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十八式“匏瓜”|品味经典

作者:卓易紫砂街 更新时间:2022-08-10 22:02 阅读:605

做官只至七品县官,然而他在紫砂一道上永载史册。


陈曼生,设计紫砂壶并交与紫砂艺人制作,把绘画的空灵,书法的飘洒、金石的质朴,有机地融进了紫砂壶艺,使紫砂艺术进入了历史上的又一昌盛期,开创了文人壶的新纪元。


曼生十八式“匏瓜”|品味经典


“曼生十八式”,是陈曼生所设计的茗壶,其实远不止十八把。


“十八”在古代是用来泛指的虚数,表示数量多的意思,我们今天所说的曼生十八式,是沿袭古人叫法。


曼生十八式“匏瓜”|品味经典


成书于一九三七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收录的曼生壶就有26把。据考证,曼生壶至少有40多种式样。


这其中“匏瓜壶”,是一把寄托了曼生相思之情的紫砂壶。


清朝官制,部分官员的家眷是不能带在身边的,因而曼生夫妻不能长相厮守。


一日曼生偶读曹植《洛阳赋》,不禁哑然而笑:“此物不正好寄我之思,释我之苦矣”。


细究之,匏瓜又称瓢葫芦,乃葫芦之变种。葫芦寓意福禄,美好吉祥,而匏瓜却成了孤单的象征,不禁感叹。遂遍寻匏瓜数日,日日观摩,终成此一不寻常之壶式,名曰:“匏瓜壶”。


曼生十八式“匏瓜”|品味经典


曼生匏瓜壶


曼生在壶身刻铭:“饮之吉,匏瓜无匹。曼生铭”。


成壶的本意是缓解相思之苦,壶身铭文却表达了以瓠壶饮茶最适合,寓吉祥美满之意。


反其道而行,陈曼生把洒脱的性情与文人的浪漫都篆刻在了匏瓜之上。


匏瓜属葫芦科,名虽为瓜,但其果实并不供人食用,而是被剖开当作水瓢使用。《诗经·小雅》中早就说过:“幡幡瓠叶,采之享之。”是说它的嫩叶可食。两百年来,无数匠人都想要再现曼生壶的品格。


曼生十八式“匏瓜”|品味经典


但,对于将文人雅趣融入壶中的曼生壶来说,壶形是它的“骨”,而壶身的铭文篆刻则是它的“魂”。一把品质上乘的曼生壶对于匠人技法、品格考量都极高,而且还考验手工刻绘的功底。


今有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董彩芬与先生二人,穷其一生揣摩“曼生壶”之精髓,其“曼生十八式”的风骨被行业所公认。


最近,卓易紫砂街特邀两位老师复刻“曼生十八式”,从选料到制壶、刻绘、成壶,两位老师全程投入,保证了紫砂壶的高品质呈现。


曼生十八式“匏瓜”|品味经典


此壶稳重沉着,截盖的设计,盖与壶身浑成一体,使整把壶宛如一丰硕匏瓜。骨肉亭匀,比例协调,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处处恰好。


拱起的桥形钮顺势而起,小弯流微屈、力感十足,圈把以优美恰当的弧度收束于壶身,壶底内凹。


此壶秀巧文味,取法自然,寄托了作者的文人情愫和放野山林的心境。采用紫泥制作而成,此泥料为紫砂的代表性泥料,呈棕紫色调,肃穆沉稳,易泡养而不挑茶。


曼生十八式“匏瓜”|品味经典


卓易紫砂街出品的每件作品都有证书,还有区块链技术支持,所有的紫砂壶都能溯源,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