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的中国情结,狮球壶——江案卿

作者:朴知紫砂文化 更新时间:2022-07-20 11:43 阅读:431

紫砂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门雕塑艺术,由两宋发展到明代,明代文人博古赏玩、醉心茶事、艺文流连的追求,将紫砂艺术带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取材于自然间鸟兽鱼虫、花木瓜果的紫砂花货被开创出来,紫砂花货是对艺术元素进行仿生提炼的一种雕塑方式。明中期正德年间的供春是为紫砂花货的鼻祖,其后开枝散叶,由明中期到清中早期涌现了众多的花货大家,陈鸣远、陈仲美、陈汉文、项思圣、方衡禄等以高超的制作技巧,将紫砂花货推到了历史巅峰。而清早期,由于几何器型在紫砂壶中的流行,具有优美线条的筋纹器型发展成熟,花货也逐渐的与筋纹器相互结合。此时,已经深入中国朝堂与民间广泛流行的吉庆、乖巧的狮子造型,也由于紫砂技艺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需求开始应用于紫砂器具。


外来文化的中国情结,狮球壶——江案卿


▲清康熙紫泥六方狮子壶


随着康熙对台湾的收复,以及三藩之乱的平定,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解除了海禁,使得海上丝绸之路得以恢复,贯通中西的贸易路线再次打通。西方对中国陶瓷器的喜爱,致使外销订单大增,除洁白的瓷器之外,欧洲贵族也盯上了产自于宜兴的紫砂器,并冠以“中国红色瓷器”的美称。欧洲皇室和贵族有着深刻的狮文化传承与雄狮情节,狮子也是帝王权利在世俗的象征,因此康熙时期大量的外销订单倾向于设计狮子造型的紫砂器具。外商旺盛的需求与中国传统吉庆狮文化和宜兴花货工匠的技艺相结合,于是乎,具有狮子造型的紫砂设计纷纷呈现犹如雨后春笋,紫砂狮子壶正式迈入了历史的舞台。


外来文化的中国情结,狮球壶——江案卿


▲江案卿 狮球壶


而如今流行的狮球壶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清末民初常见的民闲茶具器形。一般常见为葵瓣式,壶钮伏一狮子戏球,故名。狮球壶有大、中、小三种不同规格,广为流传。狮球壶又称“伏狮壶”,“狮”与“师”同音,古有“太师”、“少师”之官名,世人常以此寓意世世代代高官厚禄之吉祥造型。狮球壶最大的特征是盖上的伏狮,一般都塑得憨厚讨喜,相当具有亲和力,气孔由其蜷卧的腹下双腿间穿出,仍不失作为壶钮的基本功能。


外来文化的中国情结,狮球壶——江案卿


▲民国 江案卿制狮球壶


宽22.3×高12cm


此壶为紫泥胎土,壶身作筋纹扁球状,壶体饱满,曲张有致,壶颈高而挺括,与壶盖呈葵式,上塑一卧狮捧绣球,灵巧生动,憨态可掬;壶流、把手相对简洁,使得整器看起来含蓄内敛又不失生动。底钤阳文篆书“宜兴江少华制”印款,盖内有“案卿”小印。壶身一侧刻梅花并上方刻有“冰肌玉骨”且右侧铭文“顾渚香浓 泉石刻”,另一侧刻“吴瓯湘水”,刻字工艺娴熟,笔韵流畅。


江案卿(1886-1953),清末民初制壶好手,世居丁蜀大浦洋渚村。他善仿古器,擅长筋襄货,特别是有一手浮雕装饰技艺,所创《狮球》、《狮灯》、《狮座》系列壶,深受时人喜爱,所做狮球壶于1915年美国“太平洋万国拿马博览会”上获奖,号称民国狮球壶制作第一人。


外来文化的中国情结,狮球壶——江案卿


▲ 民国 江案卿制段泥狮球壶


估价:1-1.5万


此壶段泥胎质,制作精细。壶体高仰饱满,曲张有致,壶颈高而挺括,与壶盖呈葵式,上塑一卧狮捧绣球,制作精细,俗称“喜狮”。壶流、把手较为简洁,品茗赏壶时,主题鲜明。狮球壶均为手工制作,壶盖、口皆吻合,壶盖可任意转向。壶身一侧刻行书金文,并署名“莲生”,另一面镌刻花卉纹。底钦阳文篆书“宜兴江少华制”印款,盖内有“案卿”小印。


民国4年,宜兴利永陶器公司成立,江案卿被聘至公司为技师。是年底,江受公司委派,与李宝珍、吴云根一起到山西,为山西省省长阎锡山制壶一年有余。其间,江案卿以纯熟的技艺仿制出一系列古器、古鼎,制品均为阎锡山收藏。


江案卿制壶严谨,要求特别严格,并经常为外埠收藏家或古董商仿制“陈鸣远”什件茗壶等,故当时有“仿鸣远壶好手,明有陈光明,暗有江案卿”之说。意仿陈鸣远作品的好手。


当外来的狮子文化传入后,中国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纳和吸收,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改革而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新狮文化。这种文化带有本民族独特的个性,而个性的形成,得益于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缘区域、风土习俗和宗教信仰,中国人在中国狮的个性中融入了特有的民族理想和情操,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改头换面,此种个性在小小的一方紫砂狮子器具中体现的格外强烈,因而,狮子紫砂壶也成为了中国紫砂文化中独特且靓丽的一道风景。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