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茶(生活里的茶 黎明)

作者:茶眼看陕西 更新时间:2022-08-26 04:50 阅读:297

茶——是生命,从浅尝辄止到如影相随


读小学的时候,看着家里的长辈常常喝茶,是用那种印着“为人民服务”和“×× 地区劳模大会纪念”字样的搪瓷缸里泡的茶,褐色的茶汤上还漂浮着少许泡沫和茶梗,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儿,这是北方常见的廉价茉莉花茶。我一直很好奇,大人 为什么会喜欢喝这个东西?为什么不给孩子喝?于是,有一天趁家人不注意,偷偷端 起缸子嘬了一口,浓烈的苦涩霎时掩盖了淡淡的幽香,顿时后悔不迭。此后的十多年,再也没有碰过茶。大学期间,有时会用一种名为“麦乳精”的东西冲泡作为时尚饮品,但由于囊中羞涩,也仅限于在取得好成绩时自我奖励一下。


直到27 岁毕业,去鄂西探亲时接触到了一种叫“剑毫”的绿茶,冲泡时片片芽尖上下翻飞,随后如古战场的剑阵般整齐划一竖立于水面,再后三三两两陆续坠落杯底但依然长时间屹立不倒。嫩绿色的茶汤带着淡淡的苦涩味入口,咽下去的一刹那,化为满口的清甜。从此,我就喜欢上了这种茶。再后来,逐步接触到了其他茶类,无一不喜欢,且无茶不欢。从好奇,到离不开,屈指一算,喝茶的时间已有整整30 年了。茶,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如影相随。


茶——是口粮,一日不食“饿”得慌


“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相传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源自南宋吴自牧《梦粱录·鲞铺》,首次把茶列为生活必需品。在这7 种生活必需品中,柴米油盐是绝对不可缺少的,没有柴无以烹食,米(粮食的代表)油盐是人体所需营养的重要来源,酱醋是调味品,虽不是必需品,但在某些地区缺之则食无味。英文里常说“Last but not least”,意思是,列在最后的未必最不重要。茶虽说位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最后一位,但茶的地位常常与饭在一起。谈古论今、谈天说地多发生在茶余饭后;魂牵梦萦、望穿秋水常常导致茶饭不思。可见,茶是寻常百姓的口粮,一日不食“饿”得慌。


茶——是国雅,也有诗和远方


茶界常说世上有两种茶,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另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琴棋书画诗酒茶”常被视为国之七雅。这七雅中惟酒茶是既有食品属性又带有文化属性的,琴棋书画诗是自带文化属性的。善琴棋书画诗者往往亦好酒茶,特别是诗人。自古以来,酒和茶就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有道是,“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常常饮茶不仅陶冶性情,使得作诗的风格都清新雅丽了。历代著名诗人都留下了不朽的咏茶诗篇,与茶相关的诗词不下几百首,或超凡脱俗,或情思隽永。而尽享天下茗茶的君主帝王也不甘落后,从宋朝历代皇帝到大清乾隆、嘉庆父子竟都是颂茶的个中里手。虽不如大文豪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那般豁达洒脱、快意人生,但我却独爱黄庭坚的《阮郎归·茶词》“摘山初制小龙团,色和香味全。碾声初断夜将阑。烹时鹤避烟。消滞思,解尘烦。金瓯雪浪翻。只愁啜罢水流天。余清搅夜眠。”把茶的色、香、味、形等感官品质,以及茶能消食、解忧、静心、提神的功效“一网打尽”。所以,茶是国之大雅,也有诗和远方。


茶——是历史,西出阳关,侠骨柔肠


三线茶马古道,酝酿了手筑茯砖的同时,书写了多少凄美的爱情故事、离合悲伤,又历经了无数大漠烽烟、世事沧桑。茶——是文化,灿烂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最有意义的礼节是婚礼上的改称敬茶,最委婉的结束是端茶送客,最凄惨的境遇是人走茶凉。茶——是资本,古树红袍冰岛班章争先收藏……作为爱茶人, 关于茶还有很多很多说不完的典故,道不尽的传奇。


