰化石,再加上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这爷孙仨,构成了五世同堂的气派景象。




2013年5月,云南省普洱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源”的荣耀称号,可谓是世界茶树看云南,云南古树看普洱!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