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选的思维看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奇怪言论

作者:九叔茶器圈 更新时间:2022-07-13 13:54 阅读:166

用毛选的思维看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奇怪言论


分享茶器知识,


最新市场消息,


感悟茶器文化,


就在,


敢说真话的九叔茶器圈


茶器纵论-No.79


《用毛选的思维看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奇怪言论》


我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


虽然学历并不高,也并非富二代,


但自己家庭一直是读书过来的,


我从小,家父不会跟我说你必须看书,


但是他以身作则,他拿一本书,我拿一本书,


父子经常吃过晚饭,各看各的书,直至深夜,


所以看了很多不能直接有竞争力的杂书,


直到大学,才开始看法律、金融方面的书籍,


但这些杂书,确实是我生命中永不枯竭的竞争力。


如果说,我书房中只能保留两本书,


我一本会留《红楼梦》,一本会留《毛选》。


红楼梦某种程度上是我精神世界最后的砥柱,


更是底线,每当我取得小小的胜利,


我不会先急着庆功,或是进行炫耀式消费,


而是先看一看《红楼梦》,它会告诉我,


那样的豪门是怎么没的,人生只剩白茫茫大地……


而每当逆境或者需要去深度思考,


我会很认真再去读一读《毛选》


它会告诉我,复杂纷扰的世界,


我应该怎么拨开迷雾,


去真正找寻解决的办法,


是一种极其高明方法论。


有些人对任何事情都不加以分析,完全以“风”为准。今天刮北风,他是北风派,明天刮西风,他是西风派,后来又刮北风,他又是北风派。自己毫无主见,往往由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毛泽东文集》


01


景德镇陶瓷茶器圈有个现象,


那就是各窑口的经销商及粉丝有点对立,


为自己的喜好或者已购买茶器的品位,


容易去针锋相对,


或者说完全以某种陶瓷茶器圈中,


某种风向为标准,去阐释自己的审美观。


这里并非是贬斥一些极端的玩家,


某种意义上,绝大多数的玩家对陶瓷的视角,


和我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我生在景德镇,家族中制瓷的很多,


不要说陶瓷茶器类的一些窑主,


平日中就能接触到,耳濡目染,


景德镇就这么点大,躲起来做拍卖会伪品的人,


我也见了很多,我看陶瓷的视角,


肯定和大多数外地人不一样,


这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熟能生巧,


近水楼台,信息更加对称罢了。


用毛选的思维看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奇怪言论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西藏,


是全中国文艺青年的梦之地,


简直是神化了西藏,


我西藏是去了很多遍,我也觉得美,


但是真去了,也不见得说能净化你心灵。


这是非常扯淡的一个概念,


心眼不好的人,去了某个地方就成大圣人了,


不存在的呀!


景德镇的诸多窑口,没有很大的鸿沟可言,


如果说樊家井的一些一百左右的瓷器,


是60分,我也就觉得窑口在70分,


好点的75,一般水准在70,顶尖的不过80而已,


陶瓷茶器的价格更多体现在供需层面上,


所以各大窑口没有所谓的很明显的低劣之分,


我很早就写过一篇文章,


《不要低估景德镇任何一个窑口》。


用毛选的思维看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奇怪言论


跟着不良经销商或者喉舌在后面追风,


其实倒也没什么,常情,


玩陶瓷本来就像小时候打弹珠扑花片一样,


一阵风而已,今天北风,明天南风,


但是为了追风而去追风,


甚至刮北风,就去贬斥南风,


这是很没水准的一件事情,


有的喉舌是为了生存没办法,


但作为玩家而已,好的人生不应该去乱追风。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本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看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选集 一


02


目前茶器圈对柴窑与胎釉的关系,


不明白所谓胎釉的润度为何物,


与柴窑没关系,与烧制时间和温度曲线有关,


存在非常大的误区。


以至于很多人利用这种误解,


窑口也好,经销商也好,包括一些喉舌也好,


给柴窑去造势,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诈骗。


为什么很多人拿着柴窑的杯子,会觉得很润,


有人将其归纳为马尾松的松油烧进了胎釉里,


这是一个陶瓷茶器圈极其荒谬的谎言。


1200度是景德镇烧瓷基本温度,


这个温度里,别说松油了,


整个含碳的有机物怎么可能在空气中,


吸附在陶瓷胎釉的表面。


用毛选的思维看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奇怪言论


马尾松·景德镇柴窑烧制的燃料


当然我们从玩家视角上来看,


为什么柴窑的东西显得更“润”更“糯”?


