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作者:茶道湖南 更新时间:2022-08-12 05:15 阅读:930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安化县茶叶普查资料汇编》,说它是“砖头”,一点也不为过,它厚达900多页,它登记的是安化茶叶的全部家底,在当年,为安化茶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今天,它成为了重要的茶叶历史资料,众多茶企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能够找到源头。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1982年10月,为了给政府部门指导茶叶生产提供依据,根据益阳地区多种经营办的部署,在益阳地区茶叶公司给予经费及器材的支持下,由安化县多种办牵头,安化县供销、农业等部门组织对全县茶园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安化县茶园的实际面积和生产情况,以及茶园的自然条件。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普查工作具体由县供销社副主任徐干成领导,县茶叶公司经理廖奇伟具体负责技术业务,动员340余人,历时近三年,花费21.3万元,取得各种数据11万余个,这是安化有史以来,对茶叶进行的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基本上弄清了全县茶叶家底。1984年由安化县茶叶公司汇编成册,为发展安化茶业提供了一份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普查显示:当时,安化县分为十个行政区、一个镇、五十个公社(乡)、七个农、林、茶、药场,全部都有茶树种植,在1132个农业大队(村)中种茶的有1130个,占99.82%,9045个生产队(村民小组)中种茶的8712个,占96.32%,全县每个角落,到处都有茶树分布,这是任何历史时期所不能比拟的。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安化每个大队生产队的个数、种茶的个数、总人口、原报面积、现有面积、茶叶产量(产量、产值)、社队茶场责任制、生产队茶园责任制、建园时间、园地状况、培管情况、茶树长势、品种(群体)、按坡度分类、按海拔高度分类、PH值、种植形式、土质分类、树体结构、密度、行距、株距等,非常翔实,便于查阅。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据普查, 当时,安化县共有茶园69428块, 通过逐块进行丈量计算,全县茶园普查总面积为250193.04亩(系指茶园占地面积),折合面积为148495亩,这一数据是条列式和密式茶园的实际面积加丛式茶园的折合面积。丛式茶园的折合面积是按益阳地区统一规定,以700蔸为一亩折算而成的。总面积中不包括1982年新建茶园。


普查表明:1949年解放前,安化实有茶园111771.15亩,较抗战前的195000亩减少43 %,全部茶园都是丛式种植,而且极其落后。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红茶出口和黑茶支边两大需要, 安化党和政府对茶叶极为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经济措施。在恢复茶叶生产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新茶园,坚持集中成片, 条列式种植,至1959年共新建茶园9235.15亩。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从茶园种植形式看, 当时,安化县条植茶园92531.7亩, 密植茶园2296.35亩, 丛式茶园155365.65亩,分别占茶园总面积的36.98 %、0.92 %,和62.10%。从 1960-- 1979年的 20 年中,共发展新茶园126132亩, 占全县茶园的 50.41%, 其中条列式种植的占92531.7, 占新建茶园面积的 73.36%, 密植茶园2296.35亩,占0.92 %。在旧中国,梅城区仅栗林、东华公社少数地区产茶, 1960年以后,茶园发展到20059.5,亩。历史上有名的“四保贡茶”和“芙蓉仙茶”产地仙溪区, 1949年仅留下799.5亩茶园, 至1983年止,已发展到 10989亩。大福区也由过去的285亩 发展到18085.5亩。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普查时, 全县已建成无性繁殖的良种茶园约400亩, 加上云台山大叶种良种的推广,共有良种茶园达 5400亩,为在全县推广良种奠定了基础 。


从普查资料看出 :安化茶园当时还主要以分散的丛式茶园为主。


一块“砖头”——您设在安化的茶叶基地在这里大都能够溯源


普查资料说明,安化县茶叶生产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安化茶叶资源有着显著优势, 群众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茶类繁多,品质优良,为安化茶叶重振雄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百年无废纸,故纸有遗香,《安化县茶叶普查资料汇编》这部“砖头”书出版将近40年了,希望您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作者:汪勇


责任编辑:王丹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