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收钱,一手颁“奖”:再论茶博会评“奖”怪现象

作者:老茶鬼 更新时间:2022-08-16 15:11 阅读:684

收钱颁出的奖牌并非奖牌,只能算主办方的捞钱道具;花钱买到的奖牌并非奖牌,只等同于一块高价的“广告牌”。


茶博会给参展商评奖,只要客观公正,按说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这两年,国内个别茶博会主办方出于利益驱动,愣是将评奖活动变成了兜售奖牌的游戏。参展商只要肯给钱,拿“奖”并非难事,参评的茶品质量倒是退居次要地位了。


去年底,珠三角某知名茶博会举办期间,有参展商的展品获评“金奖”,被主办方索取了2000元费用,方才拿到奖牌。该参展商在朋友圈感慨:“民间游戏不必在意……”看来,拉大旗扯虎皮,煞有介事地评奖、颁奖,也不过是一场唯利是图的“民间游戏”。主办方的吃相煞是难看。


对此,业界一位以敢言著称的自媒体人当时曾发文抨击道,“在那些专门利益团体所组织的低劣的茶博会上,很多得奖的企业,甚至根本没有参加茶博会,他们需要的也不是行业关注力,而是可以在面向消费者的宣传中,冠以某某金奖产品的‘名头’……这些所谓的特等金奖、金奖、冠军,绝大多数都是‘绣花枕头一包草’。”


一手收钱,一手颁“奖”:再论茶博会评“奖”怪现象


原推文配图之一


该推文发出后,该展览公司的公关还特意打电话给作者并在微信后台投诉,要求删稿。但从随后重发的推文配图中,仍可看出该展览公司的logo,所批评的对象不言自明。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眼看又到了年底茶博会评奖时。有意思的是,某茶博会主办方这次或许学乖了,竟捐弃前嫌,发函邀请曾经的“投诉对象”、某自媒体人担任此次评奖活动“特邀评论员”并出席颁奖典礼。


不能不说,这一招果然高明——批评者摇身一变为座上宾,既显得主办方宽容大度,一片爱才惜才之心,也更衬托出评奖的“高端、公正”来了;而批评者如果享受了人家免费提供的吃住行服务,还要再出来说三道四,那还能算个人?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真好。


人心都是肉长的,辛苦了一整年,大家都想多听听拜年话,一起过个太平年,这也是人之常情。到处办展的生意人如此,升斗小民更是如此。比如很快就要到来的“小年”,民间祭灶时,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丰厚的供品,谦恭行礼如仪,恭送灶王爷升天,无非是希望灶王爷回去“汇报工作”时替主人家多多遮掩,平素那些不堪的地方最好少说或不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皆大欢喜。北方有些地方的祭灶供品,还会特意摆上芝麻糖,据说这样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坏话自然一句也说不出口了,等于上多了一层保险。


一手收钱,一手颁“奖”:再论茶博会评“奖”怪现象


如此看来,民间对灶王爷的飨祭,倒更像是一种贿赂行为。灶王爷享用了人家的祭品,只管“言好事”、“保平安”,已全无是非曲直可言,主人家的目的就达到了。


传统终归是传统,只当它是“民间游戏”好了,不必在意。但作为茶博会的评奖,决不应该作为“民间游戏”来看待。主办方为了兜售奖牌而颁奖,无论参评的茶品好与坏,都已失去了评奖的根本意义:收钱颁出的奖牌并非奖牌,只能算主办方的捞钱道具;花钱买到的奖牌并非奖牌,只等同于一块高价的“广告牌”,一文不值。一手收钱,一手颁“奖”,授牌与受牌,对公众全不负责,皆为不正当的暗箱交易,对于其它未参评的品牌或者不肯出钱的品牌来说也都是不公平的。这种“奖”,就是某自媒体人、现“特邀嘉宾”所说的“绣花枕头一包草”不假。


当然,作为业界一份子,大家都希望各地茶博会能办出水平,评奖要有含金量。这次既然敢拉批评者站台,就要允许批评的声音存在。但愿曾经的屠龙少年莫要化身恶龙。


还是那句话,只要主办方收了“获奖者”的钱,就难脱兜售奖牌的嫌疑,就失去了公允的基础。


否则,“粘”谁的嘴也没用啊。


文:老茶鬼(茶界独立评论员)2020.11.23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