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歌紫阳的镜像和脉脉温情——评实景剧《郎在对门唱山歌》

作者:茶眼看陕西 更新时间:2022-08-18 08:58 阅读:477

文:钟长江


《郎在对门唱山歌》编剧站在文旅兴县的战略高度,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切入,撷取紫阳茶、民歌这两大最为吸睛的看点进行架构和布局,视域宏阔,构思巧妙,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创作,反复打磨,甫一推出,便引来各方关注和叫好。县委县政府把大型茶歌实景剧《郎在对门唱山歌》的制作列入十四五规划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持续推进文旅产旅农旅城旅融合的契合点。可以说,《郎》剧较好地呈现了紫阳文化的底色,洋溢着对贡茶历史的脉脉温情、对文旅融合的现实关切、对家乡发展的热切期待,吹响了打造茶歌紫阳实景剧的号角,是紫阳文化繁荣发展的一大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讲,功莫大焉。


《郎》剧基于紫阳茶在唐代成为宫廷贡品这一历史事实,秉持好看好听、易于传播、让紫阳文化走出紫阳的创作初心,巧妙结合民间传说,展开艺术的加持与创造,剧情简洁明快,脉络清晰,详略得当,在五十分钟的时间里,抓住了观众的审美情感需求。


剧情设置跌宕起伏。开元盛世,万国来朝,龙颜大悦,下旨举办茶宴,大宴各国使节,怎料奸佞陷害,发生中毒事件,龙颜大怒,察道获罪,幼年茶姑在管家的护佑下逃亡他乡。这一喜一悲的激烈冲突,猛一下抓住了观众的心,在错愕中急于了解事件的真相,茶姑去了哪里?生活得怎么样?这一系列的悬疑扣人心弦,让观众充满期待,从而牵引着观众往前走。


文化元素特色鲜明。山水蕴清音,茶乡有故事。在资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文化的趋同化日趋严重,《郎》剧匠心独运,抓住人无我有的文化因子,量身打造茶歌紫阳的大型实景剧。天空是她的幕布,大地是她的舞台,山水是她的布景,以茶文化、民歌文化为主打,适时辅以汉水文化、码头文化、船工文化的点缀,既突出茶歌主体特色,又让各种文化相互生发,形成众星拱月、交相辉映之势。编剧把相对疏离的茶歌进行了艺术化的糅合,使其产生美的叠加效应,既悦耳又悦目。剧中一段优美动听的唱,往往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其情感力量全部渗入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旋律之中,让人在这音乐境界中感知人生况味,增加了审美冲击力。让游客知道,紫阳不仅风景独好,而且文化独特,不经意间在脑海里镌刻下紫阳自然人文的印记。


人物形象生动鲜活。编剧的高明之处,就是没有拘泥于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人物内心的波澜壮阔,他用略加暗示的笔墨,刻画出茶姑的造福桑梓、志存高远和隐忍坚毅。茶姑明白,只有精心培育出上等好茶,才能声动天下,惊动朝廷,从而为父亲沉冤昭雪。目标确立之后,茶姑没有沉浸在悲愤之中,而是和乡亲们一道种茶、采茶和制茶,采茶女一采茶女二与茶姑的对话可以看出,茶姑成为了茶乡人的阳光和希望。茶姑不是苦行僧,她没有拒绝爱情,这也从侧面展现了茶姑的美丽和智慧,心中装满仇恨的人,是无法静心干一番大事业的。


当然,任何艺术门类的创造都充满了艰辛和探索,《郎》剧也不例外。譬如背景音乐的铺排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民歌的植入稍显绵密,男主小黑缺乏细节的支撑导致人物形象略微单薄等,但也从另一个方面为编导和演职人员的二度创作留下了空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万事开头难,有苗不愁长,《郎》剧定会在茶乡大地开花,开艳丽的花,结果,结硕大的果。


茶歌紫阳的镜像和脉脉温情——评实景剧《郎在对门唱山歌》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