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事|武夷山为何能出产好茶?

作者:山石言茶 更新时间:2022-08-10 04:52 阅读:686

有石碑记之:“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此碑立于大观三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该茶当以武夷茶为渊源。武夷岩茶可谓乌龙茶中的明珠,所产好茶远销国外,成为一张可靠的茶名片。


而武夷山何以能出好茶?主要有4个因素,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质的土壤、最适宜的小气候和制茶文化的传承。这4种因素只要能满足其中两种就可以出好茶,而武夷山集齐了四种!


茶事|武夷山为何能出产好茶?


地理条件好


武夷山脉的形成主要是在中生代白垩纪初,那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发生了一次地壳运动,地质上称为燕山构造运动。燕山构造运动使武夷山脉上升,两侧产生许多盆地。湖盆周围山地各类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大量的碎屑物质被水流带到湖盆里一层一层地沉积,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坚硬的沉积岩。


武夷山每年高达2000毫米的降水量,加上原始森林能保持较多的水份,大量防止水土流失。还有九曲溪、崇阳溪萦绕其间。可谓崇山眉黛,碧水长流。武夷岩茶有“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就在景区内,地形起伏,山峰高低错落,山地多平地少,加上这一带溪流河畔的砂土地,使得武夷山的茶树常年有水滋润,却又不要担心积水问题。


茶事|武夷山为何能出产好茶?


土壤好


武夷山景区内土壤大约在8000万年以前形成,当时发生过火山喷发,后来还有地壳变动和地表侵蚀。火山岩风化成含有铁质岩石的碎片,随流水搬运沉积湖底。沉积物中的铁质经过氧化作用变成紫红色,逐渐形成紫红色岩层,这就是景区土壤的基础。这种紫红色岩层含砂砾量较多,土层较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利于排水,而质地较粗粘,适合茶树的生长。


此外,这种土壤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但是含磷、钾丰富。由于紫色土母岩松疏,易于崩解,矿质养分含量丰富,肥力较高,再加上这些地方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形成独特的土层厚、富钾、锰、酸度适中,多砾质的“茶土”。


茶事|武夷山为何能出产好茶?


武夷山除生长茶树外,到处可发现都有马尾松、杜鹃、蕨类植物等酸性土的指示植物生长。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的PH在4.5~6.0之间。武夷山森林的土壤和茶树分布较多地区的土壤都是酸性土,土壤的PH值一般在4.5-6.5之间,很适合茶树的生长。


由于武夷山景区和生态茶区土壤中的PH值、钾、锌、镁等微量元素及土壤的疏松度差异显著,直接导致了茶叶品质差异。加上茶树品种特征特性和茶农的喜好,以及市场的需求不同,也造成武夷山景区、生态茶区的主要茶树品种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茶树品种以水仙、肉桂、大红袍以及茶树中的传统品种如矮脚乌龙、雀舌、北斗、铁罗汉等为主。茶树树龄较高,产量稳定,茶青品质优异。


茶事|武夷山为何能出产好茶?


适宜的小气候


茶树的生物产量90%以上是靠光合作用形成,而茶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喜光怕晒的特性,所以它们更适合在云雾多、漫射光多的茶园生长。武夷山每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云雾天气,从卫星云图上可看到武夷山经年云雾缭绕,云雾能把强烈的阳光进行了有效的过滤,降低了光照的强度,增加了漫射光,对茶叶良好品质的形成效果显著。此外,武夷山景区多沟谷坑涧,沟谷坑涧里的茶园每天的光照较少,狭窄之处每日光照不足五六个小时,这种光照刚好适度。


由于地壳变动,武夷山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单斜山或单斜断块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这种地形特征给武夷山的茶树制造了天然的巨大屏障。每年的冷空气南下到达武夷山时,因受到山脉的阻挡无法直接南下东进。而等冷空气积蓄能量越过武夷山脉时,冷空气已被暖化。丰富的热量带,为茶树铸就天然的温室。


茶事|武夷山为何能出产好茶?


制茶工艺的传承


武夷山有近千年的制茶历史,从这里走出了很多制茶匠人,把茶文化和制茶技术传向世界。这里孕育出了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和红茶,红茶是世界上最畅销的茶类,乌龙茶是制作工艺最复杂的茶,犹如是在炮制一种药材。


发展至今日,武夷山的制茶产业链非常完善,各类人才辈出,各种熟练技术工随处可见。例如采茶青工人,一片两亩的茶园采过一遍后,想在里面再找出半斤茶青都是不可能的。


茶事|武夷山为何能出产好茶?


武夷山俨然已成为茶人心中的一块圣地,毕生总得要去一次。有的人与它结下不解之缘,今生已离不开它所产的茶。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