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作者:卓易紫砂街 更新时间:2022-07-14 20:51 阅读:516

地处太湖西岸的宜兴,有这样一座小镇,家家捶泥户户弄陶。这里的陶,指的可不是陶瓷,而是紫砂陶。吃上国家经济红利的紫砂,俨然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甚至大有比肩景德镇陶瓷的趋势。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做不死的西施和石瓢。


什么意思呢?


即便你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腿不好听力也受限(当然这是极端状态),只要智力正常,眼睛和手指活动没问题,那就能学会做壶这门手艺(做得怎么样咱另说)。尤其是西施和石瓢这两个紫砂壶型,它两的难度就相当于小学语文和数学,是做壶人的基础课必修课。


就算是一辈子只做西施或石瓢这一种紫砂壶,也能衣食无忧、吃喝不愁,甚至日进斗金。


想必有人就要质问了,石瓢不过就是一把壶,它凭什么!


那就不得不先讲讲石瓢壶的身世。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东坡石铫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大家都不陌生吧,石瓢壶虽然没有女娲这样强硬的背景,好歹也是大文豪苏东坡(1037-1101)设计赐名的,只是那会还叫“石铫 [diào]”,并留下“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词句。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陈曼生画像


到了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四十七岁才当上溧阳知县的陈曼生(1768-1822),徒有经邦济世之志,却无仕途亨通之运。虽然这个官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兼县委书记,但远离政治中心,人生抱负笃定是难以实现的。仕途不通那绝对是心情郁闷到极点,需要一个突破口来释放,比如发展点兴趣特长、业余爱好什么的。这对精通诗文、书画、篆刻的士大夫陈曼生来说,可不就是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碟。


以“坡仙之徒”自居的陈曼生索性效仿偶像苏东坡,寄情山水、亲近百姓,大力发展个人特长。卓老师大胆揣测一下陈曼生的心理:诗文我自是比不过,但金石篆刻是我的强项。老苏你设计出了石铫,可那已经成为过去时啦,现在流行清饮,提梁不实用还是省了吧。紫砂壶除了烟火气,也是时候再风雅一番了,不如刻上点诗句,也全了我读书人的名望。


无巧不成书,遥想当年东坡自请贬于常州的宜兴县,可不就挨着陈曼生当官的溧阳县么。能和偶像隔空互动,也难怪他陈曼生在紫砂壶设计这条道上热情不减、永葆初心。反观当今动不动就喊偶像“老公”,还老换的现象,那古人的追星手法可高级太多了。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在历史与自己的双向选择下,彪炳紫砂史册的旷世之作——曼生十八式诞生了,其中的石瓢壶,更被后世推向了万壶之宗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陈曼生在里面扮演的是设计师的角色,并不是制作者。曼生十八式多是出自杨彭年、杨凤年兄妹之手,十八式也不是只有18把,而是有将近40把。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曼生石瓢


曼生石瓢最耐人寻味的,还是那句“不肥而坚,是以永年”的壶铭,可谓概括了石瓢壶的精髓,后人对此也有着不同的理解。


理解一:壶铭意思是喝茶对人好处多多,能够减少脂肪的囤积,喝茶养生使人身体硬朗、健康长寿。


理解二:这句话是曼生在描述此壶的特点,器型收敛、质地坚硬,历经数百年也始终如一。


关于曼生十八式,先在这里留个坑,卓老师以后会单独和朋友们唠一唠。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子冶石瓢 红皮龙 225cc


北宋有文坛双子星,清代也出了两位紫砂巨擘,其中一位是前面说到的陈曼生,另一位则是与曼生同时代的瞿应绍(1780-1849)。喜爱紫砂壶的人对这个名字或许也有点陌生,但一说到子冶石瓢,那可就是如雷贯耳了。


文化人都很在意自己是不是有代表作。


有曼生十八式珠玉在前,那同样爱玩紫砂壶的瞿应绍(字子冶)自是不甘示弱。好朋友曼生已经在紫砂壶上作金石文章并且成功出圈了,子冶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成功出道还是维护友谊小船的正常行驶,怎么也不好和陈选同一赛道。


再者,子冶对自己也有很清晰的认知,他知道自己绘画出众,尤其是绘竹子。老陈刻诗文,那他何不另辟蹊径刻竹子呢?而且竹子自带君子风骨又不受壶面所限,绝对是个能破圈的金点子!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子冶石瓢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瘦,是它的核心,每一根线条都在严格管控整把壶的体脂。


身筒延伸为一个大的三角,把为三角,盖延伸为三角,三个围棋足构成三角,流、把与身筒也构成三角形。骨格清奇,俊秀爽朗,线条锋利如刀,顿挫有力量。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景舟石瓢


到了现代,曾任宜兴紫砂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一代壶宗的顾景舟大师(1915-1996)引用“弱水三千,仅饮一瓢”,把石铫壶改名为石瓢壶。他所设计的满瓢,现在被人称为景舟石瓢。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景舟石瓢 梨皮朱泥 270cc


顾景舟所设计的满瓢饱满丰润,壶身具张力,在壶把上方与壶口平面多出了一个钝角三角、加粗壶嘴,在保留满瓢饱满稳重大度的基础上,再给人以一种更加蓄力的感觉。


从北宋苏东坡,到陈曼生、瞿子冶再到顾景舟,石瓢壶总能在不同的时代找准自己的位置,演变成人们需要的模样,服务于不同的群体。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汉棠石瓢


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眼中,它是这样的。


线条犹如弯曲的钢丝,在景舟石瓢基础上又加了几分浑厚,添了几分丰满,使之有骨有肉,温润可爱。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养心瓢 红降坡 135cc


在文艺青年眼中,它是这样的。


融入万古长青的竹元素,有趣又有意,口盖更是设计得与壶肩同宽,完完全全解决了初学者投茶、清洗麻烦的问题。


说起紫砂壶别只知道石瓢,它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四方石瓢 黄金段泥 260cc


在方器唯粉眼中,它是这样的。


正所谓“智欲圆而行愈方”,将四方与石瓢壶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但保留了原有倒三角的特色,还增加了方器的刚阳与挺秀之气,刚柔相生,两者融合更显得隽永耐看。


这样看来,紫砂江湖中盛传的“壶中百变,首推石瓢”也并非空穴来风、徒有虚名。


你有想好玩哪把了吗?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