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陕茶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丁文先生千古

作者:茶眼看陕西 更新时间:2022-08-13 22:23 阅读:965

讣告:陕茶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丁文先生千古


丁文先生不幸于8月6日在陕西安康离世,享年81岁。




先生丁文,安康紫阳人,本名阙廷恕。“父亲给我取名‘阙庭恕’。难己难人也难写。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丁文”,先生生前自述说,“为什么叫丁文呢?因为我这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个是当教师,第二个当文化人。我这一生经历很简单,12个字可以概括‘传道授业解惑,读书教书著书’。”




先生青年以文追梦,常以“陕南作家飞过秦岭”自勉。90年代初,涉足茶文化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拾,闻名全国,声名鹊起。1992年先生执笔创作了10万字的《紫阳茶文化》。1994年15万字的《中国茶道》出版,用事实论证并确认了中国有茶道,而且中国是茶道的发源之地,再加上对法门寺地宫皇家茶具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夯实了“中国茶道”的地位。著名的茶文化活动家陈文华教授在作品中提到:“一大批文化人在世纪之交的时候进入茶文化圈,叫丁文现象。”




先生丁文从文整整56年,共出版和发表文学、茶学和地方文化研究方面的重头作品20余部,商业写作20余种,互联网上刊发专著近23部,论文和散文数百篇,作品入选文集70余种,获全国、省、地三级奖励60多次,实际撰写的文字约1800万字。文学艺术类的作品略去不说,茶文化方面的专书主要有《中华茶典》、《中国茶道》、《大唐茶文化》、《茶乘》、《陆羽大传》、《茶魂》、《唐代茶诗》(合著)、《陕西茶史》、《陕西茶文化》、《紫阳问茶》等10余种,茶散文200余篇。




“未曾见驾辕的好马上坡往后退,红缨长鞭不用甩,他虎虎扬神威;只曾见磨坊间老牛背负千斤索,虽然蒙布罩双眼,他照样往前推!攀不尽的万仞山,轮轮又回回;烧不尽的灯捻子,明月为我醉。攥紧拳头铮铮响,何畏心儿碎;捂住流血伤口口,九死不悔!”2002年12月16日,安康籍词作家李慈印先生被丁文的精神和业绩所感动,用“老牛”的具象形容塑造了茶业文化领域默默耕耘的“丁文现象”。




先生早年创作的茶学巨著,传承有序,多为后来茶学书籍所大量引用。先生创作甚丰,然出版维艰,为了能让更多读者免费阅读,遂将著作逐一发到网上,老骥伏枥,键盘争鸣。自从有了微信以后,先生依然笔耕不辍,编撰了茶知识千问千答,涵盖茶史茶医茶酒茶道,一问一答,自2020年起,每日一篇,未有间断。很多茶学好友都能在每天上午9点多收到先生的茶问答。然而这一天永远停留在了8月6日。




先生一生,生于茶乡,逝于茶香,笔耕不辍,鞠躬尽瘁,是陕茶文化的奠基者,是陕茶文化的常青树。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唁电中说:“中国著名茶文化学者、陕西茶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丁文先生一生爱茶,深入开展中华茶文化研究和宣传普及,是中国原创性茶文化专著最多的作家,为中华茶文化的传承贡献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生一生,自强好学,著述甚丰,名达千里。先生待人,敦厚诚恳,先生处事,兢兢业业,先生与茶,相知相交,先生教诲,历历在目,先生勉励,沉担在肩。




家属亲友悲痛有余尚不及讣告社会。我受先生耳提面命,谆谆教诲,多有勉励,代为告知,传先生生前茶学至交及好友并陕西茶圈知悉:




斯人已去,浩气长存,君之德美,多恨缺遗,惟愿广诵佳话,以兹垂念。




晚辈后学奚斌锋泣告




二零二一年八月八日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