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茶韵 . 茶魂(征文)

作者:普洱老茶品鉴录 更新时间:2022-08-11 22:56 阅读:452

茶韵 . 茶魂


文:丁洪伟


《钰雪杯》征文


采茶之候,贵在其时,太早则味不全,迟则神散。四月正是采茶时。在这样一个茶香花开的季节,我有幸随《茶乡花正开》剧组来到茶韵小镇 ——海青。


过白马河、经大场镇继续西行,大片绿色的茶园便会涌进车窗、扑入眼帘。路两边还可以不时的看到把你指引到某某茶园的、带有白底红字红箭头的广告牌。


一接近镇驻地,茶博园带着茶乡浓郁的气息扑面而来。白墙黛瓦、绿茶翠竹、风车水车、潺潺流水,此情此景、恍如江南。以茶为主题的各种雕塑与绿色的茶园浑然一体:围桌品茶人、天下第一壶、茶圣陆羽、采茶姑娘等等雕像栩栩如生,他们正在招呼我们,向我们敬茶献茶、浅吟低唱。吟,茶乡的安详;唱,茶乡的富足。


跟镇宣传办对接后,海青镇宣传办的郭主任带我们沿茶博园内蜿蜒向北,向东蔡家村等村庄进发,为剧组选外景拍摄地。一路北行、一路茶园。当我们弃省道、进入县乡道路时,那才是真正进入了茶园。


深度好文、茶韵 . 茶魂(征文)


茶韵 . 茶魂


“若隐若现采茶女,茶山如歌人如梦”。放眼望去,一笼笼、一片片茶园首尾相接、层恋叠嶂,茶香弥漫、令人神旷。车在绿色的茶园中行驶,山峦起伏、峰回路转,似在碧波中荡漾。拐过一个陡坡,远处的茶林层中突然现出了一片火红。那是杜鹃花,是茶农们在地头、沟边栽种的,现在已陆续开放。车继续前行,拐弯上坡、视角转换,杜鹃花又从眼前的一片,变成了星星点点、漫山遍野,绿的茶、红的花,红绿点缀、相得益彰;茶香花香、缕缕清香。这不正是《茶乡花正开》吗?勤劳的海青人民培育了满园绿茶为致富、栽种了满山的鲜花,表达他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茶香花开象征了这方水土的幸福生活,这大概就是编剧的良苦用心吧?


茶园连着村庄,村庄镶嵌在茶园之中。我们在新奇、兴奋中来到了东蔡家村。村头村外就是绿油油的茶园,已分不出那是村、那是茶园了。进到村里,我们收住遐想,立即展开工作。在镇、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走了一村又一村、看过一家又一家,为拍戏选街景和室景。几天下来,我们在东蔡家村、董家洼、后河西等村不停的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当我行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时,亲眼目睹了人人采茶忙、家家茶飘香的“海青村景”。海青镇很多人家都有制茶炒茶的车间。大多都是北屋居住,东西两厢加上南屋改造成炒茶制茶的车间。院里院外的阴凉处都晾着刚采回的新鲜茶叶。我们进门,家里的主人都会停下手中活计,张开双手、满脸笑容的把我们迎进家里。客厅里大都摆放着长长的茶桌、古香古色的茶具。在茶桌前落座后,主人会笑着从茶桌的抽屉里拿出刚炒的新茶,边往茶杯里放茶边说着:“尝尝今年刚炒的新茶”。水沸,主人会高高的提起水壶,把灼人滚烫的开水一倾入杯。茶在杯中一阵上下翻滚、再慢慢舒展,片片茶尖重又翠绿、娇嫩、重生。海青茶那特有的豌豆香味随着水汽氤氲蒸腾,直入肺腑,品茶者无不精神为之一振,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句:“好茶!”端起茶杯轻轻放到唇边,先吸后啜,飘飘如仙。茶水入口、绵软醇香,微烫的茶水向两腮渗杀而进。三泡过后口舌生津,体已微汗,精神焕发。这时,主人都会向我们滔滔不绝的讲述起他们种茶炒茶卖茶的经历。静静的听着他们时而低沉、时而激动的讲述,自己的情绪也被一次次感染、振奋。在不舍中,我们起身告别。带着茶的余香和全身的轻松,又走进村子里的街巷。街上看不到一个闲人,处处显得安详和谐、舒适宜人。但在这静谧恬淡中,我又总觉得似有一种潜能量在涌动、在催人向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它源自哪里呢?你在海青的村子里待的时间越久,这种感觉就越明显。我苦思冥想,而对这种感觉的答案却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深度好文、茶韵 . 茶魂(征文)


茶韵 . 茶魂


6月2日,黄岛区网络作家协会又组织我们会员到海青镇采风。上午我们到《茶乡花正开》剧组拍摄现场“探班”。下午镇宣传办的郭主任首先为我们播放了介绍海青的宣传视频,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海青的茶叶生产情况。随后我们一起来到了“青岛钰雪茶叶专业合作社”进行采访。钰雪茶叶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拥有生态茶园260多亩,年产茶叶30000多斤。我们到来时,区政协委员、合作社的总经理李桂臻热情地迎上去和我们一一握着手。李总是一个典型的海青汉子,憨厚的脸上带着诚实的微笑。一番寒暄让茶后,李桂臻向我们介绍了他种茶制茶的创业经历。


