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古人的宅文化——宋代美学与茶道

作者:郁岫阁茶谈 更新时间:2022-08-29 17:57 阅读:645

其实上学的时候学历史,大多对三国啊,明清感兴趣,对宋这个朝代有种很恨不成钢的感觉。似乎宋代就是奸臣,抵抗外族侵略和包青天这些事。直到大学毕业后很多年,才在很多文献中对宋朝这个特殊时代有了新的认识。更是对那个美学达到制高点的时代产生很多的好奇。


宋代的统治中,具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而在信仰宗教的基础上,人们会使用一定的神话故事来美化统治。神话多注重个人的精神修养,这也就告诫世人,要注重内涵。所以宋代陶瓷,返璞归真。在烧制中,追求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状态。该种审美取向下,宋瓷艺术造型以寓意为主,自然祥和。因此,宋瓷主要的美观并不是来自其瓷身的绘画,而是来自其工艺。瓷片的大小、深浅,都十分讲究。陶瓷釉里所表现出来的精致淡雅,并非其他时期的陶瓷可比。


宋代的绘画与书法艺术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这实际上也表明了人们的审美有所进步。而文化的发展,通过社会渗透到陶瓷烧制之中,烧制工匠们借鉴社会的审美观念,来对陶瓷的造型进行深化,例如,在某些陶瓷上的字体,接近某位书法家的笔记;而在某些陶瓷上的绘画,与某位绘画大家的风格类似。这就将宋代的文人书画艺术与陶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艺术风格指导着陶瓷的审美,而陶瓷审美反而表现了艺术风格。


由于地域的差异与文化的不同,使得我国每个地方的民众都有自身的审美标准与鉴赏特点。这点在每个时段的区域陶瓷制作中,反映得很是透彻。而宋瓷整体上来说表现的是完美性美学特征,其主要表现为:造型。宋瓷造型相对简洁,优美,其整体的线性流畅,与前人刻意追求某种造型的设计特点完全不同。整体来说,十分清新秀丽。装饰。装饰也就是艺术修饰,通过某些手段来对其进行功利性美化。而宋瓷主要追求的是其对于文人美学观念的融合度。因此,其在瓷身的装饰不多,反而,是通过工艺来对其进行表达。丰富的釉色就是最好的表现。意境。宋瓷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其整体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情境,可以说,其意境表现能力极强。无论是神话中的“道”,还是文人追求的“雅”都能够得到传神的刻画。材料与工艺宋代的烧制瓷器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其运用陶瓷具备的自然属性,表须出独特的材质美与技术美。再者,其装饰也需要对应的工艺来表现。


聊聊古人的宅文化——宋代美学与茶道


另外宋代的中国画也是进入一个新的高峰,中国北宋徽宗赵佶执政时为培养宫廷需要的绘画人才而创立的皇家美术教育机构。始建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附在”书学"之中,统称书画学,是太学中的一个学科。不久,画学便从书画学中分出而独立。


  


聊聊古人的宅文化——宋代美学与茶道


  画学和太学中其它学科一样,有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教学要求。学生来源分"士流"(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出身的官僚子弟)和"杂流"(指没有社会地位的庶人子弟)。"士流"和"杂流"分别居住,考试也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按照学生成绩的高下分为三舍,先入外舍,再升内舍,最后升上舍。画学的学生和太学中其他学生一样享受推恩法,成绩特优者不经科举考试而推恩得官。


  


  画学中设有博士、学正、学录、学谕、学直等负责教学及行政管理。绘画专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等6科。此外还开设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学习科目。学习说文要练习篆书和音训,其他课目设立问答,要求能运用这些知识帮助理解绘画,提高艺术修养。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对太学中的学科进行改革调整,画学从太学中分出,归入翰林图画院管理。


  


  画学有独立的考试制度。其他的”如进士科,下题取士",往往摘取诗句为题,测验应试者是否善于体会诗人的意趣和是否巧于构思。例如,当时就曾出过这样几个试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优胜者画一舟人卧于舟尾,横一孤笛,巧妙地表现了行人稀少船夫闲待的情态。"乱山藏古寺",优胜者画荒山满幅,只在山间露出幡竿,以见藏意。"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优胜者画汉代苏武在北海牧羊时瞌睡的情节,成功地表达了"万里"题意。"竹锁桥边卖酒家",优胜者画桥头竹外挂一酒旗,以示竹林内有酒家。"踏花归去马蹄香",优胜者画数只蝴蝶飞逐于马后,以表现马蹄带有香气。"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优胜者只画绿杨隐映楼台,一美人凭栏而立。可见画学对于培养一个画家具备巧妙、新颖的思致是非常重视的。当然,画学对学生的要求远不止此。据《宋史·选举志》所载,画学"考画之等,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工",这就是画学所坚持的培养标准和对学生的全面要求。宋代画学设置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在美术教育史上却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器以载道,格物致知”。器物的实用功能背后,总是蕴藏着不同时代的美学意义。宋徽宗喜爱的建盏,当然有黑釉盏有利于“浮乳”的保持和留痕的功用,但原本在民间是粗瓷的黑釉,与白色茶汤形成一种黑白对比的禅意悟道,返璞归真,体现出道法自然的意境。而为了点茶时的“注汤力紧而不散”,汤瓶的壶嘴修长,成为宋代最具代表性的茶具。


详细考证了两宋时期饮茶方法、茶具的变化的学者扬之水表示,宋人讲究的‘四般闲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都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却是宋人从这些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审美基调。


聊聊古人的宅文化——宋代美学与茶道


随着宋人“点茶”成为风尚,茶道也成为日常,茶器也发展出自己的规制,从造型、纹饰和器物组合上都有与前朝不同的变化。“唐宋时期茶具从饮食器中剥离出来,自成体系。宋代茶具有金、银、铜、铁、瓷、石各种材质,以陶瓷制品为大宗。与唐代相比,宋代茶道整套茶器,在数量上趋于简化,与明清相比则是要复杂和程式化些。而且宋人茶器的使用配套和点茶的仪轨,也固定了下来,影响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茶道与茶器收藏。尽管都是饮用抹茶,但唐代是煮茶,而宋人流行注汤点茶,且推崇茶有真香不加外物饮用。但像茶碾子、茶罗等物,又继承了很多唐代茶器中的元素。 另茶托与茶盏的固定搭配,也是宋代固定下来的。唐代煮茶重在味,而宋代点茶,更有技巧性,审美趣味也更强烈。”刘斌表示,从展览中,不同茶器的规制,便可看出宋人对饮茶之道的审美意趣。


宋代陶瓷茶具不饰繁缛,独以造型、釉色取胜,凝聚着宋人取法自然的审美情趣。例如宋代茶道崇尚白茶黑盏,因此催生了宋瓷中以黑釉为代表的深色茶盏的兴盛,其中以福建建阳窑之茶盏最为著名,为宋徽宗之爱。北宋晚期更是为宫廷专门烧制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进琖”等款识。


聊聊古人的宅文化——宋代美学与茶道


此外,宋代茶道中最常见的茶器,还有点茶所用的汤瓶、茶托盏和储茶所用的盖罐等,各大窑口均有生产。无论深受宋朝皇室尤其是宋徽宗个人艺术爱好影响的官窑瓷器,还是讲究实用、灵活多变的民窑,都多原地呈现在日常生活的一场场茶事、一道道器具中。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