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 普洱茶加工工艺的演变

作者:数字雲茶 更新时间:2022-07-28 04:09 阅读:618

普洱茶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普洱茶加工工艺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从唐朝至新中国时期,加工工艺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转变。


唐朝时期


唐朝时出使南诏的唐使凡绰在其所著的《蛮书》卷七载:“茶出银生(今云南景东)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杂以椒姜桂烹而饮之。”这段简短的文字,既明确记载了当时云南茶叶主产地“银生城界诸山”,又记述了创造姜饮方式的“蒙舍蛮”,表明这些地区在唐朝已驯化、利用并开发茶叶。而且,指出了当时的采制工艺是“散收,无采造法”,结合中国茶叶最初的采制方式来看,可以理解为:采无定时,日光生晒而成。“杂椒姜桂烹而饮”是云南少数民族至今仍有沿用的饮茶方法。


茶文化 | 普洱茶加工工艺的演变


明朝时期


明万历年未年,谢肇淛在《滇略》记载:“滇苦无茗,非其地不产也,土人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即成而不知烹瀹之节,犹无茗也。昆明之太华,其雷声初动者,色香不下松萝,但揉不匀细耳。点苍感通寺之产过之,值亦不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瀹作草气,差胜饮水耳”。


“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这短短八个字中,我们可以得知在明万历年间,“普茶”作为一种商品,已广为流通,被当时云南各阶层所普遍接受,已经是一种畅销商品。


茶文化 | 普洱茶加工工艺的演变


“蒸而成团”四字则指出了当时普洱的加工形式有所改进,已由唐朝时期的“散收,无采制法”演变成了将鲜叶蒸揉后制为团茶形式,但制茶技术有缺陷,被当时中原人士认为是“不得采取制造之方”、“差胜饮水耳”。


清朝时期


清朝时期普洱茶作贡茶,在清政府宫廷受宠而进入发展的鼎盛期。清·阮福《普洱茶记》谓之:“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这一时期,也是普洱茶花色品种与制作工艺高速发展的时期,制作形成了毛茶加工和精制,花色品种繁多。以鲜叶原料和采摘时间不同,分为“毛尖”、“芽茶”、“小满茶”、“谷花茶”四种,其制作工艺的不同产品有紧团茶、女儿茶、金月天、疙瘩茶和茶膏。金月天,就是后世所称黄片,较粗老揉不成条;疙瘩茶,即后世所称茶头,是茶叶中茶胶丰富,解茶时粘成一团打不散的。


茶文化 | 普洱茶加工工艺的演变


另外还有一种改造茶,就是把毛茶老嫩分开,把粗老茶团在里面包心,细嫩茶撒在外面盖面,然后蒸软后压制成形,这种制法改变了历史以来毛茶分季节、档次分别加工的单一形式,将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的茶叶混合加工,使低档茶的经济价值得以提升,同时也形成了后世拼配茶的雏形


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普洱茶经过多年的传承发展,加工方法日臻完善,柴萼在《梵天庐丛录》中记叙:“普洱茶是蒸制以竹箬成团裹的大宗茶”。1939年李拂一所著《佛海茶业概况》,以及1951年《中国茶讯》第二卷十一期刊登的冯军《云南茶叶产销概况》均详细介绍了当时普洱茶的制法,具体可分为初制和再制(复制)两部分。


茶文化 | 普洱茶加工工艺的演变


初制方法为采鲜叶置铁锅中(入釜)炒萎,用手反复搓揉,使出汁成条,晒干或晾干后即成初制毛茶,亦称散茶,即现在的云南晒青茶,简称“滇青”。或入市零售,或分装入篮。而为了防止挤脆,入篮时要洒水,竹篮四种用笋叶包裹,往里逐次加茶并捣压,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最终发酵成暗褐色红茶。


而制造商收集“散茶”,分级加工成“圆茶”、“砖茶”或“紧茶”,另行包装,是为“再制茶”(复制)。复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二部份。精制是毛茶经筛、簸、捡、剔去片、梗、茶未。依条索粗细、品质高下以区分,最细者称“头盖”,盖于茶团最外面,大部分是春尖白毫;次级茶称“二盖”,多半是夏初产的细叶;最差的茶称“里茶”,即包心。


茶文化 | 普洱茶加工工艺的演变


蒸揉前先按各种花色规格配料,蒸揉时按配料准确称重,一层一层放入蒸甑,好茶放在最外层,用蒸汽蒸汽蒸软后,装入三角布袋,按需要揉成大小圆扁不同的形状,然后放置在干燥之处,风干即成。沱茶五个一筒,外包箬叶,用细藤、篾扎好,装进篾篓,捆紧。第28筒为一篓,净重70市斤,两篓为一驼。紧茶7个成一筒,18筒装一竹篮,每篮净重60市斤,两篮为一驮。


茶文化 | 普洱茶加工工艺的演变


另有一种“紧茶”,依外形不同,后世称为人头茶或牛心茶: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盖”。黑条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一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之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入自言黄霉之茶最佳。


这种茶叶加工,茶叶在完成初制后,有多次刻意人工发酵的行为。是云南茶品“发酵”制法的早期形式,虽未完善,但已初具形态,可视为后世发水茶及普洱熟茶的雏形。


新中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20世纪70年代初,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普洱茶生产供不应求。根据消费者对普洱茶的要求,云南省茶叶公司在昆明茶厂研制人工后发酵普洱茶,在勐海茶厂等国营生产厂家推行现代普洱茶生产新工艺、新技术,使普洱茶加工进入了注重科技,重视品质和效益的新时期。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关注茶窝网公众号,让你喝茶、买茶不再走弯路!品类齐全、正品保障、优惠多多,买普洱茶,上茶窝网!