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作者:山头古树茶——半文 更新时间:2022-08-18 03:05 阅读:894

一、


喝茶,最重要智商在线!


实话实说,名山是一定有好茶的。


但名山茶的出名,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自身茶叶特点、历史文化、交通、资本的进入,市场引导和市场需求相关,后期有时间,我会给大家出一篇分析名山茶为什么出名的文章。


但平心而论,消费者对于名山茶的认知,实在是良莠不齐。


当然,这和消费者本身关系不大,不可能要求消费者像品牌一样去研究这些山头,大概率是品牌输出什么,消费者就认知什么!


但无论如何,喝茶,还是需要智商的,还是要保有最基本的判断力!


下面列举这些“名山茶悖论”,可能是茶友们不太了解的,这篇文章,打算给大家树立一个正确的名山茶三观,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可以有个基本的判断!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二、


悖论一:越陈越香是最大的悖论;


在普洱茶的价值体系里,越陈越香是基本理论。


我为提出这个概念的人丰富、补充一下这句话:在原料、工艺和仓储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普洱茶可以越陈越香。


何谓越陈越香?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随着存放的时间越久,香气浓度越高。


简直荒谬。从我做茶开始,到现在也有十年了;不敢妄言,最老的茶叶也喝过80年代的“绿印沱”,中茶的大黄印、班章白菜等等,按照这个理论,恐怕真的能做到“久坐不知香在室,开窗自有蝶飞来”吧,但是没有。


远的不说,2009年到2019这十年间的名山古树是喝过不少的,也并没有出现香气浓度变高的情况。


无论是什么茶叶,其香气来源都与醇类物质关系很大,学过中学化学的人都知道,醇类的基本元素是C、H、O,随着仓储时间的增加,其内部C链结构是逐渐变化的,也就造成了普洱茶的香气变化,并不是浓度的增加。


普洱茶的香气基本变化规律是:植物型(花香、清香)~动物型(蜜香、花蜜香)~果实型(枣香、坚果香)~木质型(木箱、药香、陈香),当然这只是大概方向,具体茶叶要具体分析,并不适用于所有。


越陈越香不对,那有没有对的呢?


个人比较认同:明代大儒李元阳在《大理府志》里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普洱茶的后期转化:藏之年久,味愈胜也!


这里说的味,是香气、口感、滋味……的综合体验,有喝过高端茶的人对此应该有更切身的感受,应该这么说,普洱茶在原料、工艺和仓储都没有问题的基础上,随着仓储时间的加长,其整体的口感滋味会得到升华!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悖论二:动不动叫你藏名山茶坐等赚钱的人都在耍流氓!


据我所了解的普洱茶历史,存茶热是在2006~2007年之间达到第一波小高峰。


听同行经过那段时期的人讲起,都是眉飞色舞的,那时普洱茶刚刚打开市场,消费者对于普洱茶的认知基本属于空白,卖普洱的人只要告诉大家:普洱茶越陈越香,存成老茶就是可以喝的古董,越存越值钱!另外加上线上线下对于普洱茶金融属性的打造,以及各大拍卖行天价成交的普洱老茶,这无疑堆高了消费者对于普洱茶收藏的热情!


但是这波小高潮没有持续太久,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崩盘了。一直到2009年前后,市场的风向从越陈越香变成了名山古树,稍微有点认知的消费者都知道,普洱茶不一定非要喝老茶,新茶同样很有滋味;稍微有点脑子的品牌都知道,普洱茶不一定非要推广老茶,老茶的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名山古树同样很香!


名山古树纯料的热度,真正达到顶峰时,是在2014年,从此以后,一直平稳的走下坡路。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近年来,业内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近年经济不景气、生意难做、库存太大了,有什么方法清一下库存?


历史带给人类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荒谬的一幕发生了:


一些品牌目的是清库存,对外宣传时:这是名山古树,现在的原料价格很高,买回去藏个十年八年肯定可以赚大钱,然而依然有消费者愿意去购买。有点脑子和基本判断好吗?


在商言商,唯利是图,如果这玩意儿真的能赚大钱,他是傻子吗,为什么不自己存着坐等圣旨?


活生生的例子:15年在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位省外的老板从冰岛收了一颗单株鲜叶,因为不放心老寨内的工艺,拿到山下找信得过的人加工,做出晒青毛茶时,没有人相信他做的是真的冰岛老寨。那请问消费者们,你们藏10年8年的纯正的冰岛茶,拿出去,谁会相信呢?


茶友们记住一个点:名山茶只有在名山茶园里树上的鲜叶时人们愿意相信他是真的,更别说在自己家里存了十年八年!


那存茶有必要吗?


我认为作为茶友,完全没必要,因为茶叶的仓储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稍有不慎,茶叶基本就报废了,可能连基本的品饮价值都没有了,寻找可靠的渠道,喝多少买多少,就算要存,也不要抱着靠它赚钱生财的想法;


作为品牌,我认为非常有必要存茶;存茶是用来辅助销售的,有老的产品作为依托,每年持续不断的更新,告诉别人,我的原料、工艺、仓储下来的茶叶三年是这样,五年是这样,十年是这样,这样更有说服力;


而不是讲一个故事,告诉消费者我这个茶是谁谁,通过怎样离奇的经历,才获得这样一批老茶……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四、


悖论三:为什么名山茶非要有个称号


相信这些称号大家并不陌生:普洱茶霸王——老班章;临沧茶霸王——昔归;普洱茶皇后——冰岛,勐库班章——磨烈;小冰岛——正气塘;赛冰岛——小户赛!


我一直怀疑,给名山茶冠以称号的这群人,是不是特别喜欢《水浒传》,却读的不伦不类!


