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作者:茶道湖南 更新时间:2022-08-16 18:34 阅读:402

工匠档案


张岭苓


2007年由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就职于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出任公司研发部经理,2015年升任公司总经理室助理,2019年升任公司副总经理


一片茶叶的生命有多长?


从鲜叶到冲泡成茶,最终完成它的使命,或许已经历十年乃至数十年。


人的生命又有多长?


我们听过太多富有哲理的回答,有时,一句朴素的话语却直击我们内心。


“愿将青春化作杯中茗。”给出这句答案的人名叫张岭苓,今年36岁,现任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是我们近年拜访的制茶人中难得的女性制茶工匠。


为聆听她的茶人故事,我们驱车来到安化县小淹镇。一条资江水分隔两岸,江的一边是繁华厂区,有现代化的高楼,也有古朴的红砖房,传统和现代相在此融合。偌大的千两茶标志性建筑高高的矗立着,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近在眼前。


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青春的选择:研读“半部黑茶史”,踏上人生制茶路


即使你不懂茶,但一定对“白沙溪”这个品牌不陌生。


“一页白沙溪,半部黑茶史”,白沙溪之于黑茶,是一种坚守与传承,创新与发展。


但你可知,在漫漫征途中经历非凡磨砺的白沙溪也曾一度陷入低谷。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市场经济冲击,产品积压,资金无法回笼,发不出工资,职工下岗失业,人才流失,身为国营的白沙溪年年亏损,在巨额欠债的压制下举步维艰。


面临困境,2007年,白沙溪破产改制重组,湖南省白沙溪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一年,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张岭苓正式加入白沙溪。


初入白沙溪,可没有如今气派的大楼、宽敞的实验室和先进的厂房,一切都透着颓败之势,唯一让张岭苓欣喜的是那抹浓得化不开的茶香。


“那是老陈茶才有的茶香,这样的历史感一下就吸引了我,认定白沙溪是‘潜力股’。”张岭苓至今仍记得当年从农大到厂里,坐了5个多小时的车,一路颠簸。


一进厂,张岭苓就加入质检部,将她招聘进厂的刘总、王总更是寄以厚望。那时,整个部门,徒弟加上师傅只有三个人。“人少也有好处,虽然累,可是师傅教得仔细,自己动手的机会更多,张军支科长从水分取样、烘房管理、身段分析、样茶压制等等每个产品的工艺监测点都亲自指导。”张岭苓说,学校里所有茶类都教了,但学得不专也不精,急需实操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水分检测、取样、闻香,到逐步接触黑茶加工工艺和各种技术参数,2007年,进入工作岗位后张岭苓有幸得到制茶大师肖益平的指点,她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收黑茶知识,不断的成长。


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张岭苓对黑毛茶仔细检验 李健摄)


这一年,对于白沙溪而言无疑是命运的转折点。为开拓内销市场,白沙溪人选择了主动出击。在肖益平的带领下,老中青三代同心协力,研发了第一代天茯茶。“所谓‘天’是天字堆原料,是指一级的茶,结合天尖茶精制加工技艺,融入了茯砖茶的发花技术,完全颠覆了以往传统边销茶的制作工艺参数,作为针对内销市场的一款新品,上市至今已经成为我公司的一款明星产品,研制工艺成熟后便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18年此项专利获得了湖南省科技发明专利二等奖。”如今也为人师的张岭苓回想起第一次参与研发的产品仍是激动万分。


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白沙溪茶厂的天茯茶)


从一名质检员到研发部经理,张岭苓将人生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黑茶。


刚进白沙溪的前几年,酷暑天,30多个闷热的烘房等待她逐一查看,寒冬腊月,看烘房时,烘房的湿热与外界的冰冷频繁交替,每个冬天都是处于感冒状态。几十斤的茶样自己搬,一桶桶水自己提;周末,办公室电脑前“奋笔疾书”的身影依旧是她,整理技术档案,分析工艺流程,申报专利;第一批厂区工艺讲解员的身份,为自己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提供了锻炼机会,现在向游客介绍黑茶历史工艺品质特征可以说信手拈来……


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张岭苓对白沙溪茶厂的产品如数家珍 李健摄)


张岭苓工作范围之广早已超过一名制茶师。她告诉我们:“一直谨记肖大师教诲,真正的制茶大师既要全又要透,从鲜叶到成品,从设备到包装,每一个环节都烂熟于心,才能做出好茶。”


茶人的态度:叶化于手,味尽于心


一片好叶成就一味好茶,一味好茶则是叶最好的归宿,叶与茶的惺惺相惜是对制茶人最大的奖赏。


那么,什么是好茶?


