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县茶区开始聊聊茶树品种叁·品种与栽培》

作者:茶人沐凡 更新时间:2022-08-15 01:13 阅读:293

上篇文章我们聊了关于品种的研究意义,但这些毕竟是理论性的论证,要落实到现实中的话,还得要与栽培在一起说才有可行性,大家也能更好的理解品种的意义。


说到栽培,我先简单地说一下这千百年来,云南省茶园栽培模式的发展更迭吧。简单概括的话,总共是经历了6个阶段,也就是六代茶园,其分别是混农林茶园、满天星式纯茶园、等高条植茶园、密植速成茶园、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含有机茶园)、稀疏留养茶园。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各自的区别:


1,混农林茶园


这类茶园建立于汉末至清代中叶,是最古老的茶园结构模式和最古老的茶树栽培农艺技术,茶树与其他一些林木混种,同时长成,茶树间距1.67米左右,挖穴单株种植,每亩可种植约100到200株茶树。如今在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这类茶园以多种植物成分、动物成分、微生物成分组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良好的环境,它带有最古老采集农业的印记,保持着最原始的茶园面貌,茶树在森林中长成,接受着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最好的平衡,无疑称的上是真正的“生态茶园”。而这类茶园对于研究茶树品种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我们能够很直观地看到品种在大自然环境下的演变,比如说目前在深山中保留着的一些古树茶群落,是我们研究茶树群体种最好的标本。只不过后来我们需要茶叶产量与经济效益,所以先民们开始把茶树从森林中迁移出来,但是在迁移的过程中会尽量保持茶树原有的生长环境需求,比如说在茶树旁边种植遮阴树、共生树。从这里反映出先民在茶树栽培技术上持有的谨慎态度,可是茶树因为有了人们的管理加之生长环境的改变,所以慢慢还是逐渐的演变,我们上篇文章所说的茶树从野生型到过渡型再到栽培型的演变史也就发生在这类茶园栽培过程中。


《从云县茶区开始聊聊茶树品种叁·品种与栽培》


在深山中的茶园


2,满天星式纯茶园


这类茶园大都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这种茶园模式成分结构单一,单纯种植茶树,无其他植物成分。棵对棵,顺山坡栽种,每隔1到1.67米种植一株茶树,每亩可种植约200到600株茶树。如今在凤庆、临沧、云县、景谷、景东、澜沧等地的老茶园属于这种模式。


它的产生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经营者要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混林茶、混农茶作为副业性的商品生产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必须向主要副业和专业生产转变,因此茶树必须从林子里走出来,而且茶园中其他效益低的植物必须清除出去,以便在单位面积上少投入、多产出,这样一来又势必要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管理水平,于是纯粹的茶园就出现了。这类纯茶园在我国文化与商品发展较早的地区出现较早,比如说我国如今的江南、江北茶区,但在我们的西南茶区出现得较晚。此外,纯茶园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茶区”应是同时出现,因为其表现是茶树集中连片的存在,所以这类茶园也奠定了我们后面种植茶园的存在形态,而我们云南的藤条茶也主要采养于这种方式。


《从云县茶区开始聊聊茶树品种叁·品种与栽培》


滕条茶园图


3,等高条植茶园


这种茶园和技术早期可能是在中国东南部形成,在新中国诞生后,输入西南,它是现代茶园结构和农艺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把大量科技人才输送到云南,特别是在毛泽东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的指导下,在60年代开始发展等高条栽、合理密植的新式茶园,这种茶园,从茶树本身改善了茶园种植结构,第二次提高了密度,每亩可种约800到1300株茶树,与坡向垂直,等高排列。有的还开了梯台,并提倡在茶园种遮阴树、防护林,设排水沟,修建道路等,加强了水土保持功能,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效益。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大多数产茶区所建立的茶园都是这种模式。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专业茶场。在云南,如今据数据统计这种茶园约有70万亩。


《从云县茶区开始聊聊茶树品种叁·品种与栽培》


4,密植速成茶园


这类茶园在上世纪80年代,在云南全省推广应用。这种茶园是在等高条栽茶园的基础上,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握好修剪养蓬采摘的技术关键,进一步把种植密度提高2.5—4倍,每亩可种植3000到5000株茶树,以高标准、高质量作建园指导思想,以高投入、快速高产出作建园原则,这类茶园与上面的等高条栽茶园如今又被大家称为“台地茶园”,因为这些茶园基本都在山坡上种植,为了方便管理,所以少不了开沟挖梯台的现象,因此“台地茶园”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种植管理方式,而“台地茶”则是指以这种种植方式所产出的茶。


5,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含有机茶园)


生态茶园遵循自然规律,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建立起来的多成分、多层次、多功能、结构稳定、系统平衡和具有稳定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应的茶园。1986年开始,在云南省茶叶综合示范区的勐海、澜沧、双江、腾冲、临沧等县试验示范。目前具体实践情况未知。


6,稀疏留养茶园


2010年普洱市开始尝试此种种植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其做法是,对以前密植的台地茶园施行砍一株留一株,或者砍两株甚至多株留一株,以减少茶树的种植密度,在数年内对茶树不采摘,或者少采摘,尽量让茶树自然生长,并广植覆阴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营造茶树原生态的生长环境。这种茶园做法也是目前市场上很多人所认可的方式,但具体实施的情况因地而异。


