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作者:朴知紫砂文化 更新时间:2022-07-13 20:57 阅读:726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梅调鼎


梅调鼎(1839-1906),号赧翁,字友竹,浙江宁波人,晚清书法名家、浙东书风开创者,被誉为“清代王羲之”。著有《注韩室诗存》、《梅赧翁山谷梅花诗真迹》、《赧翁集锦》存世。”


梅调鼎年轻时曾补博士弟子员,后因书法不中程见黜,不得与省试,从此发愤习书,绝意仕进,以布衣终其一生。用现在的眼光看,梅调鼎不但极富个性,而且志气极高。


清代科举制度规定, 考卷上必须用 “ 馆阁体”( 又称台阁体) 书写。这是一种大小匀落,横竖整齐,笔道光滑,字字工稳的字体, 不但没有个性, 而且毫无生气,几乎同现在铅字一样。梅调鼎从小就对“馆阁体” 非常痛恶,因之,他从不沾毫。由于他的书法不肯附俗, 被督学使者取消参加省试的资格。有人劝他不妨写 “ 馆阁体” , 以求仕进。梅调鼎决不屈就。


面对科举的失利,他不沉沦,不附俗,而是发愤作书挑战“馆阁体”。据介绍:梅调鼎初学颜体,在学到对其能乱真时,又刻意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旁及诸家……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独树一帜。书法能圆能断、圆断结合,结体典雅、风神秀逸。近现代书法家邓散木评说梅调鼎:“写得既漂亮又朴素,像年轻的农村姑娘,不施脂粉,自然美好。”当代书法泰斗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这样评价梅调鼎的书法成就:“说到他的作品价值,不但当时没有人和他抗衡,怕清代二百六十年中也没有这样高逸的作品呢?”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梅调鼎书法作品


有付出才有回报,梅调鼎晚年曾吟诵过《晨起》诗:“夜卧不能迟,晨起常苦早。”早睡早起是梅氏数十年因习书养成的习惯。据载:每天清早起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笔头极长的羊毫笔悬腕写小楷百余字。羊毫是毛笔中最难驾驭的,尤其是大号羊毫,中间软柔无力,难于用劲。为了驾驭大软笔,使其能得心应手,宛转如意,梅调鼎除了足不出户勤练外,还持之以恒苦练。据说在寒冻腊月天,梅调鼎常把双手插进雪堆,待两手冻僵之后,再奋笔疾书,直到两手写得发汗为止。历经无数寒冬酷暑,梅调鼎才开创了浙东书风,光绪帝的老师、大学士翁同龢赞他道:“三百年来所无,惜乎布衣,致声名寂寥。”


虽无功名,但在梅调鼎壮年时期,他的书法已声扬浙东。作品由慈溪县一名叫张斯桂的文官带往日本后,被当时在日本的晚清著名书法家、历史地理学家、目录版本学家杨守敬看到,杨开始在东瀛传播梅调鼎其人其书。梅调鼎不但是名震日本书坛,而且被日本书坛誉为“清代王羲之”。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梅调鼎书法作品


这一赞誉由海外传到国内,梅调鼎的声望更是与日俱增。不少官吏、富商纷纷慕名到慈城,登门求字。当时的浙东曾出现“为求友竹字,愿出万两银”的盛况。但梅调鼎却不愿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别人哄抬的商品,为了表明他倔强而孤高的心迹,在自己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谈笑无鸿儒,往来皆白丁”,对达官贵人加以拒绝。但对一般常人求书,从不敷衍了事,必认真书写,自觉满意为止。因此,他所写的多属精品。


“壶以字贵,字随壶传”,这是人们对玉成窑紫砂壶的评价。其实,除了书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梅调鼎原创的意蕴深厚的壶铭,可谓前无古人尚无来者。


“……梅调鼎晚年借用(慈城)林家大园一隅作为窑址。玉成窑聘请名工制坯,名家刻字。玉成窑产品以紫砂为主,也旁及文房用品,如笔筒、水盂、笔洗之类,制作精良,多数刻有调鼎落款。”——罗丰年《梅调鼎与玉成窑》


