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作者:朴知紫砂文化 更新时间:2022-07-25 01:45 阅读:929

杨彭年,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字二泉,号大鹏,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又善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名艺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


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 世称“彭年壶”。陈曼生曾说:“杨君彭年,制壶得龚时遗法。”什么是“龚时遗法”?那就是手工捏制砂壶的传统工艺。因为“乾隆时期制壶多用模衔造,其法简易,大彬手捏遗法已少传人。彭年善制砂壶,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自有天然风致”(《耕砚田斋笔记》)


清代徐康所撰《前尘梦影录》一书中记载:「紫砂壶名家陈曼生司马在嘉庆年间官荆溪宰,适有良工杨彭年,善制砂壶,并为捏嘴不用模子,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一门眷属,并工此技……」寥寥数语,可谓对杨氏壶艺的贴切评价。


杨彭年是紫砂艺人与文人全面合作的典范,先后与多位文人合作。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曼生壶图册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号曼生,一号种榆道人,乾嘉间浙江钱塘人。素善书,酷嗜摩崖碑版,行楷古雅,八分书尤简古超逸,脱尽恒蹊。篆刻追踪秦汉,为“西泠八家”之一,兼好六法,意到生趣盎然。


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的“曼生壶”,从泥料的选定、壶款的设计到壶铭镌刻曼生及其幕客全面参与,彭年则要能准确领会曼生的设计意图,并具体把它从平面的图样制成壶样,且创新款式达数十种之多,足见彭年有较高的悟性。我们还能想象,彭年在制作中一定会提出修改意见,使之完善,所以曼生壶的创新造型也有彭年的功劳在内。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清嘉庆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 汉君壶


尺寸:长14.5cm


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


成交价:RMB 2,875,000


铭文:有扁斯石,砭我之渴。曼公作扁壶名。


此壶以段泥制成,流把与肩连成一线,整体线面明畅、功法讲究、玉润饱满、一气呵成。嘴、把、桥钮线条清晰,壶盖外沿与壶身上口沿紧密结合、严丝合缝,微细中见神韵。形制端庄大方。器胎用料讲究,突沙细而不糙。壶体呈红褐色,柔光内藴,温润如肤。平肩略下溜,直腹下收与肩同。体胎薄厚均匀一致,风格淳朴独特。


以此壶饮茶,自觉文气高三分,或许宁静以致远用于此壶是最为恰当的,或曰其中蕴含之“石”与“时”之天机,石扁至乃时来运转之意也。此紫砂壶乃曼生平生诗词功底的展示,以壶为书,载其所学,曼生风情与文学思想之完美体现,其美学价值与文学价值珠联璧合,堪称一绝。此壶风格清绝奇峻,品其境界: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履寻幽。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乔重禧 行书 临张文敏本争座位帖


乔重禧,(1793-约1840),嘉庆道光年间人,字鹭洲,嘉庆廪生。博学嗜古,精鉴赏,工书法,书法学颜真卿,得其风韵,尤精小楷。鹭洲好壶艺,常与瞿子冶、杨彭年合作制壶。钤“吉壶”、“宜园”印,署“鹭洲”或“宜园主人并书”款,均为乔氏之作品。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杨彭年制 壶乔重禧刻 高井栏壶


中国嘉德 2010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3,360,000 元


铭文:祝京兆书法出自锺王,遒媚宕逸,翩翩有凤翥之态,近代书家罕见其俦,若此书洛神赋,力追锺法,波画森然,结构缜密,所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超出寻常之外矣。枝山曩时以小楷和陶饮酒二十首,赠余比岁,失之每以为恨,今观此书,不胜人琴之感!顾介臣雅称好事,藏之出示,属余为题。长洲文征明识。(文征明诗文)


