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紫砂人的警示-清末一份关于绿茶的打伪报告

作者:承礼紫砂 更新时间:2022-07-31 06:09 阅读:501

但凡嗜茶者,几乎都爱壶,尤其是名闻世界的宜兴紫砂壶。


因茶文化的传播,知道紫砂壶是泡茶所必备之具,也知道“富贵土”的故事。多少茶人觅得好壶一把,就好像老来得子,如掌上明珠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一把把与茶人共呼吸、同品饮的紫砂壶,清心素面、神采奕奕,珠圆玉润、老而弥珍,一个个玩紫砂壶的茶人童颜鹤寿,口啜脸亲手摩挲,乐亦融融茶、壶、人。


可放眼今日,从夜市的地摊,景区门口小贩,到遍布全国的所谓“宜兴紫砂壶专卖店”、古玩肆,标示“正宗宜兴”的紫砂壶却七彩缤纷、油头粉面,恰似浓妆艳抹的“作秀女”。往昔那些取真材实料潜心调配,经高温烧制,变幻出各种色泽天然、质朴高雅、浑然天成的“老祖宗”却难觅芳踪,作伪假色的“不肖子孙”却比比皆是,多如牛毛。


紫砂壶是有呼吸会释放的,每一泡茶、每一冲水,其气色都周而复始发生一种微量变化;“老而弥珍”是对真材实料宜兴紫砂壶的嘉誉。 近些年,大量采用了化工颜色材料的“紫砂壶”,对茶汤乃至品饮者有无毒害?真是不言而喻!最低限度也是作伪售欺,甚者影响身体健康!


收录于《中国茶叶全书》中“请禁绿茶阴光详稿”一文,是清末皖南厘茶局程雨亭写的一份打伪报告,可谓绝佳的警示:


“绿茶青翠之色,出自天然,无矫揉造作,以掩其真。故同治以前,商号采制,惟取本色,洋人购食,亦惟取本色,其时并未闻有食之受病者。同治以后,茶利日薄,而作伪之风渐起,不知创自何人?始于何地?制茶时搀和滑石粉等,令其色泽黝然而幽,其光炯然而凝,名之阴光。称谓新奇,竟获邀洋商鉴赏,出高价以相购,而本色之茶,售价反居其下。于是转相效尤,变本加厉,年甚一年,纵有持正商号,始终恪守前模,方且笑为愚,而讥为拙。狂澜莫挽,言之寒心。夫阴光之茶,胥由粉饰,藏之隔年色无不退,味无不变,香无不散,食之何怪乎受病?本色之茶,未经渲染,藏之数年,色仍不退,味仍不变,香仍不散,食之何致于受病?此泾渭之攸分也。” 程雨亭提出该报告,还是“外洋茶师,考验未精,误为上品”之时,以信誉为重、以诚信为本,检讨“作伪售欺”,虑及“至谓华茶皆不可食,势必茶务益疲”,毅然提出处理措施“尅曰飞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转咨驻京各公使,并札总税务司,分别电达外洋,自光绪二十四年为始,凡各国洋商,来沪购运绿茶,秉公抽提,各该号茶商,均以化学试验,如再验有滑石、白蜡等粉,渲染欺伪各弊,即将该号箱茶,全数充公严罚。”


该稿上呈之后,程雨亭的上司,当时的两江督宪刘批:“…该局应先剴切方谕,俾各商贩事前知所儆畏,不敢作伪,以免后悔。”


百多年前的一桩公案,引发至为关键的几个要点:


首先,作伪就是欺诈,纵一时得逞,终将贻害无穷。


其次,所用之物滑石、白蜡等,不是绿茶本真色香味,就是作伪,就应禁罚。


再次,杜绝作伪,挽回诚信的办法是公示标准,“化学试验”。



给紫砂人的警示-清末一份关于绿茶的打伪报告


紫砂壶不是花瓶


钟情紫砂壶的人,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一砂二器”,首先重视紫砂的天然材质。宜兴紫砂,一枝独秀,宜兴紫砂茶壶已经让历代的茶人们放心地使用了几百年。


如今,宜兴紫砂的当代人却在紫砂材质上作伪假色,面对紫砂壶市场的现状,制壶大师徐秀棠痛心地说:“无序竞争,自相诋毁,假冒抄袭,会把大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毁于一旦!”等到茶人们不得不抛弃喜欢的“紫砂壶”之时,那何止是“除名”的处分?希望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当下的紫砂人是否也应该好好思考如何保住紫砂这个词语。


随机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