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作者:纯色紫砂 更新时间:2022-07-20 07:01 阅读:765

汉铎壶的起源


《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详细地说外形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铎为方彤,顶部有一个短柄,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有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汉铎壶


关于汉铎壶型真正来源由一句话可得知“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即汉铎壶是根据汉代的铎的造型仿制而来,以土代替了金属,制作出来的壶却比黄金还珍贵。


汉铎壶鉴赏


玉成窑的汉铎有三种款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上面的柱钮,另一种是桥钮款的汉铎。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汉铎壶


桥钮汉铎为平嵌盖,拱桥钮,流直口平,耳把外圆内平,形简古朴,深受商周秦汉之金石气韵感染,博古而通今。


而第三种汉铎则较为少见,为弯流压盖式,盖稍稍隆起。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汉铎壶


压盖,柱钮的搭配,设计巧妙,一弯流,耳把圆中见方,初见时给人一种文人的古朴气息,此款应为玉成窑仿曼生器型之作,同为汉铎的形制,却与上面两款不同。


往后汉铎常见的就是柱钮,流嘴的搭配则并无太大变化。顾景舟先生也曾做过汉铎,其流嘴显得飘逸灵动,别具韵致。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顾景舟 汉铎壶


汉铎作品赏析


此壶为“壶艺泰斗”顾景舟。顾景舟制壶,有“壶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擅长紫砂光器,仿古作品尤有新意,造诣精深,堪称当代紫砂的最高成就。《汉铎壶》是顾景舟的代表作之一,典出“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顾景舟 汉铎壶


此壶泥质温润,壶泥配制亦颇为讲究,质坚砂匀,粗而不糙。造型规整,壶身如钟,气势浩然。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柱钮上部置圈线,流直口平,耳把似方,形筒古朴。整器亦朴亦雅,亦古亦今,体现了顾大师对紫砂壶的美学追求。


紫砂塑型,短流,圆圈柄。一面有文“和神养素,新我左笔”,出自王羲之《月仪书》曰:“日往月来,元正首祚,大蔟告辰,微阳始布,罄无不宜,和神养素。”另一面雕有松干枝叶,有文“养木”。盖款“顾景洲”,底款“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顾景舟制 费新我刻 汉铎壶


其壶身造型浑圆敦厚,古朴雅拙,精巧中透出自然之气,为壶中难得精品。此作品造型古朴,圆润别致,精巧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韵味十足。


玉 成 窑 韻 石 制


此壶身如钟,平嵌盖,拱桥钮,流直口平,耳把似方,形简古朴。壶身刻铭:“汉铎”两大字,下行刻出释文:“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署“赧翁”款。底钤“曼陀花馆”印款。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玉成窑韻石制 汉铎壶


彭 年 款 曼 生 铭


此壶身如钟形,平嵌盖,盖墙短平,桥钮,管形撇口直流,耳把寓三角状,形制古意盎然,本山绿泥材质,俗称“段泥”,掺粗熟颗粒,略带梨皮状。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彭年款 曼生铭 汉铎壶


为嘉道时期,潘仕成或潘家族人订制。全器造型圆润,线条完美,比例协调,饱满而精神,紫泥中之精美小品。值得品味珍藏。


端 方


盖内有“陶”、“斋”两小方篆书阳文印。另有为其做壶的作坊“宝花厂制”字号阳文方印。底盖“宣统元年月正元日”篆书长方阳文印。并有镌刻名家郝翁在壶上题名镌刻“汉铎: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茶,当呼茶”的词句。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端方 纪念茗 汉铎壶


石 泉


此作泥色典雅,胎质细腻,丰盈温润,凝重古朴。壶身造型规整,平嵌盖,与壶融为一体。线面转换周正舒坦、色调雅合,技艺严整,风格之敦朴几无可挑剔。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石泉品定 汉铎壶


王 寅 春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王寅春 汉铎壶


提到汉铎壶,不得不提梅调鼎(1839~1906年)字廷宽(友竹),别号赧翁,浙江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据《慈溪光绪志》记载,梅家的先祖梅宽夫为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进士,调慈溪尉,后摄知县事,率义勇应文天祥而战死常州。“调鼎”取自宋代诗人张耒的《梅花》诗:“调鼎自期终有实,论花天下更无香”。


在古代,“调梅、调鼎”均指宰相,说明家族对他寄予的厚望。应试时梅调鼎因书法不合“馆阁体”而被拒,从此放弃科举,发愤练习书法,初学颜体,然后学王羲之,中年学欧阳询,晚年潜力魏碑,旁及诸家,博采众长,兼收并畜,融汇贯通,因而能刚柔相济,独树一帜。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梅调鼎


其书风高逸,被誉为“清代王羲之”,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有《注韩室诗存》、《梅郝翁山谷梅花诗真迹》、《郝翁集锦》存世。梅调鼎嗜茶爱壶,尤其是他题铭的多把紫砂壶被收藏界视为珍宝,在中国紫砂壶史上占有一席位置。


大约在清同治至光绪年间(1862~1908年),梅调鼎出于文人爱好,得到当地和在上海的爱好紫砂壶的宁波同乡的资助,在慈城林家院内(今慈城粮机厂内)创办浙宁玉成窑,聘请制壶艺人慈城人山农、绍兴人何心舟和王东石等人,主要由他负责设计题铭,也有任伯年等一些上海文化名人参与其中。


泥料从宜兴采购,多是本山绿泥,烧成白中泛黄,脂如玉色,宛如珠绯。产品以紫砂壶为主,另有笔筒、水盂、笔洗、笔架等文房四宝和其它杂件,多数有“玉成窑”、“林园”、“调鼎”等落款。玉成窑烧制窑数有限,数量不多,但品位甚高,均为精品。


梅调鼎参与制作的《汉铎壶》、《笠翁壶》、《柱础壶》、《瓜娄壶》、《秦权壶》、《博浪锥壶》均造型独特,尤其是铭文书法精妙入神,短小隽永,清新可诵,妙趣横生,独具匠心,体现出高深的文化底蕴。


《汉铎壶》的铭文:“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这一铭文琅琅上口,意境深远,机巧中不失幽默。


“以汉之铎,为今之壶”说的是壶型来历为汉代的铎。“土既代金,茶当呼荼 ”这八个字是最能表达作者心境的。土代金,说明了二者质地的不同。也有虽是陶土,做的紫砂壶却敢价比黄金。


清人汪文柏赠紫砂壶名家陈鸣远的《陶器行》诗曰:“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暗喻了梅先生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却是极重节操的一方名士。“茶当呼荼”说的是唐代之前两字同用的典故。荼同茶字,古时无茶字,相传茶字是陆羽作茶经后将荼字去掉一划才变为我们今天的茶字。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梅调鼎 汉铎大壶


梅调鼎晚年穷困,甚至过年时也“薪水用残厨灶冷,衣裳典尽箧箱空”。身为一字千金的大书法家,不肯折腰于要出大价钱买他字的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宁肯孤芳自赏。曾在门上贴对联:“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


“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梅调鼎作此铭文时逢乱世,是清朝的最后时期。在去世前的一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已在东京成立,满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对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而内部又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提笔时诗人想起南宋建炎五年岳飞曾于宜兴大破金兵,保境安民。今见以宜兴土取司令之铎型,经过匠人巧手制作为壶。希望铸剑为犁使宜兴,也使天下永息刀兵之苦。进而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淡雅的志趣。


寓意“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汉铎壶,以汉之铎 以器传神


专注传统紫砂工艺、享健康美学茶器


感谢有你,感谢自己!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