此壶为龚心钊进士及第后,第二年得之,时光绪丁酉,年二十八岁。壶身环刻文征明楷书诗文,一百一十八字。三美毕具于一壶:书法精、金石趣、壶艺高。


朱石梅( 1796-1850),名朱坚,字石梅,一作石楳,又作石眉、石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清嘉庆至道光年间著名的精锡制壶名家。著有《壶史》,嘉道以来名士题咏殆遍。能画,善墨梅,亦具苍古之致,兼长人物花卉。篆、隶、行、楷,均劲逸有风致。尤精铁笔,竹、石、铜、锡靡不工,卒年七十余。(《墨林今话续编》、《广印人传》)


成书于1852年的蒋茞生《墨林今话续编》记载,沙(砂)胎锡壶是朱石梅创制,当时朱石梅还在世,这个记载应该可靠。历史也一直沿用了这个说法,公认朱石梅为砂胎锡包壶创始人。朱石梅除了亲自动手做一些紫砂器和砂胎锡包壶外,还和一些紫砂名家合作,制作了不少经典作品。许多资料提及与他合作的是杨彭年、申锡、吉安等。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朱石梅刻 杨彭年制 梅花诗文壶


寬:14.8cm 高: 10.5cm


銘文:香裏琴橫。石楳。杯裏紫芽香代酒,琴中綠水可留賓。石楳持贈,竹泉六兄清玩。


底款:楊彭年製


此件是朱石梅楊彭年合製器,圓筒身,前有三彎流,後有耳狀把,底部圈足。壺蓋平,鑲嵌進壺身,上置半環鈕。鈕的兩端以繩紋圓環相套,靜中有動。壺身一面以刀代筆,將朱石梅所繪老梅幾株鐫刻其上。枝幹從左下方向右上生長,至末梢之處,回轉向左邊,構成視覺上的均衡。梅花大小不等,姿態多樣,分佈其中,各盡其妙。雖無筆墨點染皴擦,卻深得風骨灌入精神,聚散之間層次錯落,舒展曲折渾若天成。畫面左邊,楷書寫“香裏琴橫”,落款“石楳”。壺身另一側,刻“杯裏紫芽香代酒,琴中綠水可留賓。”落款“石楳持贈,竹泉六兄清玩。”可知此件當時朱、楊二人合製贈與友人之物。


瞿子冶(1778年——1894年),名应绍,字子冶,初号月壶,改号瞿甫,又号老冶,上海明经,尝任训导,上海松江人。他工诗文,其诗耀艳深华、缠绵悱恻;擅书画,晚年尤工兰竹,用笔放逸,为世所重;精鉴赏,凡钟鼎彝器、秦砖汉瓦无不立辨真伪。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酷爱紫砂壶,像陈曼生一样,定制砂壶。他请邓奎到宜兴监造,而他则亲自操刀镌刻,与曼生不同的是,他不仅在壶上刻铭文且把他最得意的竹子锓于壶上,俯仰疏密、一如其画;并大胆尝试,在壶盖上装饰,竹枝从壶身延展到壶盖,遮天蔽日,别具匠心。他以自己的才气、魄力把文人紫砂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被誉为“曼生之后第一人”,他自号“壶公”,确实名副其实。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清道光 杨彭年制瞿子冶、邓符生刻竹诗文紫砂石瓢壶


《清 代画史增编》:“瞿应绍……上海老明经,性古雅。鉴别金石文字,画宗南田而用笔放逸,又画竹工力最深。尤精篆刻,所刻茗壶,摹法曼生,制极精雅”。瞿壶有粗、细二种:粗沙制作工致;细沙皆画竹,寥寥数笔,更显古朴。这件紫砂石瓢壶包浆温润,壶身刻有两杆竹子,构图简洁,意境高远,格调超然。作品画面生机昂然,气韵贯通,温文尔雅有儒者气象。竹子旁边有篆书“羊子戈造之”五字,气息高古。旁边落有行书“右羊子戈铭文五字,符生;竹外一枝斜,子冶”,镌刻潇洒自如,书卷味十足。壶身略扁,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又不失给轻灵之感。器壁薄,流线大方,紫砂呈色深沉,包浆致密光滑。