走访过几十位茶人,我们得到各式各样答案。而张岭苓,出于女茶人特有的柔情,给出的答案如此细腻:“茶是有灵性的,是有生命的,像人一样是有个性,它从生根、发芽、日晒、夜露、采摘、加工、冲泡、品尝到人的新陈代谢,这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生命灵性的循环。”


在这个神奇的生命循环中,每一个步骤、每一项技艺,都将影响黑茶的最终品质。因此,从源头把控成为张岭苓制茶的第一要务。


“你们先去茶园采样,每一株都要观察记录。”我们采访时,张岭苓正向研发组团队布置去茶园观察鲜叶的任务。


研发团队要去的正是与白沙溪茶厂隔江相望的3000亩有机生态茶园——“钧泽园”茶园基地。茶园实行连片梯级规划,整体机械灌溉,有机生态化种植培育,并在基地建原叶加工示范场,保障长时间可靠的优质原料供给,真正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绿色环保黑茶。


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白沙溪茶园)


随着黑茶市场热度的持续走高,近年来有关茶叶氟含量的问题一度成为困扰茶叶界的难题。张岭苓牵头的研发部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家联合,在肖益平大师为项目带头人,将降氟研究运用于生产工艺的创新,经过工艺处理,目前试验样茶含氟量已降低了20%--30%。


2008年,千两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千两茶制作国家标准的制定单位,白沙溪的千两茶包装踩制一直为业界称奇。千两茶晒制棚内,茶支蔑片金黄,被竹香与茶香充满,千两茶已经将几千个平方的地方摆满,甚是壮观。


“历史的味道需要传承,加工工艺也要创新。”在茶香扑鼻的生产车间里,张岭苓介绍,仿手筑茯砖的智能生产线,通过输入手工压制的标准参数,来实现机械压制,但手筑茯砖的工艺和生产线依旧保留。与此同时,公司还自助研发了砖茶压制线,模具一次性可压制16片砖,减少了模具存放空间,通过16片循环,压制成型跟定型一次性完成。


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白沙溪茶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制作的芽尖茶产品)


为进一步引导、规范和促进黑茶行业健康发展,作为“学院派”的张岭苓积极投身行业标准制定。


2010年参与起草《安化黑茶》6个产品的行业标准,2011年参与《安化黑茶种植管理及生产储运》7个标准,2013年参与修订《紧压茶茯砖茶》、《紧压茶黑砖茶》、《紧压茶花砖茶》3个国家级黑茶产品标准,2015年参与《花卷茶》、《湘尖茶》国家标准立项。2011年成为国全国茶叶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观察员……


拂过一摞摞成果材料,透过一页页纸张,那个穿梭在地头田间、生产车间和实验室的瘦弱身影仿佛又出现在我们眼前。


匠人的使命:守住一方味道,传承一种精神


“天道酬勤”,这是张岭苓拜师学艺第一天起,肖益平对她的嘱托。十二年春华秋实,学生是否不负所托?


对此,张岭苓思索良久,以肖大师的一句话作为回答:“奋斗一辈子,只为一片树叶子。”不难看出,她对于传承有着不一般的执着,而正是这份对传承的敬畏与白沙溪的精神不谋而合。


1939年,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第一片黑砖茶诞生于白沙溪;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世界上第一支千两茶诞生于白沙溪;2007年,安化黑茶面临历史抉择时,白沙溪天茯茶打开内销市场;2010年,白沙溪以“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身份进驻联合国馆和湖南馆,向世界展示了安化黑茶的独特魅力……无惧时光流转,一代代白沙溪人以智慧和汗水将这份味道传承下来,如今,白沙溪有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湘尖茶、花卷茶等100多个品种。


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博物馆陈列的各时代砖茶样本)


当历史的指针走到2019年,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声音,白沙溪人又将如何传承历史的味道?


“今年我们将推广6G茯茶,即从6个方面提升茯茶的品质与风味。”张岭苓向我们娓娓道来。


摒弃中小茶园,选择森林覆盖率高的高山茶园;原料优中选优,仅用高山谷雨前特级五年压仓毛茶;加工工艺,避免过分的人工干预,传统工艺结合智能设备;制茶团队由肖益平牵头,以张岭苓为骨干,囊括20多名精益求精的制茶师;品质稳定,陈香浓郁,金花大小独特;定位明确,坚守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正如肖大师曾说,只有传承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的白沙溪。”张岭苓一边介绍,一边冲泡了公司的又一创新产品——安化茗珠。


安化茗珠作为创新型的湘尖类产品,采用一芽一叶二叶鲜叶为原料,以传统黑茶的制作工艺为基础,增加滚揉制作方式,激发茶叶物质的释放,珠形茶胚自然陈化三年,再次复火精制,韵味独显,色泽乌润,形似黑珍珠。特殊的工艺制作,形成三韵六香的特点。


即使不是深谙茶道之人,细细闻来,依旧能清晰分辨出炭焙香、陈韵香、兰花香。汤色金黄通透,滋味浓厚回甘,叶底黄褐完整。


张岭苓:巾帼工匠,青春化作杯中茗


(如今白沙溪茶厂黑茶多达100多个品种 李健摄)


12年,于漫漫历史长河,只是弹指一挥间,但于张岭苓,是青葱岁月的流逝,更是制茶生涯的积淀。对于下一个10年、20年,张岭苓充满期待,正所谓,青春化作杯中茗,何惧岁月太匆匆。[文/张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任编辑:邓放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