生活里的茶


然而,依然要说的是:


茶——是健康,均衡营养,愉悦心房


从古至今,从神农尝百草的荼,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口粮茶,从单一的绿茶到绿、白、黄、青、红、黑六大茶类,从黄庭坚的“消食滞,解尘烦”到今天科技界的抗氧化、降脂、降糖等功能的验证与挖掘,茶始终不变的是健康属性。


再看国外,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David Julian McClements 教授所著的《未来食品》一书中,把茶作为“超级食品”的第一个来论述。他说:幸运的是,茶是一个健康益处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超级食品”之一。包含大量随机对照实验的荟萃分析表明,茶具有降血压、改善血管功能和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茶——是健康,兴奋着舌尖的味蕾,均衡着一日三餐的营养,滋润着人的心田。前不久,一个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前同事发了个微信朋友圈,请大家帮忙填写她上小学的女儿设计的关于饮茶的问卷。其中两道单选题让我作了难,一是 “您喜欢在一天的什么时候喝茶?”;二是“您最喜欢喝什么茶?”作为单选题,我真的无法回答每天什么时候喝茶,也无法回答最喜欢喝哪种茶,因为我一天到晚都在喝茶,而且六大茶类都喜欢喝,喝什么茶根据心情、场景和身体状况。作为一个营养健康科技工作者,喝茶对我来说,更关注的是茶的健康功效和感官享受。从2012 年起,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的同事们联合中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开展了发酵茶菌株分离、鉴定、安全性评价和清洁化生产,以及茶健康功效的科学证据挖掘、评价及感官品质等方面的研究,为了让更多的人懂茶、爱茶、敬茶, 并从中受益,我与他们一道策划编写了这本书。


生活里的茶


本书共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认识茶、了解茶。系统介绍了茶的分类、产地分布、细分品类、品质特征、储藏方式和品饮方法。一张图读懂茶的分类、一张图了解茶的发酵程度, 这样图文并茂的方式解读茶,一目了然且通俗易懂。


第二章讲茶的前世今生。先是以生花的妙笔描绘茶的起源、传播、文化和贸易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画卷, 随后以严谨的文字和数据阐述了茶促健康的科学证据和物质基础。


第三章是选茶有道。也是本书健康饮茶的核心部分,科学地回答了春夏秋冬、日出日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健康诉求和不同体质选茶喝茶的问题。总有一款适合你!


第四章揭秘泡茶大法。说的是,茶与水、器、火如何结合成就一盏好茶;在不同场景、与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该怎样选茶、泡茶、喝茶才能相生相宜。


第五章简述了茶的“跨界融合”。当茶遇上奶、果、花,会吐出怎样的芳华?当茶融入米、面、肉、鱼,又提升了多少饕餮盛宴上的清香淡雅。


由于我们从事茶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的时间还比较短,知识、技术、文化积淀不深,如有疏漏与不妥之处,请行业大家与读者指正。


牛兴和 2020 年11 月27 日于北京未来科学城(本文为《生活里的茶》一书前言。)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茶叶研究项目组自2012 年开始关注我国茶叶的营养健康作用,并与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营养健康分中心联合开展“中国·茶”系列科普活动。而今集腋成裘,形成《生活里的茶》一书,旨在解读我国茶叶的健康密码,倡导“粗茶淡饭”的生活方式。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描述人们对茶叶健康作用认识的演变,用科学证据分析的方法解释茶叶功能的共性和个性;根据当代国人不同诉求,推荐适宜的茶饮;根据居家、差旅、办公等不同场景,推荐饮茶器具、备茶方式;根据新的消费诉求,推荐茶菜、茶食。本书的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的物质丰富带来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我国人民摄入了过多的肉食和油脂,肥胖、糖脂代谢异常的情况越来越多。为此,应当推动饮茶成为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强调其调节机能、降低疾病风险的意义。(陈宗懋)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