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作者:黄健亮 X 紫砂正能量 更新时间:2022-07-29 12:10 阅读:740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菊,为传统花卉之一,历代咏菊之作甚多,宋‧周敦颐《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既常喻为君子,亦祝人长寿有征。自明迄今,菊花在宜兴紫砂陶器的应用有「装饰」与「器形」两途。装饰者,或贴塑或陶刻皆可入壶;引菊为器形者,如「合菊壶」、「菊瓣壶」等,属于筋纹器的主要形制。两者并采者,则如「贴花菊纹壶」,既以菊为盖,又模印贴饰菊纹。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受到佛教传入中国的影响,陶瓷形制中以莲花为代表的筋纹器形出现甚早。佛教盛行的南北朝,莲花被视为圣花,发展出多种结构,成为大量陶瓷器上的流行纹饰或造型。事实上,不论是莲花或菊花,它们都是源于大自然的植物型态,就造型而言,它们都具有对称性、韵律性,给人一种圆融、完满、稳定、生生不息的感受。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这类形制在宜兴紫砂造型体系中,被归为筋纹器。而从宜陶文献来看,筋纹形的紫砂壶也在宜壶伊始的明代就出现,明末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正始》载:「董翰,号后溪,始造菱花式,已殚工巧。」稍后的时大彬、徐友泉等名手皆有所制,如张燕昌.《阳羡陶说》:「先府君性嗜茶,尝得时大彬小壶如菱花八角,侧有款字,随手合盖举之,能翕起全壶。」又李斗《扬州画舫录》︰「友泉有云罍、螭觯、汉瓶、僧帽、……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天鸡、篆珥诸式。」其中菱花八角、束腰菱花、平肩莲子、合菊、荷花俱为筋纹器形制。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柳州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大彬」款菊瓣壶,该壶通高7.6、口径5.8,底径4.6厘米,质地褐中泛紫,夹粗砂,腹扁圆,呈菊瓣形,盖与底均作菊花,盖顶饰宝珠形花蕾钮。近三弯流,流下刻「大彬」两字竖行款。经耿宝昌先生主持的国家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藏品」。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菊式壶虽早已见载于明代紫砂文献,但进入清初时期方有较大量的菊式壶出现,以下介绍一款合菊壶。明清时期景德镇的光芒广披全国大小窑场,但宜兴紫砂壶的形制也是官窑借鉴的参考,紫砂「合菊壶」便是清宫档案可考的宜壶形制。据雍正七年八月初七日清宫造办处档案:「圆明园来帖内称,七月三十日郎中海望诗出菊花瓣式宜兴壶一件,奉指做木样交给年希尧照此款式作钧窑,将霁红、霁青釉烧造,钦此。」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今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雍正窑变釉菊瓣纹茶壶」即为瓷都与陶都合作的佳例。文献所提「菊花瓣式」在宜兴壶式中谓之「合菊壶」,属筋纹器类。事实上此式早见于康熙朝,据康熙于琨《重修常州府志》载:「壶则宜兴有茶壶,澄泥为之,……并制为花尊、菊合、香盘、十锦、杯子等物,精美绝伦,四方皆争购之。」清吴梅鼎(1631-1700)《阳羡茗壶赋》亦有:「菊入手而疑芳」均是描写合菊壶式。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当然,属民窑的宜兴紫砂合菊壶能获皇室青眼,只怕还是和雍正皇帝喜好菊瓣形制的器皿有关,据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说杯盘》:「菊花形之皿具始于雍正,但仅施诸小碟耳。」另清宫造办处雍正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档案:「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锡送来各色菊花式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呈览,奉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照此样每式烧造四十件,钦此。」


由于筋纹器的基本概念来自瓜果花瓣,尤其是菊瓣、菱瓣的对称结构最为典型,一般是将壶体的俯视面划分为若干等分,以壶钮为中心点向四方放射而出,利用各式的线条将规律流畅的筋纹整合成为一套精准严密的整体结构,其造形规则要求「上下印对,身盖齐同,分割精准,纹理清晰,深浅自如」。合菊壶以仰菊、覆菊上下相合而成,正是上述结构形式的具体呈现。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明末清初时期正值欧洲中国热(Chinoiserie)大潮中,不少宜兴紫砂壶也随之输入欧洲社会各阶层,迄今欧洲许多博物馆如德国德累斯顿(Dresden)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阿尔博特博物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均藏有若干宜兴贸易壶,此外私人庋藏亦不少。


合菊壶是清初广受欢迎的壶式,也有若干数量外销欧洲。以下兹将海内外著录所见的合菊紫砂壶,整理图表如下。


镇馆之宝|柳州博物馆藏时大彬菊瓣壶


这些壶的共同特色以壶盖最为明显,以壶钮为中心,内圈围绕十六瓣阴纹,外圈扩为三十二瓣阳纹,在光影映照下,颇见律动之美。壶颈饰有三十二瓣凸纹,分别承接壶盖的凹凸线条;底着未置圈足,而是与壶盖一样贴上圆形菊纹,底心为花蕾,向外缘放射出三十二瓣凸纹。


其中A1与A2盖内均钤有陶人款「伯芳」,其人待考。伯芳制器相对严整端庄,流嘴与蒂钮较纤秀俊雅,钮座与壶底心均覆瓣作三十二瓣花萼,异于他器的十六瓣。A3与A4俱无款,形制甚类,壶嘴粗壮有力,壶把下端渐侈。A5、A6与A7三件,不论用泥或造工均相对粗放,但整体余韵犹存。壶盖子口改作圆口,异于前述四器的筋瓤口,这是较折衷的作法,既有筋纹之美,又有省工、实用之利(壶盖易进出)。A7壶嘴较肥大,作提梁式尤为仅见。


主要参考文献


黄文信,〈大彬款菊花饰瓜棱形紫砂壶赏析〉,《福建文博‧中国古陶瓷研究会1999年会专辑》


黄健亮,〈菊入手而疑芳-清初菊纹紫砂壶略考〉,《历史文物》月刊,175期,国立历史博物馆,台北,2008.2


黄健亮,彭清福,《紫泥藏珍—明清宜兴窑器之美》,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8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