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紫砂之大器(紫砂三大器型)

作者:紫砂妙造 更新时间:2022-12-14 13:00 阅读:526

明朝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艺术集大成的时代,明之家具的简洁大气,铜炉之敦厚,书画之写意,瓷器之素雅,都在这个时间发展至顶峰,随后的几百年间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是艺匠们追寻的终极目标。紫砂就诞生、初创在这个时代!


提到明朝的紫砂器,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大”。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器型非常的大,明朝紫砂壶的大,是受饮茶文化和用途的影响,明朝虽然已经实行冲泡的方式饮茶,但是冲泡与水煮的方式还是处于并存状态,因此大的紫砂器还是有较大需求。即使是冲泡方式,精细化泡茶还未普及,文人士大夫还没有参与。明朝紫砂器物之所以大,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紫砂壶是用来烧水,烧水器物的要求自然与饮茶不同。直至明末年,时大彬游娄东,文人影响紫砂壶的制作,始作小壶。


明紫砂器的另一个“大”,是指的其气魄较大,整体敦厚,受明朝艺术气息的影响,简洁素雅之风迎面而来。很多壶友提起明朝紫砂,直观印象是“粗”,但明朝紫砂器的“粗”却不俗气,粗砂呈现出更强烈的紫砂肌理感,与今天精细的紫砂器相比别有一番风味!型器“粗大”却非常的率真、舒展,与今天的精巧相比,颇有伟岸之感。谈到“精工”,明紫砂器由于在初创器对精工的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并不是“随意”而为之;只要留心,仔细观察优秀的明朝紫砂器“每一笔”都精心而为之。


明朝正处于紫砂初创期,紫砂名家没有现成的作品参照、仿制,很多形制都是从自然界、陶器、瓷器,甚至上古青铜器中受到启发,自主创作而成;因此这个时间的紫砂器物更值得紫砂爱好者研究,从中可以体悟出紫砂器造型之原则,紫砂最初的审美要素。明朝之紫砂堪称大器。


现在我们欣赏一下明紫砂之大器,体悟它的那种“粗而不俗”!感觉明人精心的“每一笔”,感受他它们的气势。我想一定会颠覆你对明朝紫砂的认识,体悟他们“大”““粗”之美。


明 紫砂之大器


明 蟠螭钮 四方壶


壶身四方鼓腹,上面亦昂,圆盖上穹,上塑螭龙为钮。身筒线条曲中寓直,线面相接处,处理的清晰、舒适,彰显身筒宏大气势。三湾流,上平下圆;流上部线成平滑之反“S”型收于流尖,流孔不伤s线条,细微处彰显精心设计,何粗之有?流上部曲线与下部曲线上收下展,相生相应,设计之用心,远胜于今。


明 紫砂之大器


明 蟠螭钮 方壶


把与身筒相接处上部的处理与流根两者相互呼应,视觉感一致,把从身筒些向上生出,至顶处平滑下折,在折处设一飞耳,上扬之势态得到很好的延续;把型底部亦斜插身筒,呈现上托之势,把无下落之虞。


明 紫砂之大器


明 紫砂之大器


流把宽度也精心设计,俯视之,流把相当也。此紫砂壶流把之原则,今人多不见之。


明 紫砂之大器


大彬款 金钱钮 高圆壶 故宫博物院藏


壶型硕大,气势不凡,丰肩向下渐收于底,线条弹性有力,造型挺刮。肩向上急收成高颈,并置肩线一周,圆劲有力。唇线圆润,上粗下细,盖唇与口唇大小相当。盖子隆起,贴柿蒂纹。壶钮镂空,雕饰金钱纹。


流三湾,从肩腹交界处生出,流口斜平切,不阻碍流水冲出之势。此亦切口之原则,今人流切口随意为之,不考虑壶气势之方位,不思水流之走势,不问出水之利弊;今与明相比何精之有?何细之有?


把从肩生出,线条粗细相若,唯上节点流设垂沿,增加了接触面,又不失美观。把环折收于腹底,型似耳。所占虚空间与流向当,二者相互呼应。


明 紫砂之大器


明 圆珠壶(无锡博物院藏)


壶呈圆球型,流把处理方式与蟠螭钮四方壶类似,流把上部方平,更凸显对称性。蘑菇钮,钮足较高,让扁圆的钮与硕大的圆形身筒呈现出一定的距离,扁圆与纵圆因距离而变的和谐一体。今天,不论是制壶人,还是玩壶人,只是一味强调的子是身筒的缩小,而忽略了变化与搭配。记得一位大师说过“任何颜色都可搭配在一起,只要给出适当的距离”,距离产生美,距离可以把两个矛盾的事务和谐的搭配在一起,明朝的这把紫砂圆壶是最好的例证!


明 紫砂之大器


李仲芳款 圆珠壶


这把圆珠壶,与无锡博物院庋藏的相似度较高,盖钮差别较大。而呈现出不同的风味。锡博所藏圆壶给人对比映衬感较多。李仲芳圆壶给人在视觉上更多的节奏韵律感,圆钮矮足、扁盖微隆与圆型的身筒给人强烈的大小递变的节奏感;盖的有保持在身筒所形成的虚空圆型内,整体憨态可掬。


明朝之紫砂器值得慢慢、细细品读,它们的那种敦厚、淳朴、大气之势会向你涌来,会沉浸在他们的大度之风中,震撼着你,并与之共鸣……


(公众号:紫砂弥陀原创,wx:daefeng)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