通过上述对这六代茶园的逐一介绍,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一下:混农林茶园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形态下的茶园,而之后满天星纯茶园是云南茶叶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专业化茶园,这两种茶园都是云南省传统茶园;至于再后来的等高条植茶园、密植速成茶园与高产优质生态茶园,都是云南茶叶与现代茶园理论深度接轨的产物,其从解放初期起一直盛行到21世纪初,而且那时的云南传统茶园种植模式被归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大面积的老茶园在低产茶园改造名义下被台刈,这一点我在之前介绍茶区的文章中也有所提起。至于到了2010年后,随着茶叶市场上的古树茶热与原生态观念的兴起,云南茶叶种植方式又出现了返祖现象,即返回到第一代与第二代种植模式,如今现存的老茶园受到追捧,而目前经济效益不高的台地茶园除了升级改造成现代生态有机茶园之外,还通过稀疏留养的方式慢慢将之改造成传统老茶园模式。


因此,大家也可以发现,很多时候,事物的发展就像一个轮回,当初我们所抛弃的一些理念,最终又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不仅茶园的栽培方式如此,其实茶树的品种也如此。在如今,还有很多人觉得我们科学家通过科学技术培育出的无性繁殖茶树种很不好,说用这些茶树品种的鲜叶做出成品茶,没有以前的茶味,而且又传出这些茶树种必须要施肥打药,否则无法长出叶子,而施肥打药的茶又会留有农残,是喝不得的。这些话影响了很多茶行业的人士,因此导致后来人家称一些不好的茶,都是“台地茶”,而好茶都是“古树茶”,这种最终演变到,原本现实中产出大部分茶叶的“台地茶园”在整个茶叶市场上消声灭迹,原本很稀少的“古树”在茶叶市场上遍地开花。


其实,若是在现实茶园中走上一道的人,就会很清楚如今我们茶叶市场上的一些话术根本就是把理论知识乱用,甚至以讹传讹,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台地茶我在上述已经说明了,其是一种茶园栽培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发挥土地的种植面积,能做到单位面积上的最大产出,然后再选用科学家所培育出来的无性繁殖种,亩产量又会比原来的老品种要多得多,所以在当初追求茶叶产量的年代,大规模推广这些茶树品种在所难免,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维持这种高产的茶园,势必需要施肥,因为土壤中的肥分不足以支撑这种高产,那么这样一来,不管是什么品种的茶树,以这种方式来培养,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茶叶质量,没有茶味也很正常。而等到后来,当我们经济条件好了,想喝点高品质的茶叶时,茶园种植方式又会回归以前的模式,这其实是很符合我们时代的发展需求的,而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要去谈茶树品种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会是如何了,而不是倒果为因,因为茶不好喝就一谓怪罪茶树品种不好。要知道,在茶叶市场上能买到真正的云抗10号茶,价格都在一千元一公斤呢,这个比至今很多老品种茶叶价格卖得还高呢。


此外,我在这里还得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那就是我们茶叶市场上常说的古树茶又是什么茶呢?这种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指的是树龄较大的茶树所产出的茶叶,一般百年以上称为古树,所以大家可以算一下,这类茶树至少在民国时代就得种下,我不好说云南省能有多少茶园中还保留着这类古茶树,但相比于我们近代所种植的茶园面积,肯定还远远不如。另外,这里我还得跟大家谈一下,虽然说茶树的树龄越大,它的根系越深入土层,吸收土壤里的营养与矿物质越多,但是这不一定就代表它所产出的茶叶就是好茶,因为这还得涉及到它所在的土壤与生态环境的情况,比如说现实中一些树龄在千年以上的野生茶,喝起来感觉就很一般,甚至还不如有些产茶区几十年树龄的茶树所产出的茶叶好喝,所以说,是不是好茶,永远不是仅仅一个层面上就能概括的。说到这里,大家可以反思一下,台地茶与古树茶,真的就能代表茶树品种的优劣吗?真的就能代表茶叶的好喝与否?我想大家心中有所答案了。


最后,再总结一下吧,关于品种的文章我已经写了三篇,这三篇文章所探讨的内容,仅仅是抛砖引玉之作,谈不上什么高深的知识,我把这些内容写出来也仅仅是为了跟大家普及一下茶学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或许这些知识会对一些茶友有所启发,又或许会对一些茶友打击其信念,我不知道我的这些文章写出来会不会得罪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我的这些文章觉得我在大夸其谈,我只能说我目前所写的内容,是翻遍了很多学术论文综合而成的,只不过其中尽量剔除了很多专业性术语,以方便大家好理解。写作过程并不顺利,但想写的内容很多,所以文章总显得有些杂乱,而且还有一些内容没能顺利地写出来,因为需要实地考察才敢下结论,如果仅凭书面上的资料就来论证,那么只会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不符合现实,这显然与我写作的初衷不符,所幸今年的春茶季已经到来,我也已经在准备去茶山的路上,可能目前的系列文章需要等我从茶山回来后再更新,到那时我肯定会有更多的内容想要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关注,也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一起交流探讨茶学内容!好的,就说这么多,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全文完,如果觉得笔者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分享给其他朋友吧,多谢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