杨彭年与其他文人的合作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清中期 陈经刻杨彭年制棋奁壶


此壶以段泥为胎,棋奁式。棋奁即围棋罐也,为曼生十八式中的经典造型,作品造型端庄大度,壶身下半部成碗状,壶肩折线尤为有力,自然胥出,折肩处刻有“无争心,能清节,不尚元,可知白”,乃古代围棋中的熟语。款落“乙丑杏春星垣陈经”,壶底钤四字阳文“杨彭年造”方章。经查县志,陈经乃是宜兴县令,对紫砂壶情有独钟,与壶艺名家杨彭年交往深厚。整壶造型设计独特与铭文的创作风格相契合,作者把文人思想注入形体之中,使得壶艺风格与紫砂的内在底蕴和谐,达到意趣合一、殊途同归的艺术效果。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杨彭年制冯承辉上款钱滨定制紫泥如意直壁圆壶


这件如意直壁圆壶泥质细腻,包浆温润,以优质紫砂泥制作,呈铁栗色。壶身呈宝珠形,平肩高颈,压盖微穹,三弯嘴粗大,饰以如意纹;环把方中带圆,环状方钮,为典型清中期手工制作特征。大平底,做工精细,形制敦实古朴,端正秀美,既古朴醇厚,又简约时尚。壶把与昂起的壶嘴相对称,形成了流畅的线条,方中带圆的壶身显的大气美观,此壶既具小品之细腻,又有大品之霸气,把握有度,堪称精品。


壶身镌刻:“不辞百椀,莫如一囊。少眉老棣台,乙酉七月香陬制。香陬。”“少眉”为清代金石书画家冯承辉。冯承辉工篆隶,精刻印,与改琦、张祥河等结“泖东莲社”,而改琦又与陈鸿寿交往甚密,综合推测此壶很可能是冯承辉、改琦、陈曼生等文人雅集活动中的产物,故此壶在文人制壶的历史上意义非凡。


杨彭年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书画功底是一位具有文人气质的艺人。杨彭年在与文人的长期合作交往中,“近朱者赤”,自身的文化修养也相应提高。据说他制壶而外,亦善陶刻,“兼善刻竹刻锡,亦佳。”(《耕砚田斋笔记》)。杨彭年具有一定的文史知识,从下面两件作品可证明。一是他曾仿宜兴古代文物国山碑,制一紫砂瓶,并仿碑上古文字在瓶上陶刻(图,现藏南京博物院),没有一定的文史知识,怎能有此创作灵感?二是在故宫藏紫砂器中有一“四方委角诗句方盘”。此方盘盘心刻十字形纹与四边线形成河洛图形。盘心分左右两边刻整篇行书铭文云“古者黄帝梦两龙授图,乃斋诣河洛求之,得龙马之图,遂命仓颉造字……余于研朱滴露之暇。有感于斯置河洛之盘,置之座右,以志不忘本之志”,后署“道光甲午邑秋甲子朔书于阳羡友石山房杨彭年制”:从这一方盘及其铭文,我们可以窥见彭年的创作思想,并证明他是一位有深厚的文史知识、具有文人气质的艺人。


全面开启文人壶时代——杨彭年


宜兴窑“杨彭年制”款紫砂文具方盘


年代:清道光(1821-1850年)


尺寸:高3.5厘米 口径30.5厘米 足径30.5厘米


杨彭年在清中期,恢复了时大彬的手工制壶遗法,且与曼生等一大批文人合作,制作了一批造型新颖、题刻壶铭的文人壶,而他又能书善刻,多才多艺,和陈曼生等文人一起对紫砂的中兴、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千年紫砂,绵延至今;雅俗共赏,文化先行。我们不能想象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紫砂壶的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正是文人参与,紫砂壶才将绘画、书法、镌铭、设计等诸多艺术门类综合起来,构成如诗如画的艺术风格,使其制作从工艺跃升到了艺术创作层次。


文人在紫砂壶上或咏或叹,或雕或绘,字字珠玑,宛如杜鹃啼血,不尽文思,尽付如斯。也因如此,汪文柏才有句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