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如何饮茶?(唐代人如何饮茶)

作者:正山堂茶文化 更新时间:2022-07-15 22:56 阅读:631

古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


由此可见,茶已是古人维持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那么古代人究竟是如何饮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唐代的煎茶法


唐代人,如何饮茶?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记载的一种煎、煮方法,唐代大为盛行,宋之后逐渐衰亡。


饼茶的制法


在讲煎茶前,我们先要了解唐代茶叶的分类。《茶经·六之饮》记载:“饮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觕茶,是指粗老鲜叶加工的散叶茶或饼茶。


散茶,是指鲜叶经蒸后不捣碎直接烘干的散叶茶。


末茶,是指经蒸、捣后未拍成饼的碎末茶。


唐代人,如何饮茶?


虽然书中说有这四种形态,但唐代制茶仍以饼茶为主。饼茶要经过“采之、蒸之、捣之、拍之、培之、穿之、封之”几个步骤制作而成。


先将采摘的新鲜茶青放入釜中蒸,然后把蒸过的茶叶捣碎,再把其拍成团饼,用炭火焙干后,将其穿起来封存即可。


唐代煎茶用具


唐代的煎茶用具,如今也甚少见。


:锅、鍑,生铁制成,炼铸时内抹土,外抹砂,里面因抹土而光滑,易于磨洗,外面因抹砂而粗糙,易吸热。


风炉,据说是由陆羽设计发明的。由铜或铁铸成,也有泥烧成的。形状像古鼎,下有三脚。共有21个古字:一脚是“坎上巽下离于中”,另一脚是“体均五行去百疾”,第三脚是“圣唐灭胡明年铸”。


唐代人,如何饮茶?


:由碾轮和碾槽构成。碾槽内圆外方,内圆以便运转,外方防止倾倒。


纸囊,即纸袋。利用质地厚的上等剡藤纸,做成双层纸袋。存放烤好的茶,防止香气散失。


罗合,罗为筛滤器,合同“盒”,装茶末的盒子。


唐代人,如何饮茶?


漉水囊,为滤水工具。骨架多用生铜制成,因熟铜制的易生铜锈污物,铁则因锈而生涩,影响水味。


,白蒲草编成,可以放碗。


水方,装煮茶用水的器具。


唐代人,如何饮茶?


鹾簋,鹾即盐,簋即盛器,盛放盐的器具。


竹箸,用来搅拌茶末、茶汤的器具。


,量器,贝壳或铜、铁、竹制成,类似匙、箸。


交床,十字相交的木架,上板中空,支承锅。


拂末,扫茶末用,由鸟羽制成。


水的选择


水为茶之母。


古人有云:“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茶圣陆羽对水的要求极高。他认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唐代人,如何饮茶?


如何煎茶?


准备好煎茶器具、茶饼和水后,就可以开始煎茶了。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专门论述过茶的煎煮方法。


大致流程如下:


炙烤饼茶——研碾茶末——罗筛茶末——茶鍑或茶铛煮水——投茶末入鍑或茶铛——以竹箸搅拌茶末——培育汤花——酌茶于碗。


第一步就是用炭火烤炙茶饼,烤好后趁热装进纸囊里,不让香气散失,等冷却后再取出碾成茶末。茶末要用罗合筛分备好,然后开始煮水。


唐代人,如何饮茶?


煎茶的关键是煮水环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三次水沸。


当水沸如鱼目大小,微有声时,为第一沸,此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盐。


待锅里的水如涌泉连珠时,为第二沸。此时用勺子舀出一瓢水放在旁边备用,再用竹箸绕圈搅动,然后缓缓把茶末从旋涡中心投下。


等到第三次沸时,水翻滚如波涛一般,把刚才舀出来备用的水重新倒进去,“止沸育华”。


如此,茶已煎好,将茶汤舀到碗里,就可以品饮了。(需要注意的是,分到每个人茶碗里的沫浡要均匀。)


唐代人,如何饮茶?


唐代的煎茶,除了放盐,有的还会放葱、姜、枣等佐料,就像是煮菜汤一样。


但茶圣陆羽并不喜欢这种喝法,他认为佐料添加过多,便无法品尝到茶的真味。


他在《茶经》里这样写道:“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唐代人,如何饮茶?


其实,如今也有许多人钟爱喝调饮茶,比如加牛奶煮奶茶、加水果煮果茶,虽然不同于茶的真味,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你平时喜欢喝调饮茶吗?有没有尝试过用煎茶法饮茶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