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章自从紫砂壶创作开始就有吗?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作者:紫砂郡主工作室 更新时间:2022-07-27 21:16 阅读:356

紫砂壶的底款章的出现有必然原因,是中华文化书法发展的又高境界。明代文人饮茶风气,促进了紫砂壶艺的发展。由于商业经济的不断进步,城市风尚日渐浮华,在江浙一带表现尤为明显,城市中的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沉迷于琴棋书画,斗茶,饮宴中。这种风雅的生活,到明代中期,在士大夫生活中发扬传承,宜兴紫砂壶也因此风行起来, 为文人墨客所推崇,因此为在紫砂壶身上提名落款打下良好的基础。宜兴紫砂壶从好古朴,而万历以后逐渐趋向精致文雅一路,表现为文人意趣,时大彬就开创在紫砂壶身上提名落款。书法是中国文人不可缺少的修养,紫砂工艺迎合文人士大夫生活,在壶上作书也成为紫砂壶艺的一种主要组成部分。


底章自从紫砂壶创作开始就有吗?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时大彬 制


底章自从紫砂壶创作开始就有吗?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在壶艺界提倡书法,时发彬是首创者,在壶底外部首刻自己的名字,字体一般为魏碑体,然后影响到他的学生李仲芳,徐友泉亦擅长书法。明代紫砂壶刻款字体流行楷书,多为竹刀所刻。竹刀与金属刀刻款不同,易于鉴别。竹刀刻款泥会溢向两边,高出平面,留有痕迹;金属刀刻款是在泥平面以下。


底章自从紫砂壶创作开始就有吗?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清代


大约到明末清初开始逐渐流行印章款,据考古许晋候的《六角水仙花壶》壶底有“许晋候制”篆文圆印,是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壶底印章刻款,不过这个时期的紫砂艺人刻款和印章仍是并用的,如惠孟臣、陈鸣远制的壶,“孟臣壶”一般是在诗词或吉利语章之下镌刻“惠孟臣”三字。


底章自从紫砂壶创作开始就有吗?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陈鸣远是最早把书法篆刻艺术发挥于壶上的第一人。他的印款浑厚苍劲,行书款识“鸣远”二字时人赞其有晋唐风范。“鸣壶”一般是刻款与钤印并用,且大多是放在一起,这一特征反映由刻款向钤印过渡时期的特点。壶底落款作为制作艺人佐证和文化欣赏角度发展延用至今。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