李桂臻今年54岁了。说起自己的创业经过和如今的成就,他十分感慨。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实行“南茶北移、南竹北引”的产业战略。海青镇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条件,被省里确定为国家产业战略转移的承接地。1966年,当时的海清公社,从安徽省引进了绿茶,在董家洼村、东蔡家村、后河西村同时种植。并命名为“海青绿茶”。但因为当时农村缺粮,又加上计划经济年代,茶叶卖不了多少钱,因此,人们对种茶叶的态度不是很积极,总认为种茶不如种粮。开始茶园面积26亩,到1972年才缓慢发展到220亩。董家洼村 东蔡家村 后河西村成为“海青绿茶”的发祥地。


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农民的传统观念。李桂臻家在东蔡家村,当时家里也分了几亩茶园。1989年,春茶采收的季节,李桂臻把家里茶园和姐姐家茶园的茶采回家,土法上马,用竹筛子当烘笼,炒出了六斤“炒青”茶。背上自己的“炒青茶”,兴冲冲走向市场去交换。几经周折,“六斤炒青”换回现金70余元。在当年收入70元现金就足够让人兴奋了。


深度好文、茶韵 . 茶魂(征文)


茶韵 . 茶魂


利润,可以让商品持有者兴奋,也可以让他们发奋。从此,李桂臻一发不可收,走向了茶业的经营之路。自家的茶园很快扩大到60多亩,又以“钰雪”品牌为引领,联合周边茶农发展成“钰雪”茶叶专业合作社。2006年投资100多万元,新盖了厂房,引进了“扁茶”流水线,使“钰雪”茶既保留了手工炒茶的传统工艺,又实现了机械扁茶、包装的现代工厂作业模式。现在已达到年产30000斤茶叶的生产规模。


“现在,光我们东蔡家村就有30多家炒茶厂。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成就了我们海青的茶叶啊!”


李总一语,我豁然开朗。我连日来在村里感受到的那种催人奋进的潜能量不正是来源于改革开放的这个时代吗?改革开放改变了海青人的观念,推动着海青茶在市场惊险的跳跃中不断的实现着自身的价值。从不重视茶叶生产,到把茶叶培育成知名品牌,这是多么大的思想跨越啊!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勤劳的海清人民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勤劳耕作、勇于实践。我发现海青镇已经形成了村村有特色、人人思创业的竞争氛围。除种茶炒茶外,还有不少农户立足本村和自身优势,根据市场需求从事花卉种植加工,种树、种菜,草编、服装加工、饮食服务等行业。人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有限的土地得到最大的收益。这是一种气场、一种时代营造出的不停旋转、向上的商品经济的气场。无论何人一旦进入这个气场,就会被气场的能量推着向前、向上!


茶品如人品。“钰雪”茶喝到口里就跟见到种茶人一样,朴实敦厚、清香宜人。品着“钰雪”茶,听着种茶人用深沉的声音讲述着自己与茶叶的故事,在场的人都被感染了。李桂臻的话音刚落,客厅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座谈结束后,李桂臻又引领我们参观了他的制茶车间。车间里窗明机净、茶香四溢,制茶流水线抖动旋转,工人们穿着洁白的工作服在流水线旁全神贯注的操作着,他们要把海青人的诚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揉进茶里一同献给客人。


深度好文、茶韵 . 茶魂(征文)


茶韵 . 茶魂


一天的采风就要结束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在公司门口和李桂臻告别。出茶厂又走进了海清的茶园。夕阳下的茶园轻雾缭绕、绿意盎然。回想着在海青的每天每时,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海青镇已形成了“北绿茶、南蔬菜、西林果、东水产、中养殖”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高效农业已建成“三万亩绿茶、二万亩林果、一万亩蔬菜”的生产规模,培育出两个国家级农业品牌———海青绿茶和“唐村”牌蔬菜。建有国家级无公害茶园基地6处,有机茶园基地5处,茶叶专业村43个,加工企业130家,研制开发十二大系列、30余个品种,申请注册40多个茶叶商标,年生产干茶200余万斤,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不久前,我因剧组的工作事情曾见过海青镇党委书记陈夕军同志。在谈完工作后,我们又谈起了海青茶、谈起了全镇的发展和未来。陈书记如数家珍般的向我介绍着海青最近要引进的项目和进展情况:茶叶要深加工提升档次、还要引进台湾客户种茶并炒制乌龙茶出口外销;要引进外地客户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服务董家口港区为农民增收等等。述说着这些项目,陈书记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他又深情地说道:“海青镇的历届党委政府都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工作中,一直都以绿色环保为底线,坚决拒绝污染企业落户海青。这为海青的良性持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作为继任者,一定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发扬光大,还要与时俱进、勇于超越。把海青建设的天更蓝、山更青、茶更香、民更富!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海青的人民。”


这就是不忘初心、这就是牢记使命啊!


回想着陈书记的话,我的思绪又飞向了东蔡家村,在那里还巍然屹立着四根上个世纪建造的海青第一代炒茶用的大烟囱,虽经四十多年的风雨侵蚀早已斑驳,但烟囱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白字标语还清晰可见。它们就像一身傲骨的世纪老人,在默默向我们诉说着海青茶的历史......


我在问自己,这一切应该就是茶韵小镇的灵魂吧?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灵魂统领,才塑造出了今日之茶韵小镇——海青吗?让我们祝愿吧,祝愿海青的明天更加美好!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