原因是熬得久,气窑烧得久也一样,


跟松油是一点关系没有,


就像用微波炉烧出的菜没电,


用煤气灶烧得菜也不会有煤一样。


当然马尾松的松油的确是有价值的,


价值在哪?提高温度……


古代很难将温度提高,松油相对能提高点温度,


并且柴窑烧制,在烧还原焰的时候,更好一点。


不过呢,景德镇气窑能烧出柴窑的感觉,


几乎是非常变态的,都是食物链顶端的,


比如御窑元华堂,比如自牧堂……


顺便说一句大家难以置信的话,


人家做假古董的人,都是用气窑。


目前我市场上的很多窑口,很难做到。


但是用柴窑,是用长时间熬制胎釉,


就能出现这样我们市场较为喜好的胎釉感。


总得来说,柴窑确实能提高胎釉的上限,


这个上限的前提是基础分相当之高,


没有这个基础分,本身就是不行的,


进了柴窑是无法取得镀金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目前市场上最贵的是柴窑,


最便宜的,居然还是柴窑,


这就是柴窑的实质。


顺便说一说古法柴窑,


完全的古法柴窑是不存在的。


就拿一点,古法柴窑的砖,


景德镇之前是用紫金土,


这种土现在没有了,砖都不一样,


你拿什么做所谓古法柴窑?


我们许多同志缺乏分析的头脑,对于复杂事物,不愿作反复深入的分析研究,而爱作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


毛泽东文集——


03


陶瓷从工艺上没有绝对标准可言,


放当代,不能以某一件窑口的成名作,


作为一个系列的衡量标准,


放古代,不能以某一个时期的经典,


作为一个系列的衡量标准。


从而做出,这个牛逼,那个不行的绝对观点。


很多人,看到某一件陶瓷茶器,


结合该陶瓷茶器所属的领域,


简单对比过后,得出结论,


这个是*逼,那个是牛逼的……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简单对比法,


只能说明市场风向,


不能说明陶瓷本身所具备的审美点。


或者有的朋友,拿着雍正的釉里红一看,


你看,这个明中期的釉里红就不行,


这显然是不对的,


两者的胎釉都不同,


这个怎么去比呢,


在同等的制瓷环境中,


只能说明两朝的审美点不同,


以及工艺背后的标准不同,


不能说明,一个绝对牛逼,一个绝对*逼……


真正景德镇懂古瓷,懂瓷器的高手,


至少是向元华、黄云鹏、龚志勇、游峻这种级别的,


前两者是明清官窑器和元青花集大成者,


后两者是王步及珠山八友的研究高手及收藏家。


用毛选的思维看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奇怪言论


向元华与刘益谦


要知道向元华是什么等级的,


现在诸多玩家所崇拜的知名窑主,


这些70后的窑主们,给向元华当过马仔,


当过“向家军”,偷师一点绝招都很不得了。


再说搞王步青花的两位,不用说鉴定真假,


他们连谁做的假都能知道,(不方便明说)


仿王步青花的窑口,


这辈子没见过几个王步的巅峰真迹,


他们是一屋子真迹……


胎釉在他们这些的眼中,只有新和老,


没有什么所谓“肥”、“润”等等,


为什么?因为他们能随时做出来,


这不是什么很不得了的事,熟能生巧而已。


他们有一点,他们属于力求仿古,


出发点并非是当代审美,这是本质区别的,


说白了,他们做一个东西不是为了让你看着开心,


我们所知道的陶瓷窑口,是为了让你开心的。


而是让专家都看不出来这是真迹还是仿做,


让你知道,什么是真古董,什么是上周的,


说到对瓷器的认识,这帮人是碾压窑口的。


为什么我绕到这些仿古高手上来说,


因为景德镇陶瓷的最高标准,


之前一直是仿古,就是我用我的工艺,


完完全全给你仿做一个雍正粉彩出来。


而不是,我为了你的审美,


我给你做出,你认为最漂亮、


最像雍正的粉彩出来……


所以,景德镇的陶瓷,在陶瓷茶器领域,


标准还是以审美为主,


那么以审美标准,就不要去扯什么是标准,


这个仿王步的窑口仿得像,


那个仿明青花的窑口仿得像,


……


如果真有一个窑口不要说做得像官窑,


就说自己烧出的胎子与官窑一样,


拿到北京,二十万一个,人家愿意收,


没必要去给你一两万还加个彩卖你。


真有这么一个窑口,做得跟王步一样,


人家直接让他去做王步的伪品不就可以了,


仿一个几百万……还卖茶器做什么


领域不同,标准不同,注定不能太偏颇,


玩瓷,玩到最后,一定是该刻板按仿古一套来,


那么我就按仿古的标准来看,


如果真是看审美,我就按审美来。


没有说哪一个做得绝对牛逼,也没有说绝对*逼,


还是要反复得去做分析,你才能知道。


用毛选的思维看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奇怪言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