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作者:黄健亮 X 紫砂正能量 更新时间:2022-07-20 03:07 阅读:489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明代中晚期以降,参与紫砂艺术的文人灿若繁星,据统计从明正德(1506)开始,至清宣统(1911)止,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陶艺的著名诗人、学者、艺术家不下九十余人。(注释1)而最为人津津乐道者,首推陈曼生,其次为瞿子冶。子冶比曼生晚十二岁,同为肖鼠,也同样在书画界占有一席之地,都为紫砂艺术留下许多千古传唱的文艺颂歌。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瞿应绍(1780–1850),字子冶,一字陛春,初号月壶,晚号瞿甫,又署老冶、壶公冶父。上海名士,清道光间贡生,官浙江玉环同知。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师恽寿平(1633-1690)法。最善画竹,兰、柳亦工,浓淡疏密,错落有致,尤好篆刻,精整入古。瞿应绍赋才宏肆,著作甚多,并蓄书画古玩,惟在兵燹中散失,仅有所作《月壶题诗画》存世。(注释2)子冶雅好紫砂,常请友人邓奎(字符生,江苏吴兴人)至宜兴定制、监造砂壶,喜于砂器书画铭刻,题壶多作行书,刻画多梅竹双清,时称「瞿子冶壶」,简称「瞿壶」,亦美称「三绝壶」,清道光徐康《前尘梦影录》︰「子冶善兰竹,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是继陈曼生之后又一位与紫砂壶艺术密切结合的文人。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民国十四年,漱石生《退醒庐笔记》卷上︰「邑绅瞿子冶广文,应绍书画,宗南田草衣。道、咸间尤以画竹知名于时。……更喜以宜兴所制之紫砂茶壶,绘竹其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故当时一壶之值,已需银三、四两。逮瞿物故之后,厥值更昂。今偶有此种『瞿壶』,骨董肆皆居为奇货,非十金、数十金不可,而真者尤未必能得。」(注释3)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瞿子冶铭惜抱轩梅花壶


此壶平盖、桥钮、直流、折把、敛口、直腰、敞底、三足,壶流口部微张似喇叭状,壶把方折刚毅古拙,盖沿厚实微方。整体造型简练大方,比例权衡协调,线条流畅利落。胎身以黄赭紫泥为肉,以段砂熟料为骨,窑火克谐,宝光莹润,谷绉隐现。全器内外造工精到,法度严谨,一丝不苟。嘴、把、壶钮等配件与壶身衔接处均采暗接手法,藉圆融的转角来调和刚健的线面,形塑出一股气格高古,傲骨昂然的不凡气度,与子冶的书画一样具有明显的个人风采,迥异于其他石瓢壶式,后人乃专称此一形制为「子冶石瓢式」,成为宜壶经典造型。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壶底足心钤「月壶」阳文篆书方章,壶把下缘钤「吉安」小章。壶身正面画刻折枝寒梅,梅枝从壶把下缘藉势横出,分两路绽放,左蔓壶嘴,上攀壶盖,势不可挡。另一侧行书刻铭「几度花时醉花下,三年江北梦江南。」并记「惜抱轩咏梅花句,盖先生不独以文传也。」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惜抱轩,即乾嘉时期文学泰斗、桐城派大家姚鼐室号,有藏书楼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鼐的美学主张为「刚柔相济」,认为美无论如何千变万化,无非阳刚与阴柔而已。姚鼐的诗文情韵柔美,讲究声调,子冶引此咏梅花句「几度花时醉花下,三年江北梦江南。」正是典型姚鼐诗风。(注释4)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子冶善诗,题句清雅超尘,瞿友徐渭仁(?–1853)谓:「其诗耀艳深华,极缠绵俳恻之致,读之使人神往。中岁专力画竹,谶除绮语,一变而为沈雄清丽。」(注释5)但子冶此壶并未赋诗,独引惜抱轩咏梅句,想必是基于对姚鼐这位彼时的文学巨擘的孺慕之情。一句「盖先生不独以文传也。」也是子冶的文学观察所得,诚如刘枢为子冶《月壶题画诗》序曰:「余窃谓子冶诗可传,而子冶之传,固不必藉于诗。」(注释6)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就艺术欣赏的视点观之,瞿子冶的书画风格带有雄迈恣纵的恢弘气魄,这点也反映在他的紫砂艺术上。其构图以势取胜,天机潇洒,大胆打破壶身结构限制,常见「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布局。唐云「八壶精舍」藏一子冶石瓢壶,题铭曰:「翡翠婵娟,春风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并谓「子冶竹中画竹,适日影移阴,因写其意。」(注释7)由此壶可以反映出子冶画壶的创作观是「俯瞰」视点,而非一般文人的「立视」视点!正因「视坯如纸」,方能不为线面所羁,兴之所至,屡有破格、横书之作,潇洒自在,全然不落古人窠臼。蒋宝龄、蒋茝生《墨林今话》乃谓子冶:「构思甚捷,而随作随弃,概不留稿。」(注释8)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不惟书画如此,子冶的陶刻进一步呈现他的立体笔触,近观此件「惜抱轩子冶石瓢壶」的刻工,可以看到子冶以刀代笔,以坯作纸的潇洒创作:以浅圆细线轻写花瓣,以开碑重笔经营枝干,杂以顿刀斑斑,遍洒花间,错落有致。光影彷佛之间,宛见墨渖淋漓的意象。如此才情,如此自信,岂是民初紫砂刻字先生的双勾描刻所能及?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清代画史增编》谓:「子冶所刻茗壶,摹法曼生,制极精雅。」、《清画家诗史》:「瞿应绍……尝倩邓符生至阳羡监制茗壶,手镌铭赞,为曼生壶之亚。」(注释9)此二言并不尽然,子冶比曼生晚一齿年,曼生所中兴的文人壶风固然起蔽了晚清紫砂,但说子冶「摹法曼生」、「为曼生壶之亚」也可能过于简化、忽略了瞿应绍的艺术成就。《阳羡砂壶图考》言:「克继曼生之盛」(注释10),容或是差堪持平的点评。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壶盖曾经受损,亦遵古法,以锔钉补缀


