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作者:紫砂百味 更新时间:2022-07-14 15:19 阅读:380

紫砂文化2020年5月7号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林玮-青灰段


紫砂壶是为茶而生的器皿,所有脱离实用的设计,都是空中楼阁(纯艺术型除外)。


关于实用,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对做壶者如此,对选壶者亦然。


1.壶盖上的“钮”,也称“的子”,其大小和形状要便于拿捏稳当。


有些壶型没有“的子”,设计时,更应注意壶盖的拿捏方式,否则,泡茶时,壶盖会非常烫手的。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春牛壶260毫升


2.紫砂壶的胎体厚度,以厚实者为佳。(薄胎属于炫技,确实难度大,但是就实用而言——略脆)


一则,符合紫砂茗壶古朴雅拙的厚重的质感;


二则,壶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可抵御不可预计的外力伤害,以确保“长命百岁”。


3.壶底和内壁是否处理的干净平整,有无残留的泥点和泥块,即俗称的“推墙刮底”,此项处理工序,是衡量一个工手“功力”的重要标准。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3.壶盖的子口(壶墙的泥圈)高度,常见尺寸多在10mm左右,倒茶时会有落帽之忧。大于15mm为适宜,有些壶型,口盖大者,子口高度增至18~20mm也无妨(较高的子口,在泡铁时,还兼有下压茶叶的功能)。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4.壶盖(座片)的边缘和壶口(坨子)的内、外边缘,要做倒角或圆角处理,使边缘线条钝化(因为较锐的边缘,极易在磕碰后形成或大或小的缺口,影响壶的品相)。


5.壶盖子口的泥圈厚度,常见尺寸多在1mm左右(薄胎壶除外),太薄的子口强度不够,在壶盖频繁开、合及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磕碰坏。子口的泥圈厚度以1.5mm左右为适宜,有些壶型,口盖大者,子口的泥圈厚度增至1.8mm也无妨。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6.壶嘴与壶身的夹角以45°±10°为宜。过于接近垂直,出水时有“喷”的现象;反之,过于接近水平,出水时有“漫”的现象,没有力度。


壶的嘴型也要稍加留意,尖、长、薄的壶嘴,容易受伤;粗、短、厚的壶嘴,比较“强壮”。流管内要干净平滑。


7.流的根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壶的出水。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底,则水压充足,出水有力,并可减少倒水时壶的口盖部溢出茶水的机会;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口,水压会有所欠缺,倒水时,壶身的倾侧角度增大,口盖部溢水的可能也随之增加。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8.壶的出水孔,常见的有三种:独孔、球孔、网孔。


以网孔较为适宜;


独孔倒茶水时拦不住茶叶;


球孔有碍壶内的清洁工作,孔密壳薄,易碎会掉。


当下最佳:内推球孔,在网孔的基础上,最内推弧形处理,既不会被大叶片茶堵死,又不妨碍清理。不过制作难度比较高。


9.壶内网孔的孔径,不宜选取密而小的(因孔径过小,水流经过时会受到水的张力影响,阻力增加,流速下降,动能减少,出水不爽)。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内推球孔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紫砂壶形体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