网名“123慈水人”在其博文《老慈溪县紫砂器“玉成窑”考》一文中说“现存世的梅氏紫砂壶能确定真品的仅6把”,并附有四幅图片。6把壶中除了博浪椎壶、瓜娄壶,还有汉铎壶、柱础壶、秦权壶、笠翁壶,其上都有“赧翁”铭。该文还指出:民国癸未年(1943年)秋月出版的梅调鼎的书法集《赧翁集锦》书中记载了16条梅氏紫砂壶题铭,其中12条有“赧翁”或“赧翁题、铭”等字样。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上海博物馆藏博浪椎壶


梅氏的紫砂作品,因笔者掌握的资料有限,只在韩其楼先生编著的《紫砂壶全书》看到两件“赧翁铭”的紫砂壶。一件即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那件著名的“博浪椎壶”(图1),壶身铭:“铁为之,沙搏之。彼一时,此一时。赧翁铭。”嘴下印:“韵石”,底印“林园”。编者赞其“赧翁之书法,镌刻得干脆利落,游刃有余,诚为意趣盎然的一件佳器”。《博浪椎壶》的铭文:“博浪椎,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该壶的创意和造型源于历史事件张良刺秦王。博浪椎原为一种特制铁器,当年张良遣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惜未击中。铭文意为当年铁制的博浪椎用于刺杀秦始皇,如今紫砂博浪椎壶则用来鉴赏品茗,可谓彼一时、此一时也。此铭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该壶制于清末,时外敌入侵,满清王朝对外软弱,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对内腐败民不聊生。作者托物寄情,体现了既忧国忧民又无力救国的无奈情怀。酌文撰句到这个份上,足见他的独特匠心与深厚功底。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唐云藏 瓜娄壶


另一件是上海收藏家唐云的藏品瓜娄壶(图2),壶身铭:“生于棚,可以羹,制为壶,饮者卢。赧翁铭。”把稍印“韵石”,底印“林园”。此壶铭文切器、切题、切茶,文辞高雅,意境深邃,艺趣盎然,书法秀逸,金石韵味醇厚,壶身筋纹清晰。瓜娄系一种葫芦科圆形瓜类,除瓜可供食用外,瓜子及根可药用,有宽胸润肺、化痰清热的作用。“卢”即写出《七碗茶歌》、被誉为“茶仙”的卢仝。铭文寓意饮者皆可成为卢仝那样的茶仙。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久晴何日雨 问我我不语请君一杯茶 柱础看君家赧翁铭


同样“接地气”的还有《柱础壶》的铭文:“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是民间关于气象的谚语。旧时老房子屋柱下面均有石质柱础,如柱础湿润冒汗,说明天气将会由晴转雨。梅调鼎题写的另一铭文也点出了这一自然现象:“久晴何日雨,问我我不语。请君一杯茶,柱础看君家。”用注茶壶润作喻,堪称巧妙。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赧翁铭


以古代事物制壶题铭是梅调鼎的又一特色。请看一款《汉铎壶》的铭文:“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铎是一种形如甬钟的大铃,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有铜、木两种,称金铎、木铎。除作为乐器外,还有两大作用,古籍有“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之说,木铎用于和平时期的文化宣传,金铎则用于战时军事召集或战场上鸣金收兵。汉铎即汉朝之铎。第一句是说壶型来源于汉铎。第二句“土既代金”点出了紫砂壶虽是陶土制作,但价比黄金。“茶当呼荼”,说的是唐代之前两字通用的典故。


玉成窑文人系列——“清代王羲之”梅调鼎


吾岂匏瓜 乃酒之家为阳羡人 而户于茶赧翁铭


梅调鼎一生布衣,通过刻苦努力,成为“浙东书风”和紫砂文人壶的代表人物,在书法界和紫砂界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精神财富,可谓千古一“梅”,诚为难得。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