不同于子冶书画作品,此件「惜抱轩子冶石瓢壶」是可以上手把玩的实用艺术珍品。正因爱茶爱壶,子冶设计此壶时,充分考虑到茗事的实用性,端拿适手,出水爽利,最宜佳茗。此壶历经两百年流转,包浆莹润,风华益彰,显然备受故主宝爱,即便壶盖曾经受损,亦遵古法,以锔钉补缀。上世纪九零年代,顾景舟大师见到此壶,摩挲之余,允为重配一盖。然而紫砂行话:「宁做三把壶,莫配一个盖。」因为紫砂烧制的过程变量甚多,要配出原壶的泥、款、工,并体现出原作的形、神、气,实非易事。令人感动的是,顾老因病卧床之后,犹念兹在兹,交代爱徒葛陶中务必秉其遗愿,为此件子冶壶再制佳配,以全其美。


曼生遺韻|子冶惜抱轩梅花壶



葛陶中配盖


时光荏苒,今日灯下,一壶二盖,睹器思人,「遗貌取神,殊有言外风致」(注释11)。不禁遥想起子冶的恣纵潇洒,也追忆起顾老的惜器重诺,诚如子冶孺慕于姚鼐,诚如顾老孺慕于子冶,吾人或者也可说:「盖先生不独以壶传也。」所惜所抱者,何止砂壶?


文/黄健亮 圖/翦淞閣提供


注释1.吴小楣,〈明清文人与紫砂陶〉《紫砂春秋》,(上海,文会出版社,1991),页148


注释2.郭若愚,〈瞿应绍制壶是曼生之后第一人〉,《智庵品壶录》(上海:上海古籍,2008),页108-112。


注释3.漱石生为孙家振(?–1939),字玉声。为廿世纪20—30年代武侠小说代表作家,其笔名有:警梦痴仙、玉玲珑馆主、江南烟雨客。曾任上海《大世界报》编辑。《退醒庐笔记》(上海,上海图书馆,1925)


注释4.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踵继方苞,为桐城派大家。家有藏书楼名「惜抱轩」,藏古文、经史、字画甚伙,世称「惜抱先生」。着有《惜抱轩文集》等。乾隆四十一年(1776),两淮盐运使朱孝纯官办梅花书院,邀请姚鼐出任梅花书院掌院(院长)。姚鼐中年弃官,自此主讲各地书院四十余年,致力于教育,因而弟子遍及南方各省。此咏梅花句或系作于梅花书院时期。


注释5宋绪康,〈清代三位制壶名家〉,《诗酒茶情:清代制壶名家遗珍》(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页28。


注释6.同上注,页27


注释7.唐云主编,郑重编着,《紫砂壶鉴赏》(香港:万里,1995),页57。


注释8.同注释5,页25


注释9.同注释2


注释10.李景康、张虹着,《阳羡砂壶图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再版,1998),页38。


注释11.黄振辉,《曼生与曼生壶》(台北:艺术家,2006),页155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