是的,有个“称号”更容易行走江湖,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水浒传里,“称号”越唬人,战力越渣,朱贵唤作“旱地忽律”(忽律是鳄鱼的意思),其实是个战五渣,“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听着名子唬人的要死,其实也是个战五渣;像豹子头、行者这样的称号感觉一般般,战斗力却爆表。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


名山茶拥有称号,更容易成名,但是明显弊大于利。


譬如临沧茶霸王——昔归。我一直没理解昔归茶为什么会被称为临沧茶霸王,第一,它确实不像老班章,甚至不像班章五寨里任何一款茶的口感;第二,昔归茶本身也并没有传闻里的霸道厚重呀?


相反,我喝到的无数种风格的昔归茶,但不管怎么说,昔归茶最有辨识度的都是其香气、鲜爽度,而并非其口感的冲击力呀!这霸王是从何来呢?


老班章作为茶霸王似乎是最没有争议的,而“皇后“”一角却换来换去,从最开始的易武、到后来的景迈、到后来的冰岛~似乎只要是名山,口感是甜柔型的,就可以称作“普洱茶皇后”,不仅荒谬,简直滑稽!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悖论四:茶名与特点的奇怪结合


称号似乎还能忍受,那这些名山与茶叶特点的结合才是最荒谬的?


比如冰岛与冰糖甜!


稍微懂一点茶的人都知道,提到冰岛就一定要提其特点:冰糖甜。冰糖甜如同冰岛一般,已经形成行业共识。


我们且不说冰岛的甜是冰糖甜是否正确,有甚者,竟然在作品宣传的时候在包装旁边放一叠冰糖,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事实上冰糖甜,其实是品饮高品质勐库大叶种生茶后留下的余韵;由于回甘迅猛,生津持久,口腔便如含冰糖般甜润,同时伴随着清凉感。这不是费劲吗,冰岛原本也不叫冰岛,而叫丙岛,或者扁岛,咋变成冰岛之后就有冰糖甜了,还要对这个冰糖甜一通名词解释。


还有薄荷塘,确实喉韵清凉,然后有人就出来说这是薄荷凉?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一脸懵逼,还有兰花香更扯淡,已然变成了最高雅且最俗气的香气,兰被称为花中君子,所以高雅,但是你也不能出一个不能命名的香气就称作兰花香吧!


景迈山有兰香、磨烈有兰香、后面邦东茶不仅有岩韵,还有兰香?


将产品特点具象化,当然是推广古树茶特点最好的方式之一,但也有可能是最坏的方式!


甜的可能是冰岛,但市场上90%的以甜著称的产品都不是冰岛,可是品牌就告诉你,这就是“冰岛的甜”!


另外,在古树资源极度分散、工艺种类多种多样的情况下,任何名山茶都不可能用一个特点,一种风格来概括,因为那样理解的名山茶,未免太肤浅了!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六、


悖论五:名山茶小树能卖到非名山古树价格的几倍


我想如果将冰岛老寨定义成超一线名山,冰岛其余四寨(南迫、地界、坝歪、糯伍)定位成一线名山的话,大概是不会有人有异议的。


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以近三年冰岛老寨的小树春茶价格来说(3000~4500元一公斤)已经和其余四个冰岛寨子古树的价格基本持平。


而其小树茶的价格已经达到了附近二线山头古树的数倍(比如懂过、大户赛、苞谷地、坝卡等等)。


但是,大部分消费者依然愿意去选择冰岛的小树茶。这不是荒谬吗?


我有喝过冰岛老寨的小树茶,有甜感、滋味单一,是冰岛茶的底蕴,但其他方面比如茶汤厚度、茶气、山野韵味等等是没有其他二线山头古树的好的。


如果不是为名气,单纯追求茶叶的品饮价值和后期收藏价值,我完全不理解重金购买冰岛小树茶的消费者!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七、


悖论六:名山都快秃了,你们的秘境茶园、森林茶园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还有动不动上千年的古树单株?疯了吧?


从2016年后,我就很少喝冰岛老寨的古树新茶了。


偶尔在朋友处吃到一泡两泡,确实是没有早年的古树茶韵味、茶气足。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过度采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到处开荒种茶。


而这些是所有名山茶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名山古树茶质量下滑严重的原因。


当然,最近几年,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在注意这个问题了,不过实事求是的说,名山茶一眼看去,基本都秃了,或者已经种上了小树茶。


而我们上网,随便打开一个名山古树茶的产品,动不动冰岛秘境茶园,或者某某名山神秘茶园,人迹罕至,外人很难找到?


大哥们,都21世纪了,珠穆朗玛峰都被无数次征服过了,还有什么人迹罕至的茶园?况且还是名山,名山基本都是旅游景点了好吧 !


另外,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目前90%的品牌输出的树龄的方式只有一个:目测!这个树非常粗,很茂盛,那打底500年,剩余的全靠吹,胆子大的,就说这树有800年、1000年、2000年~


疯了吧,哪有这么多树龄这么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


有点基本判断力好吗?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悖论七:名山的生茶都不够卖了,哪里来这么多名山古树的熟茶?


从近十年名山茶的行情来看:无论市场如何,经济是否景气,其实都不会影响到名山古树茶的热度。


事实上,超一线名山的古树茶,尤其是单株,早在头年的年底基本上都被订购光了,而且这群茶农从来不缺渠道,你不买,第二年春天也不愁卖出去。


在小堆发酵技术还不成熟(更确切的说,市场认可度并不高)的情况下,熟茶的发酵依然需要几吨或者十几吨,甚至是几十吨的大堆子,这个成本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有人愿意投钱收购这么大的原料,风险也是不可控的!


所以名山古树熟茶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就算有,不过是打着名山的擦边球,并不可能是名山的古树纯料!就算是名山的古树,也不可能是春茶!


荒谬!七大名山茶悖论,才是真的在收智商税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