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作者:帝芙特 更新时间:2022-08-01 12:41 阅读:166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茶叶的存放,关系到茶叶品质的最终呈现。


如何合理存茶?也是伴随着茶叶发展的同时,被古今茶人们不断探索的命题。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京东:帝芙特专营店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你来买,我就送!


对于现代人而言,即使我们在拥有诸多保存设备的条件下,很多茶品的存放,仍然要很仔细认真才可以。


与今人相比,古人没有冰箱,没有抽真空设备,没有干燥剂,更没有铝膜泡袋……他们又是怎么保存茶叶的呢?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让我们先“回到”古代中国开辟饮茶盛世的唐宋时期去看一看:


尽管《茶经》并没有专列藏茶一章,但在论及茶器时,还是有只言片语谈及了茶叶的储藏,如:


“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罗、合:罗末,以合贮之,以则置合中。”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


存茶用的陶瓷,也称为“茶罂”,其形“为鼓腹平底,瓶颈为长方形、平口”,一般用来装散茶或者末茶。


除了沿用旧时已有的陶瓷器具之外,贵族还喜欢用上好的丝绸缝制专门的茶囊来贮茶,内附夹层,更有利于密封,或者将茶饼层层包裹,用时再取。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宋人对于存茶,显然已经懂得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手法进行科学防潮了。


宋人赵希鹄在《调燮类编》中谈到:


“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


意思就是说,要存的茶先按照每十斤一瓶分好,然后用每年烧成的稻草灰填入即将用来存茶的大桶内,再将分装好的茶瓶放入,用烧好的稻草灰掩埋,喝的时候只需拨灰开瓶,取茶适量,再恢复储存原样即可。


这里的稻草灰,就起到了非常好的去湿防潮的效果,想必这样的茶叶,保鲜效果一定不错。


实际上,这种方法一直到近代,仍然能在江浙地区见到,后来人们把烧好的稻草灰换成了石灰,但效果差不多。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


到了明清时期,散茶开始在茶叶品饮舞台上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关于存茶开始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以及更加完备的方法。


明代农学家王象晋对存茶的认识已经非常“现代化”了,他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


“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


即我们现在常讲的存储茶叶时要特别注意的“干燥、阴凉、避异味”。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微信小程序:帝芙特茶叶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注册就送大红包!


纵观整个明清时期,茶叶存储多用瓷陶材质的罐子,以及木盒、竹盒一类。


明代著名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言:“收藏宜用瓷瓮,大容一二十斤,四围厚箬。”


这也是明代独有的将茶叶和竹叶相伴存放的贮茶方法,也称陶罂贮茶法,可同时存数十斤之多的茶叶。


先将干竹叶编成圆形的竹片,分层置在陶罂底部;之后竹片上放满茶叶,再放数层竹叶片,后取宣纸折叠成六、七层,用火烘干后扎于罂口;最后上方再压一块方形厚白木板,以充分隔离潮气。


这种储藏步骤虽然繁琐,但是可同时存数十斤茶叶,其质量也是相当有保障的。


同时,紫砂茶瓶及瓷瓶作为一种藏茶神器,在明人茶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


清代,这类陶瓷茶瓶则更进一步深受爱茶人的青睐。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明·孟臣铭诗句紫泥如意云肩茶叶罐


张德谦《茶经》:“瓶或杭州或宜兴所出,宽大而厚实者,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高元濬《茶乘》:“藏茶莫美于沙瓶,若用饶器,恐易生润。”


除了陶瓷材质,茶叶罐还有金属材质的,以锡制最为常见。


冯可宾《岕茶笺》:“近有以夹口锡器贮茶者,更燥更密。盖磁坛,犹有微透风,不如锡者坚固也。”


明代程用宾《茶录》:“盒,以锡为之,径三寸,高四寸,以贮茶时用也。”


锡制茶罐,直到现代,依然被视为藏茶的理想器物。


你知道古人是如何存茶的吗?


清·存周款仙子刻书画锡制圆筒茶叶罐


虽然古代科技、条件对比现代落后,但人们对茶叶的保存,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这些细致入微的存茶方法,无不凝结着古人的大智慧。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